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之少侠
注册时间2012-2-2
在线时间 小时
|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12 11:15:49
|
只看该作者
三、对野钓基本技法的认识和体会
远足山水间野钓,一定不要完全照搬池塘钓的理论和技法,这样做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只要将其中的找底调漂、饵料配置的基本原理借鉴过来,再根据野钓水域的鱼情、水情等适当调整就能满足野钓的基本要求。
下面先说说本人野钓中的基本做法,后面再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
(一)基本做法
1.调漂。考虑到野钓水域水底高低不平,一般空钩半水调6-8目。
2.找底。上钩挂铅皮或饵料,剪去铅皮座上多余的铅皮至浮漂露出水面3-4目。
如果要夜钓,最好先将夜光棒装配好再调漂、找底,为夜钓提前做好准备,事半功倍,以免夜幕降临时徒增许多麻烦,事倍功半。
3.打窝。许多钓友坚信不论是池塘还是野钓,必须打窝,而且要打重窝,待1-2小时后发窝了才正经垂钓。本人对此持保留意见,我比较认同边钓边做窝、做轻窝、随钓随补。具体做法就是“抽窝”,即开钓前,先捏3-4个乒乓球或鸡蛋黄大小的饵球,挂钩抛至钓点,到底后抽竿即可,施钓期间的补窝间隔自主掌握。
4.钓点。钓位的选择不再赘述了,很多大师有很精辟的见解,这里讲讲本人对钓点的体会。
钓位选定后,根据水深,钓点无外乎竿长加上0.5-3米的距离(我垂钓的水深一般都在4米-6米),这个距离就是你钓点纵向选择范围,即远近;横向范围对高手来讲太小儿科了,也就是直径不超过30公分的一个圆(我的几位伙伴都能轻松自如做到10公分范围)。而我就不能跟高手们比了,曾记得我的伙伴问我钓点范围,我说“左右各以2米为界,4米范围内都是我的钓点”,尽管这话说的夸张了些,但我确确实实不会固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因为我的抛竿技术根本达不到这一要求。即使这样,我每次的鱼获还都不错。
5.线组。在高钓坑垂钓时,不论鲫鱼池还是混养池,我用的线组搭配其实就是高手野钓线组,主线2-4号、子线1-2号,就是这样的线组,因为技术差还经常切钩断线。第一次野钓时,我用3号主线、1.5号大力马子线,收获6尾大鲤,其中最大一尾近10斤。后来,主线断得多了,主线用到了8号,还是出现切主线,干脆改用矶竿、5号主线,子线全部用2号大力马。
(二)认识和体会
野钓、野钓,关键是“野”,就这么个“野”字,它会改变我们对野钓和池塘钓(包括台钓或竞技钓)的认识,二者既有内在的联系,但更有本质的区别和各自的规律。如果能够将池塘钓的一些理念有机地引入野钓,将极大地丰富野钓的技法。
既然是野钓,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更多地是要求我们要主动的随机应变。
1.调漂、找底的认识和体会。我在野钓中的调漂、找底方法或许与多数钓友有很大的区别,确实太过粗糙,且调目和钓目都较大。一方面,这是因为自然水域的水底远比池塘池底复杂,有的是乱石,有的是水草,有的还有树枝,总之高低不平、起伏较大,这是调漂、找底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即使抛竿技术好,也不能保证总是固定在一个点上,而10公分的偏差,或许就遇到陡坎或凸起的坡地,调目、钓目大些更好的适应地形变化的空间。另一方面,自然水域的水面在白天很少风平浪静,即使微风或船只驶过都会产生波浪,如果钓目小了,浮漂就会淹没在波浪之中,增加看漂的难度。
