钓之大侠
注册时间2002-9-16
在线时间 小时
|
[转贴] 京北白河堡、赤城游记
五一节放长假,我同长城专家成大林老师及其老师的公子成一农一起到河北省北部地区考察长城。五月二日早晨出发,驾驶着我们刚买不久的二手红色小面包,我们亲切地称它为“小红毛驴”。
出北京城往北走八达岭高速公路,过居庸关,跟在拥挤的旅游车队的后面,经过延庆县城后取道白河堡方向,到了这里,路上的车渐渐地变得稀少了,“小红毛驴”可以赶得快些了,车速80公里/小时。行至这里,公路的方向变成了东北向,并逐渐有上坡的感觉。过旧镇后开始盘山,车速又慢了下来,转过几个大弯,又爬了几个大坡,“小红毛驴”到了最高处的一个山口,老师叫停车。我们下了车,四下了望,群山叠嶂,两面的山头上还能看到残存的烽火台,老师说,这里是“佛爷顶”,南面的山峰最高,海拔1235米,这里是八达岭北面的又一道重要防线。
过“佛爷顶”后,开始了一路弯弯曲曲的下坡。“小红毛驴”在盘山道上往返着,路上急转弯很多,车速不敢太快。上午10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北京市延庆县与河北省赤县境的的交界处——白河堡。
白河堡现在是延庆县的一个乡,位于县城东北部,属深山区,乡政府设在三道沟村,西南距县城二十四公里,该地古为交通要道,外长城由赤城入境,南北纵贯乡域中部,是主要的设防地区,明代在此驻扎军队屯垦,逐渐形成村落,清代属延庆州。
过白河堡水库大坝又往西北上坡走了一公里多,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路标指示着直行是赤城,右拐是滦平,我们为了看一段唐代的古长城,便向右拐,往东行大约2公里左右,路边停车,爬上了东边的山梁,便看到了只有一米多高的唐代长城,还有一座残存的烽火台,有三米多高,全部由碎石头砌筑的。水库大坝下游的北岸有一座小城堡子,城堡东侧的小山沟里有一个小村落,老百姓称之为:东边村。后来我查看了一九九三年出版的《延庆县地名志》,记载此村属白河堡乡管辖,有28户人家,95口人,均为汉人,清代已成村落,因位于古长城的东边,故名东边。村南古长城上早年设有关口,俗称:消水口,近村长城段上修有敌楼八座,现仅存遗址。
在东边村的地头上,我们碰到了一位年约五十岁左右的村民,问其边墙是什么人修建的,只见他瞪着两眼,非常自信地说到:“是孔老二修的”,他的回答很出乎我们的意外,听后不觉心中暗笑,也没再问下去。这时我心中就在想,孔老夫子不在山东教弟子,却大老远的跑到这里修长城。老师研究了三十多年的长城,今天都是头一回听说孔夫子修长城。想当年的批林批孔就把上至两千多年的孔夫子和林彪放到一起进行批判,现在回想起来都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而今天又冒出个“孔老二修长城”的说法,这也算是个新的课题吧。
看完这段古长城后,已接近中午11点,我们又返回了去赤城的路口,继续往北行进。大路沿着白河的东岸弯弯曲曲,“小红毛驴”顺大道蛇爬似地前进,不远的山头上散落着残存的烽火台。跑了大约有七、八十公里的样子,一座漂亮的山呈现在眼前,此山南北长约一公里,高约百十米,山体直上直下,山石一层一层横向叠压,形状奇特,老师说:这是“骆驼山”,《大明一统志》、《畿辅通志》等古籍文献都有记载。山北面的不远处有个小村子,叫:常胜庄,我们从这里往西奔后城镇的方向,眨眼间过了七、八公里的样子,又一座奇异的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此山名为:滴水崖。《隆庆旧志》一名曰:洒水岩。明汪道享《填星记》描述此山:“崖状瑰异,直上一百八十丈。其麓俨一大圆盘盛之,围而度之,记十九里,有朝阳观、香炉峰、碧落洞,西方景诸胜迹,其右崖石穴有泉滴沥,隆冬不冻,故名。”山下的庙宇保留至今,此山已辟为旅游区,我们为了赶路,只远远地欣赏了其秀丽的姿色。
过滴水崖继续西行,过河西村、孙庄子,便进入了红河川。来至雕鄂堡村已中午十二点多,老师说要赶到我们要去看的那个古城址下边吃饭,于是我们到村里买了几个馒头,便继续我们的行程。走了三四公里,来到了打尖的第一站,我将“小红毛驴”停在了大树下,取出了我们从家里带来的小菜、咸鸭蛋、饮料、北京二锅头,地当餐桌,开吃开喝,并让“小红毛驴”也“吃饱喝足”。
吃完午饭我们徒步上到了路边的小山坡,坡上是一片平台地,上面有一座小古城遗址,长宽百米左右,残存的城墙有一米多高。这片平台地面对红河,北靠大山,山上有唐代的长城和明代的长城,在老师的指点下,我看出区分点很明显,西面沿河川的是明代长城,东面由山上蜿蜒而下的是唐代碎石长城,接点极为显著,变化很突然。
