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京北休闲练竿竞技|特菜领海渔具|海钓路亚售海鱼金色时光垂钓园--通州
百里峡拒马河野钓
美雅口腔-专业齿科老渔翁冷水/温性鱼配送MORA 瑞典手摇冰钻爱斯基摩得伟尼龙电冰钻
查看: 1082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剩余浮力]与软硬尾浮标信号差异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1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数年以前,随[剩余浮力]概念在钓界的推出,个人感觉其对深化悬坠技术研讨,和实战指导方面具有划时代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BR ><BR ><p></p></P>
<P ><B>一、[剩余浮力]与[系统残存]:

1、[剩余浮力]概念认识及调目[剩余浮力]设定:</B> <p></p></P>
<P >“玩标玩的是[剩余浮力]”,这句话是一位好友说的,对此,我也深表认同。…但是,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命运有点类似,钓鱼人首创的[剩余浮力]概念问世以来,也引发了不少争论和质疑,今本人斗胆略加分析:

首先:[剩余浮力]本身,命名不太严谨,是造成误解、争议的主要原因。提到“浮力”二字,大家都会立刻想到阿基米德,和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U>浮力</U>定律,即:物体浸入液体(包括气体)中所受<U>浮力</U>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而咱钓鱼人命名的这个[剩余浮力]与阿氏定律中的纯<U>浮力</U>是不是一个概念呢?不是!

举个例子:两支体积形状完全相同的浮标,一支是木头的,一支是实心铁做的。它俩浸入水里所受到的<U>浮力</U>一样大吗?答案是:一样大!……再问一句:它俩浸在水里具有的[剩余浮力]一样大吗?答案是:不一样!…

那么,[剩余浮力]所指的究竟是什么呢?——把铅皮裹在木标脚上直至标尾平水即将下沉。则铅皮的重量就是该支木头浮标在水中的全部<U>承载能力</U>——简称[承载力],[承载力]的大小等于全<U>浮力</U>减去浮标自重……<p></p></P>
<P >铁制浮标浸在水中所受到的<U>浮力</U>与木头浮标完全一样,为什么扔水里就下沉呢?原因是:铁标本身的自重远大于它所受到的<U>浮力</U>,所以下沉。还有,铁浮标本身在水中不具备[承载力](承载力为负值)。

以上文字,枯燥乏味,与钓鱼不沾边,但对分析[剩余浮力]概念却有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以为浮标的[剩余浮力]概念先下个模糊定义,既:[剩余浮力]所指的就是浮标的[承载力]或[剩余承载力]。

为什么我要提:“或 [剩余承载力]”呢?…确切说:[承载力]和 [剩余承载力]二者不是一个概念![承载力]本身可泛指浮标的“承载能力”,亦可确指浮标的总[承载力],比如:“这支标的[承载力]比那支标大1克…”等。而[剩余承载力]则是浮标通过配重调校后,[承载力]的剩余概念,是可调整、运用的变量意义。<p></p></P>
<P >而以往大家在谈论、使用[剩余浮力]这个词时却往往喜欢不加修饰而乱用,比如:“两支浮标没校之前就存在固有、不同的[剩余浮力]”这句话中,[剩余浮力]所指的是:两标由于自重、密度不同,具有不同的[承载力],而并非 [剩余承载力]。…但大多数情况,大家又非常习惯将浮标配重调校之后的 [剩余载力]也同样叫做[剩余浮力]。因此读者理解起来,难免产生迷惑。…<p></p></P>
<P >可见,事实运用中存在着:浮标总[剩余浮力]、调目[剩余浮力]、钓目[剩余浮力]和随机的无数[剩余浮力]变化点!...也就是说:[剩余浮力]即是一个概念名称,同时又被钓鱼人冠以“总量”或“可变量”定义而一词多用,不晕也难!...由此我觉得,为无辜读者考虑,今后大家在相关讨论中,对不同概念最好加以单独修饰说明。

分析到此,感觉[剩余浮力]命名确实不够严谨。若从纯<U>浮力</U>角度来说,[剩余浮力]根本什么也不是!因为,<U>浮力</U>是水给浮标的,浸入多少获得多少,谈不上剩余,…所以,我们只能从钓鱼人的角度来理解运用,即:[剩余浮力]——是调钓系统剩余“上浮力”的表意词;或浮标[承载力]的代用词而已。…沿袭日久,约定俗成,用也无妨吧!

