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解决任何问题都要抓住主要矛盾,钓鱼也不例外。只有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的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在钓鱼过程当中,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主要矛盾,有许多影响鱼类咬钩的因素,哪些是影响鱼类摄食的主要矛盾呢?天时,地里,人和,水质,水温,水底情况,流水,静水.....简直数不胜数,又有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很是让人头痛。再加上各种不同的鱼类有不同的食性 ,它们的食欲受外界变化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正确判断出主要矛盾以求解决,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下面仅对季节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及对策,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春季钓鱼篇
早春和晚秋季节,天气温度变化剧烈,不时有冷空气降临,垂钓的主要矛盾是水温低和水温变化。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就是温度变化无常,经常刮大风。
早春和晚秋季节;由于水体温度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鱼类的新陈代谢缓慢,摄食能力很弱,水体的溶氧量早已能够满足鱼类的需要,水温低是影响钓鱼的主要矛盾。草鱼最不喜欢低水温,鲤鱼次之,至于鲫鱼吗?只要适应了温度剧烈变化以后,一年四季它们都吃食。
鱼类的食性;在这两个季节,鱼类喜欢吃荤饵,要用一些腥香鱼饵来刺激鱼的食欲,比如在鱼饵里加入鱼粉,虾粉,蚯蚓粉或碎红虫,或用红虫来垂钓。
鱼类的活动,活动范围明显比夏天小,使用手竿钓鱼,鱼吃食时,往往是轻轻的一个下顿,然后就没有动静了,如果没有抓住下顿的瞬间抬竿,就很少有机会等到黑漂了。为了增加钓获量,可在几处钓位打窝子,诱饵量不要太大,在这几处轮流钓,不能在一处干等。
在刮大风时,逆风垂钓有时效果不错,但是逆风打竿会感到很困难,钓组很难准确的打进钓位,可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1换短竿,鱼竿越短,钓组在空中运动的距离越短,打得越准确。
2可在钓组上挂一个重量比较大的鱼饵,另一鱼钩上挂正常垂钓的鱼饵,以求增加离心力,使钓组打得更准更远。
3使用大一些的鱼漂,增加铅坠的重量,以求增加离心力,使钓组打得更准更远。
4台钓钓组两个鱼钩相距五十毫米,调十目左右,再在离下面鱼钩四十毫米处加一个小铅坠,调平水钓两目。以求增加离心力,使钓组打得更准更远。这样虽然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却很好用。
使用海竿垂钓,在使用糟食效果不明显时,可考虑用飞钩垂钓,因为不用鱼把鱼饵吸进嘴里,只要鱼类围着鱼饵转圈,吸食落下泡开的碎屑,形状如同刺猬一样的飞在鱼饵外面的鱼钩,就有可能把围观的鱼钩住,用此法对付张不开口的鱼效果很好。
早春,晚秋垂钓往往是早晨最好,上鱼率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减少,中午前后,鲫鱼基本上就不再吃水底鱼饵了,都浮在水面晒太阳,天气越好这种现象越明显。浅水鱼坑比深水鱼坑明显,没开增氧机的鱼坑比开增氧机的鱼坑明显,这是由鱼的生理条件决定的。
早春,晚秋夜间温度很低,甚至低于0度,这时水温高于气温,水底温度高于水表温度,水在释放出热量,所以鱼都在水底,从而导至早晨鱼好钓。日出后由于阳光照射和温度提高,水温也在发生变化,水表温度逐渐高于水底温度,鱼类也慢慢由低水温处浮向高水温处寻找温暖。鲫鱼逐渐浮向水面,一群群让你看着着急,鲤鱼也逐渐游向浅处。所以在这时就不要守在深水处傻等了。这时你的钓位也应相应改变,或到浅处钓鲤鱼,或用手海竿挂漂钓浮,浮钓鲫鱼,先把手海钓组甩向远方,超过鱼群几米,然后轻轻将钓组拉向鱼群里即可。
早春,晚秋的夜间,最低温度越高,第二天的鱼越好钓。
早春,晚秋垂钓,往往受冷空气的影响,不同强度的冷空气在光临本地前,会有不同的影响,较强的冷空气光临以前,在冷空气到来的前一天,往往会有一次小丰收,鱼的咬钩率很高,在冷空气到来以前的当天就明显的不爱吃食了。较弱的冷空气光临以前,当天明显的爱吃食。
冷空气经过时会带走大量的水温,造成水温急剧下降,引起鱼类身体机制发生变化,鱼类吃食的很少。鱼类需要几天时间来调整,以求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冷空气经过以后,鱼类不爱吃食。这个调整过程需要的时间,要看冷空气的强度大小,强度越大,水温变化越大,鱼类的调整时间越长。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水温会在气温回升以后,受气温的影响和太阳的照射而提高,鱼类生理机制适应水温以后,鱼类还会继续吃食,
