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之小侠
注册时间2007-5-30
在线时间 小时
|
吸食、转身都可以出现顿口。具体要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主要看你的漂调的是灵还是顿。由于铅坠、浮标、鱼饵、线、和鱼钩这套条鱼体系(简称钓系)在水中都被钓者调为钓系重力等于钓系所受浮力的平衡状态,所以浮标的运动方向及速度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浮标的剩余浮力f:
大家都知道,浮标处于平水(标尖与水面相平)状态所用的铅皮要比浮标露出水面任何目数所用的铅皮要重,露出的目数越多,铅皮越轻。由此:剩余浮力=(平水所用铅皮的重量+鱼饵鱼钩重量) - (钓目所用铅皮的重力+鱼饵鱼钩重量);如果你每次在鱼钩上挂的饵都是一样重的,那么 剩余浮力=平水所用铅皮的重量 - 钓目所用铅皮的重力 ;此时的剩余浮力是鱼拉黑标的要克服的剩余浮力,如果鱼没有拉黑标,只拉下1目或2目等等,那么鱼需要克服的剩余浮力就相应要小,这时候剩余浮力应该等于鱼拉下的相应两个目数的铅皮重量差。
2、钓系整体质量
打破一个平衡状态所用的力=质量 x 加速度,物理学公式为F=ma,由公式可以看出如果钓系受到的力F是相同,那么钓系质量m越大,加速度a越小,加速度大小反映了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能获得的速度大小,就是说加速度越大,鱼标出现下拉的顿口的这个“顿”感就越强烈,力F持续时间越长,鱼标下拉移动的目数越多。所以说为了获得较大的顿感即较大的加速度,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钓系的质量,但是质量太小在某些因素下也存在弊端,比如说水深杂鱼多,或者风大等因素,所以钓系质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水的阻力
因为水的密度相对于空气来说是很大的,所以在鱼发出的力量很小时,它对于钓系的阻力是不能忽略不计的,而水的阻力除了密度因素以外还和钓系的几何形状有关系,越粗大的鱼标受到的阻力越大,这就是为什么鱼标的形状各式各样,而在钓深水鲫鱼时,大家都愿意用细身鱼标的原因。和空气对汽车的影响道理一样,在水中,钓系受到的水的阻力和钓系的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会以平方级别增加。即F水=SV^2, S与水密度和阻力系数和钓系垂直于行进方向的面积有关系,如果用同一鱼标,此值为一常量。
总结:
定义 剩余浮力f,鱼发出的力为F鱼,钓系质量为m,水的阻力为F水,钓系速度V,鱼发力时间t (此时间指鱼饵在鱼嘴里的时间)
速度V=初速度+加速度x时间,因为初速度静止为零,所以V=at
此时得出 F鱼 - f - F水=ma
F鱼 - f - SV^2=ma
F鱼 - f- S(at)^2=ma
整理得出:反映顿感强烈的加速度a= {-m +/- 根号下[m^2 +4St^2(F-f)]} / 2st^2
由于我们现在讨论的是鱼下拉产生的顿口的顿感强烈程度,所以丢弃加速度a产生的负值,负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鱼向上发力产生的送标,另一部分是鱼发力小于剩余浮力且发力时间过短,在鱼标上的反映仅为振动,不能刺激视觉的部分。
最后得出:a={根号下[m^2 +4St^2(F-f)] -m} / 2st^2
利用单因分析法由公式可以看出:当鱼发力时间固定,发力大小固定时,剩余浮力固定时,导致鱼标产生顿感是否强烈的主要因素是由钓系质量M和水的系数S决定的,而S大小主要取决于鱼标的截面积大小。 钓系质量M越大,S越大(鱼标越粗),加速度a越小,顿感越弱;反之顿感越强。 所以要加强顿感,增强加速度a,就要减少钓目(减少剩余浮力,增加灵敏度),减少钓系质量,用细身标。但是过灵未必是好事,毕竟不同坑里的鱼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的脾气不一样。
请大家从技术角度给予意见、建议、指导。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