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京北休闲练竿竞技|特菜领海渔具|海钓路亚售海鱼金色时光垂钓园--通州
百里峡拒马河野钓
美雅口腔-专业齿科老渔翁冷水/温性鱼配送MORA 瑞典手摇冰钻爱斯基摩得伟尼龙电冰钻
查看: 327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浮游矶钓的咬铅配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26 08: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size=3>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p>
<P><FONT face=宋体>   文/台湾·王世国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咬铅的用途十分单纯:控制浮标残存浮力和调整线系状态。但许多人对这玩意究竟该如何配置,还是有很大的疑问。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控制残存浮力不难理解:想要把浮标看得清楚些,就得保留较多浮力;想让它沉一点、敏感一点,就得将配铅调重些。实在没把握时,咬铅还可以慢慢加,直到浮标露出水面的长度符合你的要求为止。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调整线系状态可不一样,虽说调整的原则就是让钓组伸展开来并能适度倾斜,但自然环境的变量那么多,钓组沉在水里又看不真切,谁知道加几颗咬铅、每一颗有多重、加在什么位置才恰当?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经常听到一些矶钓高手们故弄玄虚地说:加咬铅对技术要求颇高,必须把潮水流向、流速、风力、风向、浪况、钓场环境、钓棚深度、目标鱼种、当天咬况、用饵种类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否则必会弄巧成拙。结果使每一名初学者都听得一头雾水……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但不幸的是——事实还真的如此!如果您不对下竿当时的各种状况加以理性的分析,只是胡乱地把钓组绑起来往海里一抛,就认为鱼大概会来咬了,要是有收获才怪!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更现实的问题是:就算咬铅用得恰当,钓组入水时也往往会呈现咬铅先沉、钓钩随后以及浮标跑得快、钓钩漂得慢等情况,因此要谈所谓的咬铅配置方法,就必须了解:这要与操竿控线技巧互相搭配,才能发挥完整功效。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这么说来配咬铅的学问真的很深奥难解?倒也不尽然,只是因为鱼是活的,自然环境变化又那么复杂,所以钓鱼活动注定没有办法套公式。换句话说,若有人打算靠背公式钓鱼,那奉劝阁下还不如趁早改打高尔夫球比较实在——至少小白球是无生命的、没有脾气、自己不会乱跑,也比较容易掌握些,不会害你白花一大堆冤枉钱。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配咬铅虽无公式可循,却有些基本原则不难掌握,譬如说最简单的:水流速度很快而你希望钓组不要太漂时,就需要用咬铅(有时会用到好几颗)来使子线下沉;若是垂钓游速快且泳层变化较大的鱼时,原则上咬铅越少越好。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还有,咬铅有各种不同重量,当你在钓组上把越重的咬铅加在越接近钩子的位置时,就越容易造成浮标跑在前面、钓钩拖在后面的情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的表层流速较快、深处流速较慢,浮标的体积较大、比重较小,易受流水推动,而咬铅刚好相反。故只有少数特殊情况下会如此搭配咬铅。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不知有没有人想问:使用长标的各类钓法,都是以集中负铅且子线上全无额外重量的“垂直钓组”为主,为啥浮游矶钓独独不同?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事实是,并没有人规定丹锥不能搭配垂直钓组,只不过阿波钓法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强调一个基本的钓组组装概念——尽量选择所能用的最轻巧的浮标、咬铅能少用就尽量少用、钓组必须在水流中充分伸展开来并适度打斜。因此我们极少听到或看到关于垂直钓组的介绍。最基本的垂直钓组就像一般的筏钓黑鲷那样,母线末端直接绑一颗足以平衡浮标的转环铅,下面再接上短短的两条子线即可。有一种组合是母线下接转环,然后接一段约0.75米~1.5米长的中继线,中继线末端绑一个转环铅,之后再接绑长度各为45厘米和1米的双子线,最后拴上钓钩。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这里面有一个搭配的问题:假如母线为4号尼龙线,中继线可用3号碳纤线,子线则可用2.5号以下碳纤线;丹锥假如用的是1.5号,转环铅就用1钱~1.2钱,并在母线末端转环的上方夹一颗咬铅,以调整浮力。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这种钓组可有许多变化,例如可把转环铅位置改到母线末端,而将中继线衔接子线的工作交给小转环,让双子线更活一些。或者将转环上方咬铅移到转环铅上,使钓组更加垂直。还可以把转环干脆也改为转环铅,但重量不一定与下方转环铅一样,只是将整颗浮标的浮力分散由两个转环铅来承担。