早春,晚秋的夜间和早晨,天空容易起雾,尤其是在降水以后,更加容易形成大雾。白天大量蒸发的水蒸汽,受夜间的低温影响,就会凝结在一起形成雾和露水。夜间温度较高时成雾,夜间温度较低时成露水,低于零度时就成霜了。这时的雾已不妨碍水体的氧气交换,因为鱼类所需的氧气消耗量,已随着水温的降低而降低。水里的氧气随着水温变低增加了。雾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水的作用,所以在雾散了以后,对增加钓获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夏季钓鱼篇
夏天,天气的主要特征是;温度高,相对湿度大,天气变化很少,多为高温高湿的天气。水体温度越高,含氧量越低,而鱼类随着水温的提高,新陈代谢变得强烈,需要的氧气就多。鱼类为了活命就要呼吸,满足呼吸的需要和寻找较低的水温是夏季钓鱼的主要矛盾。
鱼类食性的变化;在夏季,鱼类的食性随着水温的提高而改变,水温越高越不爱吃荤,以吃素食为主,这好像与人类在很热的天气里不爱吃肥肉是一个道理。
鱼类活动的变化;由于水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强烈,活动范围大,在氧气能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它们的食欲很强烈。但是在水温超过25c以后,它们的食欲会减退。
随着夏季的到来,有许多影响水体与空气交换氧气的因素,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夏季天气预报与钓鱼的关系
民间有不少谚语阐述了天气变化和钓鱼的关系,但民间谚语往往有较大的地域局现性,所以效果往往不如分析天气预报而得出的结论。
北京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有以下几项内容.
1风力风向 2温度 3空气湿度 4降水概率 5空气污染指数
下面以使用蚯蚓在北京地区静水垂钓野生鲫鱼为例做一分析。
.风向风力对垂钓的影响
刮北风比刮南风垂钓效果好,风力在二.三极时效果最好。但在风力四五级时,逆风垂钓下风处清水与浊水交界处效果也很好。有风总比没风好,但风太大时应注意安全。所以风向.风力对垂钓的影响可以不与考虑,因为很少有人因为风向和风力而呆在家里。
.温度对垂钓的影响
影响钓鱼的温度分水温和气温,水温的变化受气温的影响。由于鱼的新陈代谢受水温变化的影响,所以温度剧烈的变化也会影响鱼的正常摄饵。鱼类最喜欢的气温应在15度到25度,如果温度超过35度,鱼类就很少摄食。但人却很容易发生中暑,所以高温时就不要出去了。水温越高鱼的新陈代谢越强烈,所耗氧气越多,水中含氧量,温度越高含氧越少。每升水含氧达到5毫克以上时鱼才爱吃食,每升水含氧量在2毫克到5毫克之间时鱼不太爱吃食,但不至有生命危显,在2毫克以下时鱼的生命就危险了。
.夏季空气湿度对钓鱼的影响
自然水体的温度变化主要受气温,辐射温度和蒸发的影响,它们是决定水体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和辐射热对于水温的影响早已众所周知,这里不再重复。湿度对水体温度的影响,恐怕还未被大家所注意,空气湿度大为什么会影响钓鱼呢?
空气湿度大时直接作用于水体,影响水体的温度自然变化,影响水体与大气之间的空气交换,影响水体的光合作用,也就影响了鱼的正常生活和摄食。
在这里很有必要再重复一下水体温度和鱼类生存条件的关系,水温越高水体溶氧量越低,鱼类新陈代谢越强烈,需要氧气越多,反之,水温越低水体溶氧量越高,鱼类新陈代谢减弱,氧气消耗减少。在养鱼相同的大密度的鱼坑,夏季开着增氧机有时也会要翻坑,冬季只需在冰上打几个透气空就完了,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水体白天在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下会随着变化,水体温度越高蒸发的越厉害,蒸发水蒸气会降低水温,然而在空气湿度较大时,蒸发作用会减弱,这和在浴室里晾衣服,很长时间也晾不干是一个道理,也和在闷热的天气里感到排汗困难是一个道理。夜间湿度一般要高于白天,这是因为夜间的温度低于白天,单位数量的水蒸气在气温降低时,它的相对湿度值是升高的。夜间升高的湿度会更加减少水体水蒸气的蒸发,从而更加不利于水体降温。在闷热的天气里,当水体温度高于鱼的正常生活要求,水体含氧量低于鱼类最低需要的每升两毫克时,鱼坑会翻坑,鱼不喜欢摄食也就是很正常的了。所以增氧机大多在夏季使用。
水体和大气之间时刻都在进行着交换,水体在吸收空气的同时也在释放空气,在大气压力正常的情况下,它们是维持在均衡的状态下的每升五毫克左右,适合鱼类的正常的生活条件,当大气压力小于正常值时(表现方式之一就是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水体吸收的空气较少,释放的空气较多, 破坏了均衡,造成了不适合鱼类生存的条件,由于水体的含氧量的减少,鱼类会感到呼吸困难,哪里还会去吃食呢?
