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广告

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京北休闲练竿竞技|特菜朗然练竿朝阳黑庄户融青练竿路亚烧烤露营酒店大鱼海塘混养休闲练竿领海渔具|海钓路亚售海鱼
古枫渔社连锁休闲钓场新瑞路亚烧烤小院顺义飞羊洗鼻器:防鼻炎龅牙飞冲垂钓-多种钓法怀柔近山园练竿烧烤露营
海淀龙泉垂钓-练竿钓虾金色时光垂钓园--通州
百里峡拒马河野钓美雅口腔-专业齿科易和渔具--钓箱配件仕挂
老渔翁冷水/温性鱼配送MORA 瑞典手摇冰钻双渔活鱼配送-顺义爱斯基摩得伟尼龙电冰钻小郭放鱼大物配送--顺义
查看: 69192|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饵补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20 01:1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鱼鹰子 于 2017-2-6 06:36 编辑

(友情提示:本文首发于“北京钓鱼网”,网上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论饵补遗】‖
                                                 ------鱼鹰子
一、有关饵料的安全问题:
    这个话题以前早就想说说,瞻前顾后,忧郁不决。其实早说晚说,早晚都应该说!现在说依旧是为了

防患于未然,如若等到出了事儿再说,那恐怕真的是悔之晚矣!
    还是老套路,在说主题之前,先科普一下与之相关的一些常识: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在运动的。
    在远古时代的地球上,导致物质运动最强烈的动力莫过于来自火山的喷发!诸多的有机物质随着火山

的喷发而从地下步入了海洋,在来自地球本身以及宇宙间的各种能量的自然作用下,促使这些有机物质发

生着聚合反应,继而形成了大量的有机化合物,核酸也就随之产生了!由氨基酸小分子聚合成蛋白质大分

子之后,在核酸外面形成了一定的保护及附属结构,从而诞生了最初的细胞以及最原始的生命!海洋中的

蓝藻就是这种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之一。海水利用阳光在诱发着各种各样的光合作用,并且阻止了阳光强

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同时给生命的诞生提供了适宜的温度与环境,这样一来,原始的海洋就成为了孕育生

命的摇篮!在经过了亿万年的进化之后,生命的形式也逐渐演变的复杂起来,一些海洋生物也从海水中浮

出,开始来到了陆地。大约在两百万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
    在这里,我们既不是要来探讨生命的起源,也不是要来考究人类的出现,而是要来先聊一聊“生物”

与“物质环境”的关系!环境的变化实质上就是物质的变化,是物质的多与少和有与无,所以“环境”也

可以叫做“物质环境”。生命之所以能够诞生,是因为具备了可以诞生生命的一切要素,这包括诞生生命

所需的物质(内因)及环境(外因)。至于诞生生命所需的物质在地球上并不匮乏,关键是这些物质在什

么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够演化为生命?!光有个鸡蛋不等于马上就会得到一只小鸡,也就是说鸡蛋要经过一

定时间的孵化,要从外部得到特定的温度以及能量,才能影响到鸡蛋内部的物质的变化,才能使鸡蛋逐渐

演化成一只小鸡!如果失去了诞生生命所需的外部条件,那么鸡蛋也只能永远还是那个鸡蛋!而且,如果

处在不利于诞生生命的环境中,或者是受到了外部其他不利于诞生生命的物质的影响,那么这只鸡蛋还有

可能演变成为一个咸鸡蛋或者是一个臭鸡蛋!同样的道理,以核酸和蛋白质聚合形成的组合体也并非都可

以顺利的演变成细胞,在其演变的过程中,一旦失去了诞生生命所需的外部条件,或者是一旦受到了来自

外部其他不利于诞生生命的物质的影响,那么,其演变的过程就会被中止,或者是出现变异,继而还有可

能会形成为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而这种原始的生命体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病毒


    国家卫生部于2006年公布了一项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的统计数据,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是首要的

死因。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癌症,诱发癌症有三个主要的外界因素,其中之一就是病毒!
    地球已经存在有几十亿年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地球历尽了沧桑,原本适宜原始生命诞生的外部环境

也已经消失怠尽!因此,在现如今的地球上,已经不太可能会有新的生物物种再出现了,而地球上原有的

生物物种也是死一种少一种,相继濒临着灭绝!虽然说新的生物物种是不再会出现了,但并不等于构成生

命的有机化合物也已经随之消失了,其实,核酸和蛋白质的聚合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只是由于外部的环

境变了,因而难以再诞生出新的细胞以及新的原始的生命,不过,变异成新的病毒的可能性却是在与日俱

增!自从发现了爱滋病、禽流感、非典、埃博拉、MERS和H5N1之后,有谁知道还会再冒出什么新的病毒来

呢?!这一切都是因为物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果!
    病毒无疑是扼杀生命的罪魁祸首,因为病毒原本也属于是一种生命体,所以,凡是受到病毒的影响而