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另外中继线和子线的长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中继线可以长达3米,但子线则可短到只有二三十厘米。总而言之,这一切都须视环境状况和垂钓需求而定。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接下来我们就尽量依鱼种、钓场特征、环境变化等状况来将垂钓需求条例化,以便说明各种不同的咬铅搭配方式。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但是——我必须再次强调,这些都是“原则性”用法。既然是“原则性”就表示必定有例外,所以钓友切勿以公式视之!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一、 应付持续游动不休息的鱼——所谓持续游动不休息的鱼是指“青物”类而言,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这类鱼多在海水上层活动,身躯呈流线型,泳速快,以掠食性为主,代表鱼种如拉仑、青魽、红魽、烟仔虎、花飞等等。因为这类鱼会在上层持续游动,因此钓组漂一点、能够打斜最好,也就是说咬铅以平均、分散、少挂为佳。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二、应付游泳时“胜似闲庭信步”的鱼——有几种常被认为特别刁钻的,如臭肚、白达仔、雀鲷、刺规等都是了。这类鱼之所以难搞,其实是因为它们吃饵时都采取随波逐流的态度,懒得跟水流抗衡,以致钓组越善于跟着水漂,浮标就越难以传达咬讯。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对付这类鱼,一般人习惯用大浮标、配重集中、短子线的钓组,使饵的动态跟水的动态不一致,如此鱼一咬饵,就会牵动钓组使浮标下沉。但若你坚持以轻浮标、长子线、分段配铅来施钓,那么牵线工作就会变得十分重要,否则很难抓到钓组末端发生的变化。下竿标点也必须选择一下,不要像前述集中配重、短子线钓组那样在平缓水域下竿,而应找白沫带、反拨潮区垂钓。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三、应付暴冲式吃饵的鱼——猪哥、吊仔之类的家伙往往不咬则已,一咬就会给你来个超大鱼讯(有时黑毛、白毛也会如此表现),浮标瞬间栽进水里几米深,让缺乏经验的人手忙脚乱。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碰到这种状况,钓者所需花在咬铅配置方面的心思就可省掉不少了,因为只要大概依流水速度分段配一下铅位,线系状态不要太离谱,基本上鱼儿就会来咬。问题是你拉不拉得起它。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但万一这些鱼警惕起来(通常为天气太好、阳光明亮、风平浪静、流水平缓或水温太低时),那可就比较棘手了。此时必须尽量减少咬铅的数量,夹附位置也应越靠近浮标越好,让子线尽量漂得自然些,这样才能降低它们的戒心、提高上钩率。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四、应付在原地细嚼慢咽的鱼——此类鱼以黑鲷为代表;它们不是不吃饵,只是似乎更喜欢“玩”饵,常常叼着美食半天都不吞下去,既不游走也不吐出来,让钓者明明看出浮标已下沉了一点点,但却就是没有进一步动态,扬竿后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只不过在钓饵上发现一点点被咬过的痕迹而已。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一个可以尝试的解决办法是:用轻巧浮标、少量配铅,并尽量减少残存浮力与钓组的阻力,然后在接近钓钩的地方加一颗很小的咬铅(例如 G2),如此就可将细微的鱼讯加以放大。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B>不同钓场的应对办法</B>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一、白沫带——大凡在有浪脚、潮流的时候,矶钓场上都不难看到这种非常重要的下竿点。白沫带的结构是:在脚下岩边有强力往深层灌入的浪花,但稍外围即是大量向上涌起的气泡,这些气泡会造成一个水势剧烈翻腾且快速向外推移的范围,并且在越接近岸边的地方越厚、影响越深,离岸越远则越薄、影响水层越浅。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因此,假如你要钓躲在白沫区之中或白泡沫下方的鱼时,不妨将重量比较大的咬铅置于钓组下侧(靠近钓钩),以免子线、钓钩太容易被气泡浮起。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二、反拨潮——这是一种波浪涌向岸边后、大量海水返回外海的路径。在这个区域里,水势会快速往外推,力量相当强大,且浅层的流速明显比深处快。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所以,抛入钓组时首先需注意让浮标在靠近岸边处落水,钓组漂移过程中还要时常带住浮标,让子线、钓钩跟上浮标漂的速度,等它们跑到最前面时再放线让整个钓组继续向外移动。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为了避免表层流速快、深处流速慢所造成的不当钓组状态,配咬铅时应遵循越重的铅位置越高的原则,以免钓钩漂得太慢。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三、暗礁区——因为水下环境不易从陆地上明确识别,同时暗礁区水流往往又相当紊乱、复杂,所以在这种地方垂钓就必须小心挂底,并设法利用钓组漂移的状态来判断吸引水流在何处,继而锁定该处作为狙击的“据点”。