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width="90%" border=0>
<TR>
<TD width="100%"><IMG src="http://bbs.oldfisher.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 border=0> <B>细说子线</B>
<TABLE width="98%" border=0>
<TR>
<TD height=30><FONT><B></B></FONT></TD></TR>
<TR>
<TD class=bw><FONT>垂钓会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一般钓友都是鱼钓得越多越开心,那么鱼获量取决于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取决于三个客观条件和
四个主观条件。
笼统的说,客观条件是季节、天气、钓场。主观条件是对象鱼选择、钓位选择、钓具组合及饵料配备。季节、天气变化虽有规律,
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钓场摆在那儿我们也无法操控,我们能做的只是针对变化的客观条件做好主观准备。
这里我想谈一下钓具组合中的子线使用(手竿、悬坠),正确选择子线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钓组有足够的灵敏度;二是中鱼后所
需要的保险性。
从季节角度来说,冬季钓鲫一般使用小钩细线,子线可小到0.4号(0.10mm),主线0.6号(0.128mm)。这套
组合对于瓜子鲫(10-20克)有足够的灵敏度,对于100克以下的鲫鱼可以直接提出水面,对于200克以上的鲫鱼应当使
用抄网,既可以防止跑鱼,又能保护子线。所谓的小钩也不宜过小,但钩条一定要细。清明前后,浅水区温度先上升,鲤鱼、鲫鱼
开始成群向浅水区觅食,此时鱼钩可换成钩条稍粗,钓门宽的,2-4号均可,脑线也可加大到0.6号(0.128mm),主
线1.2号(0.185mm)。这套组合在鱼塘中可对付有1000克以下鲤鱼的混养塘,若是在水库中就不保险了,可把子线
加大到0.7号-1.0号(0.1382mm-0.165mm),必要时可使用手绳以备大鱼上钩。到了夏秋季,上大鱼的概
率增大,鱼的力量也更大,子线可用到1.2号(0.185mm)。
以上所述只是不同季节中使用子线线径的大体轮廓。具体到对象鱼的鱼情还有不同。钓小鱼时子线可短些(不宜短于10cm),
钓大鱼子线可长些;鱼密度大时可用短脑线,鱼密度小时可用长些的;钓点水浅,子线可短,钓点水深,子线应长,尤其注意当钓
点水深超过3m时,子线可加长到40-50cm,还要加大线径。
钓密度大的单一品种对象鱼时,需要保证一定的上鱼速度,对于200克以下的小型鱼,如:成群的鲫、鳊、鲂、鱼餐鲦等,子线
的使用应侧重于灵敏度。对于500克以上的,子线使用应偏安全,尽量减少遛鱼时间。有一次,我和两位钓友在济南市郊的青羊
峪水库垂钓,诱来一群2000克左右的花白鲢。我们开始频频中鱼,但不多久我准备的四套子线都被撮断了,其中包括两套1.
5号(0.205mm)的。无奈,我临时加绑了一套2.5号(0.26mm)的(与主线相同),一直撑到下午,获鱼20余
千克。但即便子线用到2.5号(0.26mm)当时的浮漂动作依旧很明显。显然,若当时过分的追求灵敏度,鱼获量便没有保
证了。
此外,在选择子线时,应选用柔性好、耐磨性好、低记忆性线,这样的线会使浮漂动作明显;选择伸缩性好的,可加强子线的自我保护。 </FONT></TD></TR></TABLE></TD></TR></T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