危害到生命的,都被归纳为生物因素。除此之外,还有比病毒对生命的危害更大而且更直接的,也就是诱

发癌症的另外两个主要的外界因素,即: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纠其根源,同样是因为物质环境的变化而

产生的结果!
    在早期的地球上,火山的喷发与地壳的变动异常频繁,到处都是流动的岩浆!在地球自身引力的作用

下,各种不同成分的物质会在岩浆中相互析离,最终将会物以类聚地合流在一起,当岩浆逐渐失去了高温

而凝结成岩石后,这些各种不同成分的物质便在岩石层中形成了各种不同成分的矿脉!由于处于地表的岩

石层很容易受到风化作用的影响,久而久之,其岩石层的理化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其岩石层的结构就会越

来越疏松,破碎的岩石在气候以及其他自然力的作用下,经过千万年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土壤!以前存在于

岩石层中的各种不同成分的物质,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充实到土壤之中!
    土壤的形成给植物的生长奠定了非常有利的基础,这当然又是一个极其漫长的演化过程。远古时期出

现的植物与现代的植物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种类繁多!由于植物的种类不同,其自身所需的某些物质也

就有所不同!土壤中所含有的某些单一物质都是有限的,含量高时,对其有特定需求的植物变会生长的旺

盛,反之就会使这类植物枯竭萎败,直至死亡!在土壤里所含有的各种不同成分的物质中,既有对植物生

长有利的,也有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如果对植物生长不利的物质含量居高,那么,植物同样会枯竭萎败,

直至死亡!所以,有很多种适宜了一方水土的植物,如果移动到其他地方去种植,便很难再像以往那样生

长的那么旺盛,这也是“适者生存”在生物界中的一种体现!归根结底,这还是因为物质环境的变化而产

生的结果!
    植物以土壤为食物,从土壤中有选择性地吸收自身所需的某些物质,以促进其成长与繁殖;草食性动

物则以植物为食物,从植物中有选择性地吸收自身所需的某些物质,以促进其成长与繁殖;而肉食性动物

则以其它动物为食物,同样要从其它动物中有选择性地吸收自身所需的某些物质,以促进其成长与繁殖!

有机物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有顺序地进行着传递,而生物便类似于物质能量传递过程中的中转站!当植

物、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等死亡之后,其有机体自然会归还于土壤,进入到微生物的分解流程之中!

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与合成之后,很多物质又转化成可以被植物吸收的养分,一个新的物质被利用的循环

又将开始!
    对于草食性的动物而言,除了以植物为食而从中获取自身所需的能量外,有时还要专门去摄食一些含

有特殊物质的特殊植物,以弥补自身对这些特殊物质的需求。我们现代的人类对这些特殊物质有一个统一

的称谓,叫做“药”!当然,草食性的动物有时也会吃到一些对自身的生长不利、或者危及生命安全的植

物,因为在这类植物中所含有的一些特殊物质是草食性的动物不能接受的!对于这些特殊物质,我们现代

的人类也有一种统一的叫法:叫做“毒”!同样都是植物,因各自所含有的物质不同,所得到的称谓也就

自然有所不同了,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对生物有利的被称之为了“药”;而对生物不利的则被称之为了

“毒”!然而,“药”与“毒”在物质上的区别就不这么简单了,有些物质既可以被称之为“药”,同时

也可以被称之为“毒”!这不仅与这些物质的含量及纯度有关,而且还与这些物质在被利用时的计量以及

利用者的身份有关!更何况在利用某些物质“药”的作用的同时,有时又无法排除其“毒”的作用!所以

很难界定某些物质到底是“药”还是“毒”,即便是“药”,也会含糊其辞地说是:“七分药三分毒”!
    因为植物对土壤中所需物质的吸收方式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初级的,所以,无论是什么物质,也不管

其在土壤中的含量有多高,实际上被植物的吸收与利用是极其有限的!即使是这样,在植物中所含有的某

些微量的物质,也能对草食性动物的生与死产生巨大的影响!
    那么,假如某些物质超出了微量的范围又会怎样呢?
    在岩石中、土壤中或者是在植物中,将某些物质单一的提取出来,是我们人类的一种行为,某些物质

被人为的提纯出来、蓄积起来,就会使得这些物质的含量增高、纯度加大,就会对周围的物质环境逐渐地

开始产生影响,尤其是对生物的影响最为严重!科学家们也因此而发明了农药!
    众多的生物、包括我们人类所诞生的环境是在各种物质都处在一个比较均衡的分布下,也就是说在那

样的自然环境下,众多的生物、包括我们人类才得以诞生,如果在当初的环境中就有某些物质存储量过高

,恐怕就不会有以后的众多的生物、包括我们人类!那么现在人为地把某些物质蓄积起来,不就是等于在

破坏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了吗?!石器时代的人类因为还不懂得采矿,所以对环境并没有造成多大的