在水体里生长着大量绿色的藻类和水草,它们在太阳的照射下会产生大量的氧气,由于较大的相对湿度挡住或减少阳光的照射,使它们不能光合作用或减少了光合作用,不能补充水体鱼类所需要的氧气,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时,甚至还要消耗氧气,使鱼类得不到合适的生存条件。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含水分的指标.空气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空气相对湿度的指标. 换句话说,同一单位的水在不同的温度的空气中相对湿度是不一样的, 空气湿度越大地面水气越大,日出的时间越晚,越影响鱼类正常摄饵。以在静水里垂钓野生鲫鱼为例,太阳每晚出半小时,垂钓率降低百分之十,空气湿度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时就有薄雾,湿度越大雾气越大。
4降水概率对垂钓的影响
降水概率受大气压力和空中湿度的直接影响, 这是分析垂钓效果的重要指标。降水概率越高,垂钓效果越不好。降水概率每提高百分之十,垂钓效果降低百分之十五左右。降水概率越高,气压越低,水中溶氧量越少。
下雨时如果是和风细雨鱼就很爱吃食,如果狂风暴雨鱼就很不爱吃食,因为降小雨时会带来大量的氧气促进鱼的食欲,降大雨时,巨大的声响会让鱼不安,导致不摄食。
在因为局部天气变化发生雷阵雨时,在雷雨到达之前鱼类会突击抢食,在下雨时就不吃食了。
空气污染指数对垂钓的影响
污染指数的变化主要受风力和气压的影响,污染指数越高,从侧面说明空气压力越低,风力越小,鱼越不爱摄饵。当指数达到轻度污染以上时,鱼就特别不爱吃食了。
污染指数往往和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大,污染指数越高。大量的污染物被存留在水汽里,空气相对湿度越大,越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中央台天气预报,主要看大风降温和降水何时影响本地。大风降温未到本地时,对本地垂钓影响不大,降水却会或将会影响本地 ,当本地在降雨区里却没降雨,或离雨区300公里以内时,会对今天的垂钓有较大影响。本地在降水区以东.离降水区500公里到800公里会对明天垂钓有影响, 因为我国降水基本上是从西向东移动的。
夏季天气变化对垂钓的影响程度
天气变化是影响鱼类摄饵的重要因素.但因各水域自然环境不同.所受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1 流水水域,鱼类摄食受影响的程度低于静水水域。
2 瘦水水域,鱼摄食受影响的程度低于肥水水域。
3 密度小水域,鱼摄食受影响的程度低于密度大水域。
4 人工水域,鱼塘摄食受影响的程度低于天然水域。
5 深水水域,鱼摄食受影响的程度低于浅水水域。
6 低水温水域,鱼摄食受影响的程度低于高水温水域。
7 春秋季节,日、夜温差小, 鱼摄食受影响的程度低于温差大,夏季则相反。
炎热夏季怎样钓鱼
夏季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过高的温度会使水温升高,水温越高水体的融氧量越低,水温越高鱼的新陈代谢越强烈,需要的氧气越多,过大的湿度减少了水的蒸发,不利于水体降温,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氧气的置换,所以鱼坑翻塘大多发生在夏季。
根据我多年的体会,夏季钓鱼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根据不同的天气决定是否出行,天气预报闷热时最好就不要去了,如果去了最好钓半天,因为这种天气实在是不利于钓鱼.既然已经替老板看了半天鱼坑,喂了半天鱼,过了中午以后天气会更加不利于鱼类摄食,下午最好还是回家吧。
2 根据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对象鱼,每天天刚一亮,是钓鲫鱼和鲤鱼的最好时机,在北京地区鲫鱼停口时间在8.00到10.00,在这以前以钓鲫鱼为主,钓鲤鱼为辅,当然也可以以钓鲤鱼为主钓鲫鱼为辅。在这以后就很不容易钓到鲫鱼了.白天以钓鲤鱼.草鱼为主,傍晚是钓草鱼.鲤鱼的最好时机。
3 根据不同的对象鱼选择鱼饵,每次拌好的鱼饵要做到在二小时内用完.炎热的夏天鱼饵很容易变味,所以要少拌勤拌,以防止鱼饵变质.夏季钓鱼最好不要用腥香型的鱼饵,尤其是在水体比较肥的水域不要用。一是因为大鱼不太爱吃,二是太闹小鱼。用清香型的鱼饵比较合适。
4 根据天气选择不同的对象鱼和垂钓方法,大家知道,鱼类对环境的变化的反映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同一鱼坑里,不同品种的鱼,对缺乏氧气有不同的反映,有的鱼类不吃食了,有的鱼类还会继续吃食,所以要根据气象条件垂钓来改变自己所要垂钓的品种。
在高水温,低含氧量时,就不要继续钓鲫鱼了,要改为以钓草鱼为主,由钓深处改为钓浅处或钓浮,这样才可能会有较好的收成。
夏季钓鱼较好的钓位
1 夏季钓鱼如果正好赶上往鱼坑里长时间加凉水,水流的两个侧面会有两个回流的水旋,这里就是最好的钓位.这是因为这里的水温要低于其他水域,水体的含氧量要高于其他水域,而涨水时逆流而上是鱼类的天性,所以这里时最好的钓位.
