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的湿地
中国青年报5月29日“绿版”上刊登了《精心梳理北京第一湿地》,报道了5月中旬我们一道前往顺义杨镇“汉石桥水库”湿地考察的事。其实,一个月来我一直记挂着这片目前北京仅存的自然湿地、尚未被大规模人工改造过的野生芦苇荡。
久居闹市,突然在一个早晨能在野塘岸边,咫尺之内,听到蒲苇中叽叽喳喳的鸟叫,真是好生快乐!
遗憾的是,从与镇领导的交谈中可以感到,有人从本地甚至个人的利益出发,是恨不能早日把这片芦苇荡“开发”出来,高尔夫球场也好,游乐园、度假村、钓鱼池也好,只要能赚来城里人的钱,怎么都行。虽然有我们苦口婆心的说服劝阻,但看到那不阴不阳的反应,我对这片湿地的前景却并不乐观。
报道把这里叫做“北京第一湿地”,我却不甚赞成,而宁愿称之为北京“最后的湿地”!须知,历史上北京曾经到处都是湿地。甚至要说今日北京城近郊区原本就是一片大沼泽,也不算过分。这片芦苇荡只是硕果仅存而已。
我不是水利专家,对北京历史地理,特别是水利史知之甚少。写这篇文章,不是要来考证水源、水道、水体的变迁或名称更迭,而仅是试图从隔行视角,粗略地勾画出北京水环境的历史,以便和现状相比较。让关心这个问题的当代北京人知道,在这个水的历史中,我们有哪些得与失。
一
从战国时的幽、蓟,到辽的南京,金的中都,元代的大都,直到明清的帝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中心。这里北有潮白、西有永定、南有大清,三个水系周边环绕。在一定的社会、人口条件下,是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北京周边曾有过大片的湿地,其面积、水量和形态都远远超过今天。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422716334473675.pn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历史上北京城址一再迁移,但都以今日北京的某处水体为其中心。如金中都之于西湖(今莲花池),元大都之于北海,明清之于北海和中、南海。
然而北京缺的却是一条水量充沛,能够长年通航的大河。清末以前,为满足粮食供应,必需依靠漕运。这也就是以元代郭守敬为代表的历代朝臣谋士,煞费苦心,设计了种种方案,在北京周边无数次开挖修筑沟渠、涵闸、运河,耗尽了不知多少苦役者的膏血性命,却始终未能彻底解决问题。直到上世纪初北京有了铁路,这才不再是个问题。留下的只是一些当年与航运和仓储有关的地名,如东城的南河沿、北河沿,崇文门内外的船板胡同、缆杆市,以及沿东城小街一线的禄米仓、海运仓、南门仓、北门仓等。还有史书上关于运粮的“坝夫”境况的记载:“一夫日运四百余石,肩背成疮,憔悴如鬼”,以至“昼夜奔驰,犹不能给”民不堪命,只能“累岁逃亡”,连明御史王思诚也感叹其“甚可哀也”,等等。
那么古代北京周边水环境究竟如何?
据《水经注》,北京城西北曾有大片水面。其源一为古永定河(称湿水或芦沟)之一支,从石景山北麓注入京西北山前平原。北京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今颐和园昆明湖东堤海拔约50米,东郊海拔约30米,通州一带则低于20米,比降约千分之一)。因此,源于京西北诸水自然流注东南。
三国时刘靖镇蓟州,曾引湿水灌蓟北、东、东南,《水经·鲍丘水注》:“自蓟西,北迳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润含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余顷”;《册府元龟》:唐永徽年间(7世纪中叶)“幽州都督引芦沟水(永定河)广开稻田数千顷,百姓赖以丰给”。【引自蔡蕃《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北京出版社1987(以下简称“蔡著”)】元代以后,后永定河故道堙塞,改出石景山南麓,不再注入京西北部。
京西北另一水源是西部山区(燕山余脉)地下水自然涌出形成的诸泉。泉名见于记载者不下十余。最著者有今昌平区附近的白浮泉和颐和园西北的玉泉(玉泉山由此得名。清代以前为皇家园林,民国后辟为公园)。历史上诸泉出水量曾经很大,多数在每秒1立方米以上。如玉泉,古代出水可能更旺(蔡著】。笔者50年代初亲见玉泉山前碧水滔滔,注颐和园西湖,再经玉带桥入昆明湖。据称夏季出水可高达每秒3立方米。当年在湖中游泳,至玉带桥下便觉水温骤降。今玉泉干涸,昆明湖已改由京密引水补给。
