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之小侠
注册时间2011-9-13
在线时间 小时
|
《放流生命、临水悟道》——易和钓具“顿悟”征文投稿
喜爱垂钓多年,每每有银鳞出水、大鱼入网,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油然而生的成就感,甚至无数次在梦里都看到自己的鱼护中涟漪涌动、得鱼无数,这大概也是伴随了无数钓手如梦的场景吧。
直到有一次,带着妻女一同去郊外钓鱼,收竿的时候难得又是收获颇丰。我把钓上来的一尾鳞片泛红的小鲫扔到女儿脚下,让她取乐,没想到女儿忽然急了:“爸爸,你这样扔小鱼它会很疼的,你都把它摔死了!”没想到女儿会这样的反应,我没想太多,拎起鱼护准备放到汽车后备箱的水桶里。爱人又问:这些鱼都拿回去么?“当然啊,拿回去冻起来慢慢吃”——家里已经很多冻鱼了。“上次那么多除了送人的还没吃完,你拿这么多回去最后都得扔掉,这也太浪费了!”我不解地问:“那好不容易钓上来的怎么办?!”“你放回去吧,也算放生了!下次来再钓呗!”那一天我前后十几分钟被我生活里最重要的两个人说得哑口无言,归途中陷入沉思不能自已。
后来有一次,看电视上钓鱼节目讲国外的钓场,环境太美了,鱼儿太多了。终于明白,原来尊重生命、放流渔获是多么重要。打那之后每次钓了很多鱼都会只带走一两条可以吃掉的,其余全部放生。也许现在还是有很多钓友想不通“我钓上来的鱼,那就是我的,这有什么可说的?凭什么把战利品放回去!”
可能没亲眼见到水体里没有鱼的环境会多恶劣、没见到近郊的钓友野钓枯坐一天一无所获多难过的人,都不会意识到那一尾尾鱼儿多我们的环境有多重要、它们的生命可以多逍遥、多鲜活!国内钓鱼圈里有一个“笑话”:在中国钓鱼人里动辄十几万一套的钓具不愁卖不出去,但是让钓者把钓上来的鱼心甘情愿的放回去,难——放回去难,心甘情愿更难,达到“为钓不为鱼”的境界并不易。
钓鱼里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钓者对于自然的喜爱与尊重——就像饵料应该是纯天然植物制成的,既满足鱼的胃口,又不会给环境额外的损害和负担,不被鱼吃掉的,很快就会降解掉。而不是药物甚至化学添加剂(香精、各种氨基酸制剂)等都不加思考的使用,很多钓场都存在鱼钓上来带回家发现根本无法食用的“奇事”。
垂钓时,人和鱼可不可以是“平等”的,一起努着劲儿“搏斗”;当抄鱼入网之后,钓手和鱼瞬间变得安静,日鲫规定钓鱼人配置线组时不能用有倒刺的鱼钩垂钓、钩中鱼之后不能生拉硬拽弄伤鱼体、得鱼之后也不能随意用手直接碰鱼,这样就不会对鱼的健康造成更多不良影响。一旦钓鱼人明白垂钓只是自然对于人的一份馈赠,渔获也理所应当的不必在意,“随钓随放”便不再是对自然慷慨的报偿,否则跟竭泽而渔又有什么区别?鱼儿给钓鱼人的馈赠很多,而渔获可能是其中最无足轻重的。
“与自然最亲密的接触”,鱼是自然的,钓具是自然的,自己也是自然的。当一个钓鱼人把自己当成自然的一部分,整条思路如同禅理,水落石出,而这才是日鲫中最值得探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所在,换言之,只要理解了这层深意,包括那些精美绝伦的昂贵钓具也完全可以丰俭由人。
临水握竿,主动吸引还是守株待兔?立即行动还是按兵不动?速战速决还是诱敌深入?… …当鱼搁浅在抄网中,目光“沮丧”,嘴巴翕动,你会欣喜自得还是由衷悲悯?同样的道理,可以套用在世俗里多少事上,引人深思。当一个钓手开始在垂钓中思考这些,就渐渐悟了垂钓之“道”,这种道的灵感可能源自一次浮子信号的解读、一尾大鲫鱼的得失或者垂钓时在在水边静坐着对平素生活的反思。
“竹竿抛在藕花边,枕上蓑衣石上眠”,这样的垂钓显然无法被现代人所实践,然而随垂钓之而来的独处、打坐、冥想… …这一些跟性灵有关的元素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闲来垂钓碧溪上”、“独钓寒江雪”这类遗失久矣的隐逸和自在,这种自在可能是现代人最盼望失而复得的。一面在优越的钓法下享受垂钓,一面置身于鸟唱蝉鸣、山水草木的美妙里,你可以聚精会神的看着水面上颤动的浮子,等待期望的鱼讯;也可以随时神游、浮想联翩抑或不自知的放空心思,体会“身外无物、心内无事”的禅修之感。
——京钓网友 透明钓针 8月16日献丑诸钓友,望大家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