2 夏季钓鱼比较好的钓位是树荫下,由于树荫的遮蔽,树荫下的水温稍低于其他水域,又没有照在鱼身上的辐射热,水体的能见度又低于其他水域,鱼类会感到安全和舒适。
3 春钓滩,夏钓潭.....民间谚语说的有道理, 夏季不同的水体深度有不同的水温,不同的深度有不同的压力,每增加10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当天气较热,气压较低的时候,垂钓较深的水域会有较好的收获.这是因为水越深水温越低,压力越大,利于鱼的正常生活和摄食。
4 在闷热的天气钓鱼,钓位可选在离岸较近的鱼坑边上的浅水区,因为这里的含氧量要大于深水区。
冬季钓鱼篇
冬季;主要矛盾是鱼的活动量减少。
鱼类食性的变化;鱼类的食性变得基本上只吃荤始,极少吃素食。在这个季节里垂钓,一定要用红虫,蚯蚓,线虫为饵,打窝子也要用红虫,蚯蚓,线虫伴和腥香味道的鱼饵做诱饵。
鱼类活动的变化;鱼类变的活动量很小,只在很小的范围运动,相当种类的鱼类很少吃食,只有鲫鱼还保持着良好的食欲, 鲤鱼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也会吃一些鱼饵。
冰钓时,由于水温很低,鱼的生理活动受影响很大,处于半睡眠状态,对外界影响的反应很迟钝,所以警惕性很低,再加上有很厚的冰层覆盖,使外界的影响显得很迟钝,减少了外界变化对鱼类的影响。
冬季钓鱼不能在一处死等,要多次移动钓位,以寻找鱼群的位置。这个季节钓鱼的特点就是人找鱼。
低水温与鱼的新陈代谢
水面结冰以后,水体维持在摄氏四度左右,基本停止了水体的冷热循环,由于水底的泥土可以释放储存的热量,又可以吸收太阳的辐射热,所以 水底温度稍高于冰下水温。
鱼的新陈代谢受水温的影响,水温越高新陈代谢越强烈,但是水体溶氧量越少,水温越低鱼的新陈代谢越弱,而水体的溶氧量越高,呈现出反比例。这就是为什么结冰以后水面被冰层覆盖,水体与空气被隔开,鱼类很少被窒息死亡的原因。当然,密度很大的鱼坑例外。 冰钓都能钓到什么鱼
冰钓时钓到最多的是鲫鱼,其次是鲤鱼,这俩种鱼占到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九左右,其次就是小白条,小麦穗,一般不作为统计数字。在一些水域还可钓到日本池沼贡鱼。在多年冰钓过程当中,自己或看到钓友钓过草鱼,鲂鱼,鲶鱼,嘎鱼,就是数量极少。 冰钓时效果如何
我个人认为,冰钓效果不比其它季节差,刚结冰时,在北京地区野钓钓得好时,一天能钓十斤左右,效果很好。在冰钓淡季,如果钓位选择得当,每天也能钓几十条 。冰钓野鱼时,钓到的鲫鱼大多在一两左右,比秋季岸钓时的鱼稍大些。据资料记载,天津的钓友冰钓时,常有一些钓友一天能钓百八十斤,他们对此道很有体会。在冰钓季节,天津有专门运送钓友去郊区水库冰钓的专车。在北京西峪水库也有一些钓友一天钓几十斤。
冰钓时为什么命中率较高
冰钓时跑鱼率很低,是因为鱼钩隐藏在鱼饵里时,钩尖是露在外面的,钩尖不受鱼饵的阻挡,很容易就刺入鱼嘴,提杆命中率很高。
冰钓时大家都有这种体会,有很多时候抬杆晚了也会钓到鱼,甚至到别处转一大圈以后回来,看到鱼漂没有了或鱼漂倒了,抬杆也有鱼。这是因为鱼钩隐藏在鱼饵里时,钩尖是露在外面的,鱼把鱼饵和鱼钩一起吸进嘴里以后,发现有些不好咽,想吐出来时钩尖就会刺入鱼嘴里,由于疼痛鱼会游走,当它拉动杆尖以后鱼钩就会刺得更深,这时它就很难逃脱了。