破坏。直到有了人类文明的上下五千年,我们人类才开始走上了破坏环境的道路!智慧是文明的基础,世

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够达到人类的智慧程度,所以也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够像人类这样把地球破坏的

面目皆非!人类所拥有的文明是以破坏了环境为代价的,人类的文明史也就是一部环境的破坏史!尤其是

近几百年来,人类打着“发展与进步”的旗号,对地球所储藏某些物质资源实施着惊天的掠夺!从表面上

看,人类是发展了,也进步了,但实际上呢?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变迁了,也恶化了!
    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某些物质的蓄积而威胁到生命的,就是我们前面所说

的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并不仅仅可以致癌,受化学因素的影响可以导致很多种致命疾病的发生!因为工作

的需要而经常接触到某些高蓄积物质并引发出疾病的,是“职业病”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橡胶、冶金、

石化三大行业的职工因“职业病”总死亡率高居各行业的前三位!可见拥有文明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另外,同样是因为人为的物质蓄积,还可以对生物造成与化学因素不同的另一种伤害,也就是我们前

面所说的:物理因素!除了太阳强紫外线照射所引发的皮肤癌之外,几乎所有的辐射伤害都是人为的!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物质的蓄积,所以,为了避免和降低因物质的蓄积而对生物所产生的危害,人类不

得不对这些可蓄积物质的蓄积程度设立安全警戒线!到了现在,人类对于各种物质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计

量,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标准。而在安全标准中每一条、每一款的确立,几乎都是以生命的付出为佐证

的!
    以上对“生物”与“物质环境”的关系以及原由看似说了很多,其实叙述的很简洁,也正是因为简洁
,所以并不全面。在这里,我们只是重点强调了因“物质”或“物质环境”的变化而对“生物”所产生的

危害性!那为什么要在这里说这些呢?因为这种危害性渗透到了垂钓界!
    在电船、鱼网、承包、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下,可供垂钓的自然环境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侵蚀与破坏!使

得数以千百万计的垂钓爱好者无所适从,故此才会有各式各样的垂钓园相应地得以诞生!在面积较小的水

体内,酌情撒入一定数量的养殖成鱼,以有偿的形式供人垂钓,这便是垂钓园的一种最简单的运行模式!

由于绝大部分垂钓园的水体都是不流动的,因此,饵料的过量投放极易造成水体的恶化!这对于生活在垂

钓园内的鱼类来说,无疑会因物质环境的变化而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在垂钓中被钩跑的鱼自然会有伤

在身,再加上运输过程中对养殖成鱼所造成的各种伤害,势必会使得这些养殖成鱼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不

适,其中包括鱼类在视觉、嗅觉和味觉等功能上的衰竭,以及缺氧、惊躁和伤口感染等等,鱼类所出现的

这些征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应激状态!处在应激状态下的鱼类急需的是保住性命而不是吃饱肚子,所以

,依然采用传统的“以食为天”的制饵和用饵,很难再会有理想的鱼获,以一张糖饼既做干粮又做钓饵的

年代早已经一去不赴返了!故此,人们根据垂钓环境的变化,也在与时俱进地变更着饵料的成分。
    鱼饵是垂钓过程中的易耗品,主要有荤饵和素饵两种。另外还有仿生饵,因为仿生饵基本上是用于路

亚钓法,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不作介绍了。荤饵指的是以活体昆形生物或以动物的皮肉、筋骨以及内脏等为

饵料;素饵则多以粮食作物为基础原料,再根据所钓对象鱼的种类及食性配以相应的佐料制作而成。正如

前面所介绍的那样,现在的垂钓园与过去的自然水域在水体质量上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前所用的那些

荤饵和素饵到了先如今都变成了载体!载什么呢?当然都是一些蓄积的物质!换句话说,都是一些高纯度

的化学品!渔友们对于这类物质也有个统一的叫法,称之为:“小药”!
    试想一下:如果某家食品公司想生产点感冒冲剂行吗?不行!如果某个酱油厂想生产点咳嗽糖浆行吗

?也不行!如果某个手工作坊或者某个人想生产点止痛片行吗?更不行!为什么?国家不允许!因为这些

产品都属于药物,必须由药品厂生产,也就是说生产必须要有相应的资质!随随便便谁想生产就可以生产

那还了得?!那么,用于垂钓的这些“小药”算不算药物呢?显然到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界定!所以,国

家在这方面既然还没有管控,那么生产也就不需要资质了,谁想做都可以做!这倒好,现在不只是饵料厂

出“小药”,渔线厂、渔竿厂也出“小药”!渔具商出“小药”、渔具店出“小药”、就连做马扎的木匠

就在出“小药”!渔友们更不用说了,有好些人也都在忙着出“小药”!故此,渔具展销会上陈列最眩目

的产品就是“小药”!   
    当然,不管是谁,如果能把好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分享的话,这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也应该有个