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当发觉暗礁区中吸引水流甚强时,钓组可设计成轻一些、漂一些的,咬铅少而离钓钩远些最好用,否则极易挂底。如果吸引水流比较微弱的话,就需要将咬铅重量适度往钓钩处移动了,因为这样可以帮助钓组抓住水流。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四、潮目带——由于潮目是由两股以上速度或方向不同的水流撞击、摩擦形成的,所以这种地方流况也相当杂乱。但因潮流的撞击或摩擦也会彼此牵制、消耗能量,故水流速度会变慢,不像原本形成潮目之前那么快。而且通常潮目形成的位置离岸较远,深度也多半较大,没有钓组挂底的疑虑。因此可采载重稍大的浮标,搭配数量少且分散的咬铅,然后充分运用操竿控线手法,使钓组随时呈现浮标在后、钓钩在前的理想状态。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五、本流带——基本上我不认为本流带是适合下竿的去处,因为流速过快的水势不仅使钓组状态极难掌握,事实上也没什么鱼类会发神经跑到本流里面去觅食。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但如果你想在本流边缘试试的话,那大概就还有些机会,尤其是本流边缘水势回旋的区域。不过,因为本流力量过于强大,往往使得回旋带之中也流速甚快,正常钓组根本难以维持钓棚深度(钓组会被水流扬起),所以必须采过量配铅的方式下竿。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B>环境因素的影响</B>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一、风势——风对矶钓的最大影响是它能吹动母线,导致钓组无法顺利地随水流运动,甚至会拖着钓组做出完全违背你意志的举动!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碰到这类情况,你可以使用自重较大而浮力较小的浮标,借其本身重量压制风吹钓组的幅度,并用咬铅进一步将浮标压沉,使残存浮力变得很小,然后再尽量将竿降低、指向水面,使母线大部分都沉于水下,以减少风势对浮标和线系的影响。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二、浪况——离岸稍远的波浪会造成水分子上下运动,但靠近岸边的海浪则会把水分子猛力砸上岩石,之后那些水分子还会把附近海域搞得一片混乱。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所以,如果你锁定白沫翻腾的浪脚边为下竿点,就必须小心操竿控线,避免钓组被请上石头去纳凉,同时还应利用较多的咬铅来克服紊乱的水势。如果你选择离岸稍远的范围垂钓,则最好使用号数较小的浮标,咬铅也要分散开来,否则每当浪起浪落,水下的钓组就容易跳来跳去。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三、流速——前面已提到不少跟流水相关的情况,这里再追加一个概念,即:母线上也可以分段加咬铅。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举例来说,有的时候流水状况刚好能让子线和钓钩构成一个恰当角度,但浮标却又需要一点点咬铅去调整残存浮力,怎么办?试试在母线上较高(接近浮标)的位置加咬铅吧,甚至可以采用分段加挂的方式。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这是因为子线、钓钩的比重都相当大,在海水中会自然下沉(即使有流推送),但母线比重却较小,往往容易呈抛物线状上扬,因此需要靠一些额外重量压下去。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四、深浅——这里说的是浅钓棚与深钓棚,而非钓场水面到海底的全部深度。基本上钓棚越深就需要越多外加的铅重来压沉钓组,而且咬铅位置越集中、越低下,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下沉的速度与深度就越大,整个钓组在水中的状态也越稳定;只不过,如此一来钓组的乘流性就会越差,样子也越不自然、越偏向垂直钓组。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反之,钓棚越浅当然可以用越轻的钓组、越少且分散的咬铅,可是此时受外在环境因素(如风、浪、流等)的干扰也越严重。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五、杂鱼——上一项说的环境因素,其实还包括杂鱼干扰问题。因此我们常看到一些钓者在遭遇此状况时,会采用配铅重量集中在一点且相当靠近钓钩的钓组,企图借快速下沉来突破杂鱼的“围攻”。但另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观念是:尽量用轻的配铅方式让钓组漂一些,然后凭撒诱饵技巧将杂鱼集中在某处,而对象鱼如黑毛之类则会因其动作迅速、敏捷,比杂鱼早一步发现食物并快速冲出来抢食。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B>结论</B>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再啰唆一次,咬铅配置原则(包括个数、重量、位置等)是要让水流恰当推起线组,使之呈现拉直并打斜的状态,然后钓者再以操竿技巧控制钓组运动,维持钓钩走在最前面、浮标跟在后头的状态。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其实钓鱼技术完全是经验的累积,需要下工夫去实地操作,这样才能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之后你就会发现:咬铅的使用其实根本不必套公式,看看垂钓当时现场状况、随便挂一挂,就八九不离十了。套句文诌诌的古话,这叫做“从心所欲,不踰矩”!