历史上京西泉水汇集,形成所谓巴沟,涵养了海淀湿地。“海淀”之名,明末刘侗等著《帝京景物略》已有记载。据《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以下简称《考》):“淀,泊属,浅泉也。今京师有南(海)淀、北(海)淀,近畿则有方淀、三角淀、大淀、小淀……凡九十九淀”(共记具体淀名45处,本文从略)。北京及近郊以“淀”为名的水面曾经如此众多,亦可见当年湿地范围之广。
海淀下游为高粱河,至今白石桥一带。元代经人工疏引,分两股:一南下,入今市区,形成所谓“三海大河”,南出左安门,入永定河;另一向东,沿今北护城河,经德胜门注入坝河,至今通州区入温榆河(古名潞水)。当时引水一是为了漕运,二是为兴建皇室宫殿,从京西山区运石、木建材。
自永定河改道后,高粱河只是京西一条“断头”小河(蔡著语),但却曾有过超出其自然规模的赫赫名声。金元以来历代王公贵戚、骚人墨客,常沿河游京郊,留下不少咏景舒怀的诗文,如元马祖常《西山》诗:“凤城西去玉泉山,杨柳长堤马上游”,《元史》纪文宗皇帝出游“泛舟于西山高粱河,调卫士三百挽舟”之类(蔡著);另则是北宋太宗赵炅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御驾征辽,先胜后败,在辽“南京”高粱河畔,遭辽将耶律休哥痛击,太宗本人仅以身免,逃到涿州才“窃乘驴车遁去”。(《考》卷三)北宋从此国势日衰,终至亡灭于金。而“高粱河之役”也因此名载史册。今天人们来到西直门外白石桥,谁又能想像一千多年前,这里曾经铁马金戈,有过如此一场殊死厮杀呢?
二
如果历史上北京西北郊的湿地可统称之为海淀的话,其中最大水面则是元代所称的西湖,俗名瓮山泊,即今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从地理上讲,它是海淀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金代碑记:“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自山而出,泓澄百顷。及其放乎长川,浑浩流转,莫知其涯”;元末记载:“西湖景在…玉泉山东,其湖广袤约一顷余。旧有桥梁、水阁、湖船、市肆,蒲茭莲芡,拟江浙西湖之盛,故名”(蔡著)。乾隆时改称西湖为昆明湖,建清漪园;光绪末年慈禧太后又扩建并改称颐和园。
成书于明末的《帝京景物略》“海淀”条称:“水所聚曰淀。高粱桥西北十里,平地出泉焉……为十余奠潴。北曰北海淀,南曰南海淀。或曰巴沟水也……自青龙桥,东南入于淀。淀南五里,丹陵片,片南,陂者六,连白石桥,与高粱水并。片而西,广可舟矣。武清侯李皇亲园之,方十里……”(《帝京景物略》北京古籍出版社)。《日下旧闻考》载康熙御制《畅春园记》:“都城西直门外十二里曰海淀,淀有南有北。自万泉庄平地涌泉……汇于丹陵片,片之大,以百顷”(《考》)。所谓丹陵片及其南面的“陂”(即水塘),应在今六郎庄、蓝靛厂一带,即原京西稻产地。京西稻由昆明湖南溢出的水灌溉,因水温低,生长期长,含糖量高,旧时历来为宫廷专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尚有,今已不产。
过蓝靛厂往南是紫竹院和西直门外北京动物园,皆有大片水面(据《考》:北京动物园应即清初的“善乐园”。清末称“三贝子花园”)。
颐和园迤东,原“北海淀”一带,即今圆明园遗址,其中有福海等多个湖泊。圆明园被毁后,水面荒芜多年,一度重新“野化”成为候鸟途中觅食栖息的苇塘;再往东南则是今清华大学所在的清华园和北京大学(原燕京大学校址)所包括的朗润、镜春、蔚秀、勺、承泽诸园。北京大学未名湖及其中石舫,便是当年遗物。其中勺园一带即明代“武清侯李皇亲(李伟)”和水曹郎米仲诏(米万钟)的园林旧址,据史籍记载,其中水面都极广阔,甚至可“船行数十里”。天然沼泽被圈为私家园林,也算是当年的一种“旅游开发”吧!至今这一带除零星小池外,几乎已片水不见。 (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2年6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