安全的前提:首先说,你制造所谓的“小药”定然会使用的一些物质原料,而这些物质原料与鱼类是怎样

的一种因果关系你自己清楚吗?!其次,对所使用的物质原料的特性你了解多少呢?!这些物质原料的使

用会不会污染环境以及危害生物?!再三,有没有考虑过某些物质原料的使用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

人类?!一览目前“小药”泛滥成灾的程度,就证明很少有人会在乎什么所谓的安全了!尤其是出现了一

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不法商贩,为了一己之私利,在针对饵料中某些物质的使用上,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

是超计量,就是超范围!完全在忽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根本无视与其有关的安全标准的存在!在这

些人当中,既有无知初犯的,也有明知故犯的!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在赞美牛犊的勇敢,而是在暗讽牛犊的年幼无知,不知道

老虎对它的危害有多大!等知道了危害、或者在产生“怕”之前,它这条命很可能早就已经没有了!基于

安全的考虑,在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下,科学家们想搞出点什么新的发明真的很难,因为科学家们都知道

超越安全性的危害!而一些非科学家们却很容易的在大量的发明东西!往白酒里放点敌敌畏、往牛奶里放

点三聚氰胺,等等。难道这些非科学家们都是初生的牛犊吗?非也!无非都是在受利益的驱使!而且,这

些人可以抛开各种约束,使自己的行为肆无忌惮!甚至可以丧尽天良,明知某些物质有“毒”,也依然敢

添加到各种食品或饮料当中去!包括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一些鱼饵和“小药”!如果用这些鱼饵和“小药

”开的饵去喂鸡,恐怕那鸡还没等吃完就可能会伸腿了!你用这饵钓上来的鱼你自己敢吃吗?!
    那么,在鱼饵和“小药”中都含有哪些有毒害或者是违禁的物质呢?下面我就列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

的、也是在传说中比较神秘的东西,并且顺便说说它们在鱼饵和“小药”中所能起到的一些作用:
    ①、硫丹,化学名称叫做亚硫酸酯,主要用作棉花、茶叶、烟草、粮食和水果等农作物的杀虫,是一

种剧毒性的有机氯农药!由于硫丹有很强的蓄积性,对环境所造成的有机污染也长久,所以,已经在全球

大多数国家中被禁止制造和使用!
    ②、菊酯,菊酯是现代灭蚊产品中的主要原料,种类很多,虽然毒性大小不一,但终归也是农药的一

种!蚊香在燃烧过程中,会将菊酯等物质转换成气溶胶的状态,这种气溶胶一旦进入了蚊虫的呼吸系统,

必然会令其死亡。
    ③、盐酸克仑特罗,盐酸克伦特罗原本是我们人类经常使用的一种平喘药,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一类的药物,目前由于其副作用太大而遭禁用!该药物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然而却有人将此

药添加到饲料中去喂猪!在使用剂量是人用药剂量的十倍以上时,这种饲料可以促进猪的增长,减少脂肪

含量,提高瘦肉率,因此,人们通常把这种药物称之为“瘦肉精”。其它这样类似药物还有很多,如:盐

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盐酸多巴胺、西马特罗、硫酸特布他林、苯乙醇胺

、班布特罗、盐酸齐帕特罗、盐酸氯丙那林、马布特罗、西布特罗、溴布特罗、酒石酸阿福特罗、富马酸

福莫特罗,等等。
    ④、奎乙醇,又名喹酰胺醇或奥喹多司,为浅黄色结晶性粉末。奎乙醇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

因其有明显的蓄积毒性,所以被禁止在家禽以及水产养殖中使用。
    ⑤、孔雀石绿,孔雀石绿属于三苯甲烷类化学物,同样具有杀虫灭菌的作用,因此物可致癌,所以同

样被禁止在水产养殖中使用。
    类似这些有毒或违禁的物质在鱼饵和“小药”中所出现的还有很多,包括一些园林杀虫用的和宠物灭

菌用的,我们就不一一作介绍了。综观以上所提到的这些物质,甭管以前是干什么用的,能在鱼饵和“小

药”中所起到的作用只有一个:抗应激!而在抗应激的范畴里,又可以分为“伤”与“病”等分支。
    很多鱼病的起因大多都与细菌有关,农药的原理本来就是利用物质的蓄积来提高物质特性的发挥,以

至能够杀灭害虫。超出自然环境所原有的物质的蓄积,势必会对生物产生危害,对于细菌来说也不例外!