个人理解:[剩余浮力]最直接的应用,应该是在浮标调目[剩余浮力]上,也就是浮标在设定空钩调目后,经过铅皮和钓组配重,所预留出的浮标[载力] 剩余值,同时它也是个控制实钓钓组未来运动效果的关键设置量。…

一般经验感觉:

浮标调目设定越高,即[剩余浮力]预留越大,对实钓钓组的上浮牵引力越大,信号跳跃反弹趋势越大(顿感越强),承载、平衡饵重范围越大,抗非鱼口信号干扰能力越强等;…

浮标调目设定越低,配铅越重,上浮牵引力越小,信号跳跃反弹效果越弱(顿感越弱),承载、平衡饵重能力越小,浮标惯性下行相对越容易等。……

<B>2、[系统残存]或[钓组残存]:</B> <p></p></P>
<P >[系统残存]与以往大家说的“钓目剩余浮力”概念虽异曲同工,但又不完全一样,[系统残存]所指的是经过钓目、饵重、池底、线组等底钓系统正负因素作用后,最终在钩饵上反映出的、只有鱼才能感知到的、与实战鱼口相对应的上浮牵引力[残存]值(此值可正可负)。

为什么在这里不称“钓目剩余浮力”而要叫[系统残存]呢?因为“钓目剩余浮力”名称欠妥,原因有三:一是很容易使人产生简单联想,以感官钓目高低来错误判断实际[残存]大小,而忽略系统其它相关变数因素,有失客观;二是[系统残存]中已有池底支撑力介入,已超越浮标[剩余浮力]解释范畴;再者,个人感觉:[剩余浮力]概念名称最好不要多处滥用,反为不美。

简单归纳起来:[残存]大小与系统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如:调目钓目高低、饵重大小及溶散度、线径、钩大小、子线长短、钩距、铅座标座死活,甚至线组运动或晃竿逗引过程,也会随时改变或影响实际[残存]等等…

关于实战<B>鱼口调钓</B>方面,有台湾运哥先生“细说依鱼情调钓”一文在媒体发表,其在钓组残存如何与鱼口切合的实战研讨方面,进行了非常系统、深入的文字介绍。在此,恕我不再赘谈。

综上所述,由[剩余浮力]概念引出,如果从简化实战思路入手,则实际上:钓组“调”的是[剩余浮力]预留;“钓”的是[系统残存]大小;对应的则是[实战鱼口]强弱! …[剩余浮力]与[系统残存]二者彼此依存,一脉同归,互为鱼口、标讯因果服务,便应是“调钓”的主要轮廓内涵了。…

但“调钓”也是一项综合技术!任何一个相关小节都可谓——牵一线而动全局!…当然,假如纯为消遣,倒大可不必如此劳心费劲琢磨;但如果想深入研究,探其<U>所以然</U>,那就是另一码事了。个人体会:“钓”字上,奥妙无穷!学无止境!……

<B>二、空心尾与实心尾浮标的信号对比差异分析:

</B>关于实心尾浮标与空心尾浮标信号对比差异问题,长期以来,钓友们谈论甚多,说法不一。很多人认为:空心尾浮标信号相对稳定,可滤除许多<U>假口</U>干扰信号,适钓猾鱼;而实心尾浮标信号幅度大,过于“灵敏”,不太适合钓猾鱼等。这种认识可以说来自实践,在下也表示认同…但关键是,两种不同标尾的浮标,信号差异产生的根源究竟在哪里,说法大不一致,对此想谈点个人看法:

首先我觉得:<U>阿氏科学定律</U>乃传世真理!不会因为特别同情咱钓鱼人而允许走样。再一点:探讨问题,必须确定相同的对比条件,条件不同,讨论无益。

假设:两支完全相同的浮标,分别装上同直径、同长度(即同体积)的空心尾和实心尾,又调到同一目数,则这两支标的[剩余浮力]即[剩余载力]大小一样吗?…个人认为——完全相等!...<p></p></P>
<P >(额外多说一句:即使两支不一样的标身,只要装上同直径同长度的标尾,又调到同一个目数,其[剩余浮力]也相等!)

假如有必要进行秤量的话,浮标[剩余浮力]即[剩余载力]的大小应是以标尾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排水量来衡量的!…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标尾,一旦装在标上,其与浮标即成一个整体,标尾乃至整标全部自重,已被入水部分标体的[载力]所平衡掉了,标尾部分已无自重、密度可言、可比!出水部分所能体现的惟有纯<U>浮力</U>一项了!

比如说:实心标尾的比重大于水,扔水里下沉,它本身哪来的什么[剩余浮力]?但装在标上就不同了,标身[载力]已经平衡掉了它的全部自重!换言之:整标一旦有足够的部分入水,其全部自重都将被入水部分“浮体”的[载力]所平衡。对平衡系统而言,整标已经处于“失重”状态,因此,水上部分再无自重、密度可比性,而只剩下体积可比性了。…下面两个公式也许有用:<p></p></P>
<P >[剩余浮力]即[剩余载力]大小=标尾出水部分的排水重量!<p></p></P>
<P >标脚裹铅皮调至一定目数时浮标的总[载力]=铅皮重+出水标尾排水量。

拉回主题,——两支标尾形状相同,且调目相同的空心与实心尾浮标,[剩余载力]即[剩余浮力]完全相同,绝不应该、也不可能有第二种结论。

那么,完全相同的浮标、钓组,因装了不同的空心与实心尾,它们所连带改变的系统参数究竟有哪些呢?