<p></FONT>
<p>
<P><FONT size=3>  但在达到这个境界之前,建议钓友们不妨先由无咬铅、浅钓棚的全漂钓组开始试起,例如说浮标到钩子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米左右,丹锥为F号或B号制品,钓组上完全不加咬铅;试着运用操竿手法与水流状态去伸展钓组、监控钓组的运动状态,进而从中获得掌握鱼讯的经验,然后再逐渐加深钓棚、增加咬铅,去体会各种水流、环境、风势对钓组的影响。
<p></FONT>
<p>来源:中国海钓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04-11-2 21:44:00 | 只看该作者
<P>有研究价值。能把你说的看明白就OK拉。呵呵,果然是高手。</P><P>我比较喜欢使用全游动的钓组。不知道你有什么见解!!</P>
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3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这是转帖台湾王世国先生的一篇文章。很遗憾的是我没有能找到这篇文章的原始出处,从转贴处转来,对于作者来说很是有些不恭敬,但是,这篇文章写的实在是太好了!在仔细读过之后,忍不住拿出来与友人共享的冲动,在这里请先生原谅我的卤莽!并对先生表示深深的谢意!<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一颗小小的咬铅,竟然有这么多的说道,这是始料不及的。它不仅与钓组的平衡、钓组状态、还与施钓的环境、施钓的鱼种等等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对作者这种仔细严谨的研究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p></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像北京这样的内陆城市,竟然在有许多沿海城市的海钓高手参加的矶钓比赛中,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的成绩,说明北京海钓发烧友的热度!尤其是“老客”的矶钓讲课,又给“发烧友”们煽了一把旺旺的火。对于老钓友来讲,矶钓并不神秘,但其中的奥秘却是无穷无尽的。这也是矶钓的魅力所在。如果仅是钓钓就罢手了,那也倒罢了。但如果真想体会其中的滋味,那么前辈“老鸟”们的经验之谈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联想到“台湾钓法”传到大陆已经有一些个年头了,有多少钓友深得其中的真味了呢?有多少钓友还在囿于“调四钓二”范围里呢?这也是我想把先生的文章贴出来的原由之一。<p></p></P>现在时令已快到“立冬”了,北方地区的钓鱼旺季,已悄然溜过。在漫长的“储能期”内,除了补充已消耗掉的器材之外,补充一下自己的头脑,实在是一件很愉乐的事情。毛主席讲过:“武器是战争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读了,悟了,勤于操作了,“从心所欲,不踰矩”!就离自己不远了。回过头来,检讨一下自己为什么没有钓到“目标鱼”,还会困惑吗?
4#
发表于 2004-11-3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4-11-3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4-11-3 23:18:00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s://www.bjdiaoyu.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0.gif">好好学习!  !  !<img src="https://www.bjdiaoyu.com/Skins/Default/emot/em08.gif"><img src="https://www.bjdiaoyu.com/Skins/Default/emot/em08.gif"><img src="https://www.bjdiaoyu.com/Skins/Default/emot/em08.gif"><img src="https://www.bjdiaoyu.com/Skins/Default/emot/em08.gif"><img src="https://www.bjdiaoyu.com/Skins/Default/emot/em08.gif">
7#
发表于 2004-11-8 12:11:00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4-11-8 14:34: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联系|手机APP|发帖技巧|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491号|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 京ICP备17073438号-3 微信:bjdiaoyu-com 邮箱:bjdiaoyuⓔ163.com 地址:北京海淀区万柳中路28号海联在线B1层 )

GMT+8, 2024-12-30 02:18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