适量的农药既然能够杀菌,那么能被鱼类所接受也就不存在什么秘密了。我们前面一再强调:物质的蓄积

对于生物来说是有害的!农药本身就是物质蓄积的一种产物,对鱼类来说当然也是毒,那为什么有些鱼类

还会去吃?难道鱼类就不怕被毒死吗?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在吸烟呢?论

毒性,一克氰化物可杀死五百人,而在老鼠药中所含的毒鼠强的毒性,居然可以超过氰化物几倍!殊不知

香烟中所含的尼古丁的毒性,居然又能超过毒鼠强!如果吸一支香烟就能使人致死的话,那吸烟早就会被

禁止了!虽然物质的蓄积对于生物有害,当然也会有减轻灾害的途径,关键在于适量!我们知道这些,因

为我们是人类!对于鱼类来说那就不同了,如果说鱼类有智商的话,那么凭它们的智商也只能知道吃某些

东西可以减轻伤病的折磨,绝对不会知道可以被毒死!不然的话,那些用蚊香炒玉米渣来药鱼的人就不会

有收获了!
    能减轻疾病的折磨,这就是鱼类对某些农药青睐的原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农药只是借助这么一个名

词而已,指的是一些具有杀灭害虫的物质,其实农药所涵盖的范畴很大,包括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

调节剂等等。
    上面介绍了某些物质与鱼“病”的关系,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某些物质与鱼“伤”的关系:
    我听过不止是一个人在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不知道说这话的科学依据来自哪里?!
    诸如学习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斯巴达克起义一样,现如今科班出身的医生也都应该对H.M.的案例有所

了解!H.M.(Henry Molaison),译名叫:摩莱森,他年轻时为了治疗癫痫病,不得已对大脑中一个叫“

海马回”的部位进行了手术切除,因“海马回”是决定人类记忆和认知的关键部位,失去了大部分“海马

回”的摩莱森从此便患上了失忆症!据说摩莱森的记忆只能停留20秒左右,他每次看到镜子中的自己都会

惊讶,因为他记不住自己的相貌,所以他认不出镜子中的人是谁?!如果跟他聊天,那么对他所提出的任

何问题都是新的,哪怕是重复提问,因为他记不住自己刚刚才回答过!他没有朋友和敌人,因为任何人对

他来说都是陌生的!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鱼只有几秒种的记忆,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如果鱼真的只

有几秒种的记忆的话,那怎么可能会有鱼类长途跋涉几百里到出生地去产卵?!这简直说就是荒谬!
    钓鱼的人经常会发现被钩破了嘴的鱼还会去吃食,但仅凭这个并不能说明鱼类没有记性!鱼类是一种

低级生物,末端神经的分布并不像我们人类这样发达,所以,总体来说它们的痛感也并不像我们人类这样

强烈!如果人的嘴唇被钩破了,当时还会去抢东西吃吗?早去医院了!
    虽然说鱼类的末端神经的分布不是很发达,但也总有被钩痛的时候!尤其是在竞技池里的鱼,一天不

知道会被钩多少次,钢铁就是这样被炼成的!那么鱼被钩痛了怎么办?它也会去找一些东西吃,来减轻伤

痛。
    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对神经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其实所有的平喘药对神经都有这样的兴奋作

用!但是不能因为这个、不能因为添加了盐酸克伦特罗等类似的药物,就说你的“小药”是兴奋剂!兴奋

剂一说是这么来的吗?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该砸你们家玻璃,因为这比说鱼“记忆”的那个更荒谬!
    平喘药对于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这个不假,但能够达到平喘的效果并不是要借助于神经系统的兴奋,

越兴奋那岂不是喘得越厉害?!其实,平喘药的兴奋作用主要针对是受体而不是神经系统!至于说兴奋a

受体或β-2受体是如何可以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或舒张,那是医学上的事儿,因与本主题无关,可以

建议另案处理,在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
    不过,另有个医学上的事儿,还真得说说:人在需要做手术时,通常会在相关部位打上一针麻醉剂,

说是麻醉剂,其实有很多也是具有兴奋神经作用的!那么,打上一针麻醉剂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人

神经兴奋,痛得更厉害吗?显然不是!麻醉的目的是使局部暂时可逆性的失去知觉,从而让人感觉不到痛


    所以,对于鱼类来说,盐酸克伦特罗一类的药物能给它们带来的不是什么兴奋,而是减轻痛感!
    特定的鱼群喜欢特定的物质,这就是针对性。在“黑大坑”中,对鱼类有效果的一些物质,说明找对

了鱼群,从而也能说明在这些鱼群中的鱼,个个都伤病的不轻!针对性与广谱性是相对的,如果把这类物

质拿到其他自然水域去用于垂钓,其结果就是不如不用!
    追随产自盲目,神话源于无知!人人都有好奇心,越是不知道的就越想知道,人人都有贪婪心,越是

得不到的就越想得到!我们钓鱼人就犯这毛病,见到别人用什么东西钓了几场好鱼,马上就会被传说的神

乎其神!想方设法也得弄到手,不然连睡觉都睡不塌实!很多对鱼类有特殊诱食作用的物质并不是被科学

家发现的,而是某些钓鱼人在垂钓过程中歪打正着碰上的!为什么不能说是钓鱼人自己发明的呢?因为发

明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支持。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果说某些物质会让