另外,在完成主钓点调漂找底后,最好在其前、后、左、右一定范围内在测试一下水深和钓目的变化,做到对主钓点附近地形的心中有数。
在陌生水域,建议先用铅坠探底(不要上子线),对钓点附近的水底地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接上子线找底。这样做可以避免钓点或附近的地形出现较大的起伏,或有枯死的树桩等。
2.对灵、钝的认识和体会。池塘竞技钓十分讲究浮漂的灵、钝,精确度讲究到了毫米级的程度,确实是十分的精细,如果野钓也这么精细,是根本无法做到的。野钓也讲究浮漂的灵、钝,但不要像池塘钓那样太过讲究,差不多就行,否则你一定不会有一个好的心情,因为浮漂的钓目总是与你心中的钓目不一致,而你又总想让它一致。
自然水域水底的情况远比池塘复杂,灵与钝总是处在动态的变化中,因为水底地形高差变化大,而抛竿不可能精确到同一个“点”上;加上野生鱼口却没有池塘鱼口那么斯文,吃口很是生猛,不是黑漂,就是大顿口,在这种吃口下,你会再去讲究浮漂的灵敏?个人观点:没必要,钝点好。
玩过传统钓和用过炸弹食的钓友都知道,尽管钩饵、铅坠均卧底,但鱼吃食时浮漂或竿梢的反应幅度相当大,有的甚至把竿拖入水中。有的钓友担心浮漂钝了以后会丢口,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换过角度思考,这种担心就值得商榷了。自然水域中鱼的密度较池塘小得多,野钓要的是成功率,池塘要的是频率;野钓以大体型鱼为对象,池塘以小鲫鱼为对象,抓小口毫无意义。
3.对野钓线组的认识和体会。除了与生俱来就喜欢使用大线组的习惯外,还有就是喜欢与大物对抗性搏斗(伙伴们给了我一个“硬来”的封号,感觉没文化,后来就取谐音改为“胤来”)。几个月的野钓经历也充分验证了我的选择可以让我们在博大物时少些遗憾,多些乐趣。玩野钓的钓友都有“一天就等这一口”的经历,抓住了口,却因线组搭配不当不是切钩就是断线,煮熟的鸭子还真飞了。
最初野钓时,对使用的鱼竿性能没有足够认识,担心线组大了鱼竿强度不够而断竿,经过第一次实战有了基本认识后,第二次就换上了5号主线、2号大力马子线、8号千又钩,这种搭配一直用到8月底。当我在9月初的几次垂钓中,先后出现三次被拉直鱼钩、两次被切主线后,我对线组进行了调整,改为8号主线、3号大力马主线、10-12号伊势尼钩,尽管如此,后来还是被切过一次主线。此后月余干脆改用矶竿或海竿了。
前面说过:野钓、野钓,关键在“野”。也就是因为“野”,我们这些渔人才会乐此不疲;也就是因为“野”,不知道每一杆中的是什么鱼、是大是小;也就是因为“野”,它注定了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也就注定了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存在就是合理,上鱼、上大鱼就是硬道理。所以,在野钓线组配置上,完全可以抛弃池塘钓对线组搭配的条条框框,根据渔具的性能、个人的喜好自由发挥。
同时,在水深接近鱼竿长度的水域垂钓,增加线组长度是必然选择,增加的长度以不影响抛竿为准,这就是俗称的“流氓线”。还有一种“流氓线”,暂且称之“新流氓线”吧,就是在不增加主线长度的情况下,通过加长“漂座”的长度达到增加整个线组长度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在主线上另外拴上一根长度1-1.5米的鱼线,两边用太空豆固定,另一头栓一个漂座即可。新流氓线较传统流氓线有较大的调整空间,感兴趣的钓友不妨试试。
4.对野钓浮漂的认识和体会。我选用野钓浮漂只看两个要素,一是浮力足够大,吃铅5、6克及以上;二是漂尾一定要加粗,1.8毫米及以上。
我们知道,池塘钓一般使用4.5米以内的短竿,以鲫鱼为对象,浮漂目视距离近,且水面平静,故漂尾十分仟细。而野钓大多使用5.4米及以上的长竿,以大体型鱼为对象,浮漂目视距离远,且水面波浪起伏,故一定要选用粗尾或加粗尾浮漂。