小古城中曾发现过石斧,这里曾是古人类活动的场所,小古城在《唐书地理志》及《唐代交通图考》中有记载,大致断定这座小古城可能在唐代形成。我们在古城址中查看拍照过程中,当地的一位村民认出了老师,他说:“看您手中的铁拐棍很眼熟,两年前您就来过这里吧。”可见老师当时在此地考察时给村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下午三点左右我赶着“小红毛驴”继续西行。大路右边紧临着明代夯土长城,左边就是红河。河边的柳树发出绿芽,在山坡上和河边形成一条条绿色的飘带,在远处山峦的衬映下,呈现出一派春天的气息。
红河,也称龙门河,古名阳乐水。《水经注》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条河流,阳乐发源于且居县(现在的宣化县,有待进一步考证)。《畿辅通志》卷六十五,山川篇记载:“龙门河,即阳乐河,古名阳乐水,在县南。源出县西(指龙门县)娘子山大龙王堂,东流经城南,曰南河,又东经八里庄、三岔口、上下虎村、康家庄、雕鄂堡,又东至孙家庄”与白河交汇。
继续西行约十多公里,来到了龙关镇,也就是刚才说的龙门县。这个镇在汉代称女祁县,从唐代开始称龙门县,属新州管辖,一直延续到元代改望云县,属云州,明洪武初废望云县,宣德六年置龙门卫,属万全都指挥使司。
自龙关镇又西行十多公里,来到了一个制高点,这个地方是赤城县与宣化县的分界线,北侧山峰叫娘子山,也就是红河源头所在地,南侧山叫黄草梁,再往南为怀来县境。一条古长城自北而南顺着山梁穿公路而过。老师说,这条长城应该是唐代的,当时这个地方称“锁阳关”,明代也曾在此设过关卡,西侧山下有一个村子,称关底村,是明代屯兵的一个堡子。我们站在山上往下望去,犹如窥井,深不见底,而山的这一侧(龙门县)倒也山势平缓,确是个易守难攻的关口。 《赤城县志》中也有这里的记载:“龙门山,镇西十公里(指龙门镇)山上有关,额曰‘控御’碑曰‘龙门天险’后人称为锁阳关,山下有堡旧时称‘隆门关’(今关底村)。”又:“相传唐朝女将樊梨花于此斩番将杨凡。为通往张家口、宣化之要隘。”
这时已是下午五点时分,山上的风很大。在夕阳的映照下,古长城象一条金色的苍龙,自北而南沿山梁奔怀来县境而去,古老的烽火台也仿佛诉说着昔日战火硝烟。岁月的侵蚀,把原来的城墙变成了只有一米多高的土梗,烽火台也成了碎石堆,夕阳西下,古老的城墙越发显得苍劲,我们抓住这大好时机,记录下这精彩并且难得的瞬间。
拍完照片,我们原路返回至龙关,然后又继续往北翻山行进,下午六点左右,“小红毛驴”开进了赤城县。
赤城县的名字很古老,《水经注》里就有赤城山的记载。在汉代这里属于上谷郡地,北魏时属御夷镇地,唐属妫州,辽时称望云县,元时属云州地,明代置赤城堡,属开平卫,清康熙三十三年置赤城县。白河(即沽水)从县城东赤城山下自北而南流过,《畿辅通志》记载有:“赤城山在县东二里,山石多赤,城在山阜之上,山高三十余丈,长一里许。”
“小红毛驴”直接开到了县城宾馆,在大厅里老师又巧遇县文管所李树涛女士,她听说我们利用假期到这里考察长城非常高兴,并对老师介绍了当地的另一大发现,那就是在县城南张浩村的一条小山沟里有恐龙脚印化石,前些日子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来这里进行了考察,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到那里看一看。
五月三日早6:30,李所长带我们去参观恐龙脚印。驱车出县城奔东南,过老幼屯、杨家坟,大约走出七、八公里左右,向西下土路又走了约六百米,车停在了路边。下车后我们往北穿过百米宽的干河沟,上坡后进了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山沟。山沟南低北高,有一公里长,宽约二三十米,往北通向山顶,山上没有树,只有稀稀落落刚发芽的草,山沟中间有一大块岩石也随山势呈南低北高的斜坡状,就在这片岩石上印着成串的脚印,脚印的方向大部分是一致的,也有个别零散的脚印,形状象鸡爪子,只是比鸡爪子更大些,约有十二厘米。李所长说:当地放羊的老百姓管这里叫“落凤沟”,只因有“凤凰”脚印的出现而得此名,在这条山沟的西北方向还有一座海拔1200多米的凤凰山,老百姓说那里也有类似这样的脚印。据专家分析,这种脚印可能是一种会飞的小型恐龙脚印。
上午八点多我们返回县城,匆匆和李所长告别,并感谢李所长给予我们的热情接待和意外的收获。我们继续北上,大约走了二十多公里,我们来到了云州堡。这里在辽代是望云县,元置云州,明初改置云州驿,宣德五年于河西大路筑城置戍,隆庆二年展筑堡,城周三里有奇,堡当南北通衢,北五里曰龙门口,歧路西直马营堡,东北直独石镇安,为冲要之地(《方舆纪要》)。景泰五年增设千户所,后又设上北路参将,清代改设守备(《畿辅通志》卷六十九)。现在这里是很大的一个村镇。我们没有在此停留,穿村而过继续北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