鱼类感兴趣,那么这些物质与鱼类之间必然会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内在联系,如果连这个都搞不懂,何以谈

得上是发明?说是碰上的已经是很慷慨了!也正是因为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支持,再加上缺乏深入的科

学研究,所以,即使偶然碰上了对鱼类有诱食作用的物质,也无非就是那么一、两种,想使用的话就没有

选择性!有毒也好,违禁也罢,要使用就只有这东西,要不就别用!其实,与之有相同或类似作用的物质

还有很多,可以说成系列的都有!大可从中挑选一些无毒无害的使用,而且还可能会碰上效果更好的!不

过,这就需要好好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了!
    饵料安全,危机四伏,严格管理,迫在眉睫!像食品药品一样,一旦国家对这方面实施了管控,对于

一些鱼饵和“小药”的制造者来说,多学习学习也可以避免锒铛入狱、倾家荡产!别等着出了事儿以后你

再说:“我不懂啊、我不知道啊!”,你早干什么去了?!从现在开始就做自我检查应该为时还不晚!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仅供参考,但愿能以此驱散渔友们眼前的一些乌云,至于能不能看见彩虹那是你

们的事了,因为我也不知道太阳到底在哪儿?!另外再多说一句:为了避免将来因不懂而酿成大祸,我决

定破例将山门大开,收些老师,个体的、集体的全没关系,有肯教我的来者不拒,随时可以跟我联系!
二、有关药酒的泡制问题:
    前面重点说了说物质蓄积对生物所产生的危害性,其实中草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毒性,乱用也会被抓

起来!在想泡点药酒又不知道用些什么东西好的情况下,最好找个徒弟问问!
①、麝香的使用: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尽管我一再倡议渔友们不要把麝香用在垂钓中,但讨论麝香

如何使用的声音还是不绝于耳,看来钱多了真的很烧手!在这方面我可是个财迷,看到浪费东西我就心疼

,更不用说大把大把的扔钱!既然阻止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那就只好尽量减轻因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了,

所以,还是说说麝香到底应该怎么使用吧!
    麝香原本是雄性香獐从香囊中分泌出的一种体液,因气味特殊而引得一些昆虫“飞蛾扑火”,当干燥

后呈现出颗粒状或块状,通常被叫做香囊仁。麝香胶性很强,基本上不溶于醇,因而用酒很难将麝香分解

!也就是说:渔友们用酒泡麝香无疑就是浪费!能将麝香分解的只有一种物质:苯甲酸苄脂!苯甲酸苄脂

是常用溶剂中的一种,用途也很广泛。可先用苯甲酸苄脂将麝香分解,然后再按需求适量地与白酒勾兑,

这样,真正的麝香药酒就诞生了!
②、阿魏的使用:喜欢拉壶弦的朋友都会用松香涂弓弦,目的是让弓弦发涩,在与琴弦接触时不打滑,这

样才能确保弓弦与琴弦接触时所发出的声音纯正!因而松香也成为了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物品。阿魏的生

成与松香相同,都是树脂溢出干支后的干燥物!真正的阿魏属于脂类物质,同样不溶于醇,所以,能用酒

泡开的都不是真阿魏!跟麝香一样,阿魏在使用前也需要先将其分解,然后再与白酒勾兑。那又应该用什

么来分解阿魏呢?答案是:乙酸异戊脂!
③、中草药与白酒的比例:
    渔友们都喜欢自己泡制点药酒,爱好与乐趣尽在其中!但在药酒的泡制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

那样的问题,让渔友们感觉困惑不已!比方说中草药与白酒的比例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用酒泡中草药的目的是要将中草药本身所含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这时的酒既是溶剂,也是载体。我