我第一次野钓是夜钓,因毫无经历故准备不足,只带了一支普通的电子夜光漂,吃铅小,加上抛竿基本功很差,抛竿很困难,总是指东打西,抛不到想去的地方,且下沉慢,遇到闹小鱼时,未到底钩上已无食。
野钓使用大浮力粗尾浮漂有诸多好处:一是加大铅坠重量,方便抛竿;二是利于观漂;三是下沉速度快,可有效规避小鱼截食;四是抗风浪性能好;五是夜钓时可配装大号夜光棒。
5.对野钓饵料的认识和体会。说起来十分惭愧,无论以前池塘钓还是现在野钓,本人对饵料的认识非常肤浅,没有任何研究。玩池塘钓时都是去高钓坑,不愁池中无鱼,随便买些商品饵或用池塘颗粒拌合,钓上2、3个小时收拾走人,主要目的是过过钓鱼的瘾、呼吸新鲜空气、调节一下生活节奏。也曾看过一些饵料方面的资料,什么基础饵、状态饵,什么清香型、浓香型、腥型、香型,等等,还有各自的比例,甚是复杂,也就放弃了。
这种不重视饵料的思想或许早已植根于我的骨髓中,加上后天不思上进的懒惰,出钓时全部用伙伴现成的配方甚至饵料。
记得小时候钓鱼时,那个年代不要说买商品饵,连这个词都没听说过,鱼饵全部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素食有:面粉、玉米粉、米饭粒、煮熟的红薯、玉米饼、豆饼(榨取植物油后剩余物质)等;荤食有:蚯蚓、蚂蚱、菜虫、鸡鸭等动物内脏、苍蝇、蛐蛐、偷油婆(一般出现在厨房里的一种类似蟑螂但比其大N倍的东东)等等,或许也就是这种记忆,至今我仍认为野钓饵料应以自然界的粮食饵为主,它更符合野生鱼类的口味,少用商品饵,不用小药,遗憾的是今年一直未实践过。明年把它作为主攻方向——粗粮饵。
因没有搞懂饵料的配置,想写也写不出来,这里就不献丑了。下面说说对饵料状态和大小的体会吧。
一是小鱼靠钓,大鱼靠守。我的几位伙伴对饵料有很深的研究,除了味型配置外,也十分讲究饵料的状态,讲究雾化时间的长与短、讲究饵料的软硬度(真的有耳垂般的手感,十分的舒服),从中受益良多。但是,在施钓时,我总是会偷偷的在他们给我的饵料中再加入粘粉或雪花粉或拉丝粉,并且反复的揉搓。曾试验过,这样的饵料入水后40分钟不散化,这样的结果也肯定不符合饵料配置的基本要求。然而,就是用这种状态的饵料,我每次的鱼获都不差。大家看到这里或许难以接受这个现实,我能理解,因为我的几位伙伴至今也没有接受。在此,请高手们指点迷津。
我自己的理解很简单,因为是自然水域,是野钓,在池塘钓中已成规律的理论、技法不一定完全适应野钓的规律,我们对池塘钓的认识可以说相当透彻了,但是自然界中的事物变化多端,甚至瞬息万变,有的规律被人类探知了,还有多少没有被探知的呢?
我一般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提一次竿,很多钓友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做得到,他们也不愿意这么做,因为有抽竿诱鱼、打频率的念头,或者根本静不下心。于是,我将此总结为“小鱼靠钓,大鱼靠守”。钓饵40分钟不化,或许正好符合“守”的规律。
二是大钩大饵钓大鱼。不论草鱼、鲤鱼还是青鱼等大体型鱼,只要上斤两的,个个都咧着大嘴,不要担心它们像人类一样讲究斯文,慢嚼细咽,相互礼让。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
我的钓饵大小一般有大拇指大小,抛杆入水嗵嗵直响,闹小鱼时还会适当加大些。
之所以用大拇指般大小的钓饵,除了许多钓友担心而我不担心的鱼就饵吞咽因素外,主要考虑到复杂的水底情况,因为钓饵到底后,很可能落入乱石缝或杂草中,加大钓饵可以减少出现这种情况的机会,增加被鱼发现的机会,方便就饵。另外,即使有小鱼啄食,也不至于几下就使钩、饵分家。如果你认为有必要,还可以提几下竿做“逗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