冬天 在什么天气鱼爱吃食
在最近三天内,气温没有发生剧烈变化,在同一时间变化在三度以内。
风力不太大,没有寒流经过此地。
降水概率在百分之三十以内,最好是零。
空气湿度最好最低在百分之四十以内。
大气污染指数在150以下,最好在100以下。
冬天在什么天气不爱上鱼
温度变化强烈,尤其是最低温度在同一时间温差超过五度时。
冷空气经过,风力达到五六级。在大风中人会感到很寒冷,鱼也不爱摄食
降水概率超过百分之六十,或本地处于中央气象台预报的降水区以内。
空气湿度大时不爱上鱼,湿度越大越不上鱼。下雾时就更不爱上鱼了。
下雪以后不爱吃食,交通又极不安全,非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路上有雪时就不要去了
冰钓的鱼饵
冰钓时多采用红虫为饵,将几条红虫捆在一起,如同一朵盛开的菊花,入水以后对鱼有极大的吸引力。红充分公母两种,价格差别很大,一般差五倍左右,最大时可差十倍,公虫是用人工一条条挑出来的,所以价格较贵。母虫钓鱼效果并不低于公虫,使用公虫钓鱼时,用量大大小于母虫,公虫可像用蚯蚓一样,单根挂在鱼钩上,公虫的强度远远高于母虫,所以钓鱼时大多用公虫为鱼饵。公虫的外观短粗,长着黑颜色的头。母虫身体细长柔软,不耐小鱼撕咬,价格便宜,所以大多用来打窝子,及做红虫拉饵。
冰钓时也可采用蚯蚓垂钓,但效果不如红虫,但冰钓时用蚯蚓不大闹小鱼,在小杂鱼闹得厉害的水域可考虑试用一下。在鱼坑里冰钓,使用颗粒料也能钓到鱼,但是效果不如以上两种鱼饵。
诱钓结合的红虫拉饵
在把捆好虫捆的鱼钩下水以前,先在掺有母红虫的拉饵里拉一下,使红虫钓饵上沾满拉饵,拉饵入水以后逐步扩散,味道分子会刺激鱼的食欲,吸引鱼群前来就食。我认为用钓鱼王公司出的麝香红鲫掺拉丝粉是很好用的,当然也可以用其他腥香型鲫鱼饵加拉丝粉。用此法钓鱼时,气温最好在零度以上,要注意拉饵不要被冰冻,否则就拉不出来了。为防止手部皴裂,要戴橡胶手套或用塑料袋把手与拉饵隔开,双手尽量避免潮湿,不要与鱼饵直接接触。
怎样制作冰钓诱饵
冰钓野鱼时很多人不用诱饵,因为垂钓野鱼的地形比较复杂,只要多砸几处冰孔,就可能找到鱼群。如果有时间连续垂钓几天,用诱饵效果会好一些。垂钓人工挖的鱼坑时一定要用诱饵,因为鱼坑里地形较平坦,找到鱼群很不容易,只有打窝子吸引鱼群,窝子食可用泡开的颗粒料加腥香型鱼饵或香精,然后拌入母红虫,以能攥成团为准。用酒泡小米效果并不好。冰钓时诱饵存留时间较长,一次打窝子可用两三天。但发窝子较慢,一般在两三个小时以后才发窝子
写在后面
本文是我多年垂钓后的体会,因工作关系及能力有限,我仅在北京,河北省,及.辽宁省垂钓过,所以本文有较大的地域局限性。此文仅对在静水中垂钓鲫鱼,鲤鱼,草鱼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对在流水,有增氧机的人工鱼塘中和大中型水库及高海拔地区垂钓,仅有一点参考价值。发表此文的目地,就是要让钓友重视本地的天气变化和钓鱼的关系,找出对应的办法。
此文是我在提高认识以后,把过去的几篇帖子认真整理加工以后写成的,希望对大家能有参考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