们都知道:一辆可以装载六十吨的大货,如果装上了七十吨,这就是超载。如果车的动力有余,勉强还可

以拉。但如果遇到所装的货物比重较轻时,车斗的容积最多也只能装六十吨,那么超出六十吨以外的货就

会从车斗中散落出来!这只是打个比喻,回过头来我们再说说泡酒的问题,在一定数量的酒中,所提取的

中草药的有效物质太多怎么办?你放心,绝对不会车拉货那样散落出来,而是憋在中草药里提取不出来,

因为在酒中已经没有能够容纳其他物质的空间了!这种现象在这里叫做饱和,造成饱和的原因就是酒少、

中草药多。反过来说,如果酒多、中草药少又会怎样呢?那肯定是能提取出来的有效物质就少,饱和的现

象虽然不会出现了,但因所能够提取出来的有效物质有限,药酒的功效也定然会大打折扣!那怎么样才能

既不造成饱和、又不影响药酒的功效呢?这就需要在酒与中草药的用量上,找出一个合理的配比数值!法

律上并没有明文规定说必须要用多少酒泡多少中草药,合理的配比数值只能通过总结大量的配比试验才能

得到!那么到底怎样配比才最合理呢?各路高手都有自己的心得,如果依我的经验来说,那就是:10:1

,即:白酒10:中草药1。
④、对白酒度数的要求:
    这是渔友们在泡制药酒时,所遇到的又一个让人感到困惑的问题!有人认为不能用烧酒或度数太高的

酒,说是如果用了会把鱼呛跑。由此我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越是什么都不懂的人,越是什么话都敢

说!还不用说是酒,就算是用百分之一百的纯酒精也不会把鱼怎么样!池塘的水有多少?你用的纯酒精有

多少?就那点儿酒精到水里够水分解的吗?!鱼倒是巴不得你的饵料能给它留下点酒香呢!
    在100%的纯酒精里,添加纯酒精总量11.8%的蒸馏水,这时纯酒精的度数就会下降1度,再添加一个

11.8%的蒸馏水,纯酒精的度数还会再下降1度!我没有计算过一个池塘里的水到底有多少个11.8%,所以

也不知道的纯酒精到水里之后还能不能有度数?!
    白酒的度数高说明其酒精的含量高,使用高度数的白酒来泡中草药有利有弊,好处是有利于中草药中

有效物质的萃取,坏处是成本增高。对于使用什么度数的白酒合适?说实话使用什么度数的都可以!如果

非要分出个上下高低的话,那就要看你自己是怎么个想法了?休闲泡可以随意,因为泡出来的药酒不多,

用没了还可以再泡。商品泡可不能随意了,这里存在一个保质的问题!市场上38度以下的白酒不多见,因

为度数太低对酒的存储期限会有影响。给病人用沙锅熬出来的汤药,当时不用或用不了的,过不了一两天

就会变质,而白酒存放几十年都不会坏!如果我们再来解释白酒为什么不会坏?又得说上一大堆话,烦了

!药汤子会坏,药酒不会坏!道理就这么简单!但如果你用的药酒的度数太低,萃取出的中草药的有效物

质融到酒里,就等同于在酒精里添加了蒸馏水,从而降低酒的度数!等泡出来的药酒低于38度时,其存储

期限可能会比药汤子强点有限!那么,使用多少度的白酒才不至于泡出要汤子来呢?这就需要根据酒与中

草药的用量比例来计算了,再说句省点事儿的话:白酒的度数基本上也要在50度以上!
    顺便再说一下用什么酒好,有人说用五粮液,也有人说要用茅台。这不是给人喝呢!同志们!
    酒的种类很多,但个个都离不开酒精!甭管是什么香型的或者是什么味型的,最基础的原料就是酒精

加蒸馏水!是其他各种辅助的添加剂使酒在品种上有了区别!酿制工艺也不过是起到了减少使用添加剂的

作用!在食品添加剂的商店里,什么样的调酒原料都有!觉悟吧,别再迷信这个、那个的了!
    如果你愿意,可以使用最普通的白酒!
三、有关“诱”与“钓”的区别问题:
    在垂钓界中,所谓的饵料指的是诱饵与钓饵的总称。
    诱饵与钓饵各自肩负着不同的使命:诱饵以诱为主,不仅要求自身要具备某些鱼类所喜欢摄食物质的

气味与味道,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这些物质的气味与味道于水中要具有极强的扩散能力!以便让在更远

距离游弋的鱼类,能够尽快察觉到这些物质的存在!至于这些物质的营养价值及适口性则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鱼类在不吃到这些物质的时候,是不能体会出这些物质在食用方面的优与劣的!而恰恰相反的是,钓

饵则必须要强调自身的营养价值及适口性!可以这样说:能不能诱到鱼,与钓饵无关!但能不能钓上鱼来

,完全取决于钓饵的好与坏!
    将陈年茅厕中的砖头抛入水中,很快就能把鱼类给诱过来,但鱼类是不会吃砖头的!因为砖头一点营

养也没有,根本就不能吃,所以也更谈不上有什么适口性了!那为什么鱼类还会来呢?这就突出了一个“

诱”字!砖头在这里只是个载体,以前浸泡到砖头中的一些物质因压差等原因于水中转换出来后,被鱼类

察觉到了,所以鱼类才会追来!当然,在这些物质中肯定会有鱼类喜欢的种类。但不管怎么说,能诱不一

定能吃,这个事实还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在研究诱饵的时候,完全可以不去考虑诱饵的营养价值及适口

性!能够把鱼类给诱过来就已经完成了诱饵自身的本职工作,接下来的活就应该交给钓饵去做了!那么,

钓饵又应该具备哪些特性呢?我们在前面反复提到的营养价值及适口性,就是钓饵必须要具备的!有了诱

饵所做的前期工作,钓饵当然也大可不必去介入诱饵的工作范畴,努力搞好自身的营养价值及适口性,才

是当务之急!红虫是鱼类最喜欢摄食的活体食物之一,其原因就是红虫对于鱼类来说,具有极高的营养价

值和极好的适口性!但如果拿红虫去诱鱼的话,估计距离稍微远一点,红虫的“诱”就会失效了!
    通过前面的列举来阐述诱饵与钓饵的区别,无非是为了引导渔友们走出以往的某些误区,这其中也包

括一些饵料制造商。氨基酸、蛋白质等一些营养物质被盲目地用于垂钓诱食剂中,就是一个典型的错误案

例!以这类营养物质为主的垂钓诱食剂,在实战中的诱鱼效果并不突出,所以很快就会被使用者撇到一边

去了!其实这类营养物质(包括红虫)对于鱼类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诱惑力,只是物质的传递能力差一些而

已,如果距离近一些,鱼类自然也不会放过!但如果偏要拿这类营养物质去诱距离较远的鱼类,达不到理

想的效果自然也是情理之中是事了!这就好比是让一个短跑运动员去参加马拉松比赛一样,未免有些过于

牵强了!相反,现在有些钓饵的气味与味道却被弄的十分强烈!这又是一个典型的错误案例!如果用块砖

头做钓饵,就算把砖头的气味与味道弄的再怎么窜,鱼类也不会去吃!在垂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现

象:偶然看到漂动了一下,然后就音信皆无了!这说明在水中的钓饵不给力,适口性不强,尽管钓饵可能

会散发出这样或那样强烈的气味与味道,但鱼类要吃的是实实在在的食物!如果钓饵只注重气味与味道而

忽略了营养价值及适口性的话,那即使让鱼类吃到嘴里也会被吐出来的!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对于人们

常说的“浓诱淡钓”的理解就可能会更加透彻一些了!
    人们还常说一句话叫“诱钓统一”,在垂钓前做准备工作时,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渔友会把窝料抓出一

把掺到手食中,或者将手食倒出一点混在窝料里,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达到“诱钓统一”。其实“

诱钓统一”的说法是一种非常模糊的概念!事实上,把钓饵掺合到诱饵中应该叫做“作梗”,把诱饵混杂

到钓饵中应该叫做“添乱”!诱与钓如果统一了,也就没有诱与钓了!所以,如果想把鱼钓好,诱与钓就

必须要区分开来!诱与钓是垂钓用饵这一环节中的两个单元,在诱与钓二者之间不只是有区别,而且区别

还很大!前面所说的两个典型的错误案例之所以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诱与钓的混淆!
    有些渔友在这一问题上可能会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窝料的气味与味道又浓又重,如果手食的气

味与味道过于清淡的话,那么鱼类察觉的到吗?还有,鱼类是被窝料的气味与味道引诱而来的,如果手食

中没有窝料的物质成分,那么鱼类还会选择去吃手食吗?回答以上这两个问题只需要一个答案:氨基酸、

蛋白质(包括红虫)等一些营养物质,虽然自身的气味与味道并不十分强烈,可对于鱼类的诱惑力却要远

远强于气味与味道比较强烈的某些物质(如香精等)!不过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在一定的距离内!只要

鱼类进了窝子,即使周围拥有大量的窝料,鱼类也会有选择性的去寻觅营养价值较高及适口性较强的手食

!但如果没有分清楚诱与钓的感念,把窝料与手食混淆的一塌糊涂,那么鱼类在周围拥有大量的窝料丛中

,能找到与窝料相仿的所谓的“手食”的概率又会有多高呢?!说了半天大道理,其宗旨无非还是要落实

在物尽其用上!
    总而言之,饵料好使与不好使的关键在于会不会使,如果连诱与钓都分不清楚的话,又怎么可能谈的

上会使饵料呢?所以,对于饵料好与坏的评价,只有到了自己会使用饵料时才可以做出结论!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钓目 +14 收起 理由
wujianq0611 + 14 我居然看完了!感谢楼主~诱与钓原来是各司.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25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16-7-20 02:12:39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7-20 05:08:18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7-20 08:15:55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7-20 08:49:11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7-20 09:08:29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7-20 09:08:38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6-7-20 09:38:02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7-20 09:58:27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7-20 10:07:2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联系|手机APP|发帖技巧|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491号|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 京ICP备17073438号-3 微信:bjdiaoyu-com 邮箱:bjdiaoyuⓔ163.com 地址:北京海淀区万柳中路28号海联在线B1层 )

GMT+8, 2024-4-27 02:39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