1、  两标自重改变:——两种标尾自重不同,导致两标自重改变。

2、  两标的[承载力]改变:——实心尾标自重增加,总[载力]减小;而空尾标则总[载力]增加了。

3、  由[承载力]的不同,导致钓组<U>同调目时</U>的配重改变!——空心尾标钓组配重增加;实心尾标钓组配重减小。

4、  改变了两支浮标自身的<U>重心</U>位置!

以上前3条,大家都清楚,长期以来也多为各方探讨,不再复说。下面重点谈谈第4条:

本人并非制标业者,但多年的钓鱼爱好,加之或多或少也从朋友那里了解过一点有关浮标设计方面的知识。那就是:除材质,及自重与[载力]合理配比等方面外,浮标的重心设计也是各类型浮标用途取向的关键要点!既——重心偏低,浮标信号相对<U>沉稳</U>;重心偏高,浮标信号相对<U>活泼</U>(也可以理解为“灵敏”)。

以底钓型浮标为例,如今市面上同样的实心尾浮标,除材质等方面的原因外,为什么会有“罗非标”和“鲫鱼标”之分?又为什么会有“普通标”和“猾鱼标”之分呢?我觉得,其原因必然存在着——浮标重心设定的不同!即标型和标尾、标脚插入深度等方面的不同,绝非想当然随随便便。……假如,用一支有意设计的鲫鱼标来钓罗非,恐怕您用得再熟练也会有许多未知的遗憾在里面…

如今我们使用的一般标脚材质,也是沉水性的,实心尾浮标“两沉一浮”所指的是:标脚标尾材质比重都大于水(是“沉体”),即<U>两沉</U>;标体密度小,具有承载力(是“浮体”),即<U>一浮</U>。

由于实心标尾的自重原因,必然会将浮标的重心位置有意识无意识地提高,导致浮标“<U>活泼</U>”的特质反映;而空心尾浮标标尾比重轻,相当于降低了整标的重心位置,信号特点趋于“<U>沉稳</U>”。…以上分析,应该并不牵强。

很多钓友一定有过将手头损坏或觉得不好用的实心尾标,自己动手改造成空心尾标的经历,那大家是否有过一种普遍感觉呢?即:改造后的浮标好象不如以前“灵敏”了,但信号又似乎“稳定”了许多。……本人觉得:除改制的空心标尾比原来的实心标尾粗短、和[载力]变化等因素外,道理同上!…是浮标重心降低了!…

归纳起来,上述对比条件下,空心尾实心尾信号差异因素包括:空心尾实心尾两标自重的改变,使两标的[承载力]改变,导致两钓<U>组配</U>重改变,这等于无形中改变了整个钓组系统的重心!则是影响系统<U>动态</U>参数的改变,这些都是最终导致浮标信号差异的原因,不能忽视。<p></p></P>
<P >
以往大家对“空心尾浮标信号稳定,实心尾浮标信号灵敏”方面的实践认知,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存在——不同标尾直径、长度、甚至不同标型、材质的两支浮标之间所进行的对比感受,因此难免造成误判或夸大,也未可知。…<p></p></P>
<P >不同条件、参数之间的比较,有违本篇目的,不在讨论之内。

个人观点,胡乱道来,钓友海涵!

<B>                                     北京李歌——04年12月 </B></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8 10:04:38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04-12-1 15:16:00 | 只看该作者
<P 2.0? mso-char-indent-count: 12pt; LINE-HEIGHT: 18pt; TEXT-INDENT: 0pt; 0cm><FONT face=宋体><B><FONT color=#000066>晕车</FONT></B>钓友:您好!

</FONT>
<P>
<P 2.0? mso-char-indent-count: 12pt; LINE-HEIGHT: 18pt; TEXT-INDENT: 0pt; 0cm><FONT face=宋体>您的文章我读了,写得很好!<FONT color=#0909f7>“钩饵残存”这个概念提的非常好。</FONT>我反复思考之后觉得有些问题望能与您交流。

<P></FONT>
<P>
<P 2.0? mso-char-indent-count: 12pt; LINE-HEIGHT: 18pt; TEXT-INDENT: 0pt; 0cm><FONT face=宋体>1<FONT color=#0909f7>、“钩饵残存”与“钩饵状态”不是一个概念。</FONT>
<P></FONT>
<P>
<P 2.0? mso-char-indent-count: 12pt; LINE-HEIGHT: 18pt; TEXT-INDENT: 0pt; 0cm><FONT face=宋体>2、“[钩饵残存]所指的是经过饵重、钓目、池底、线组等综合因素作用后,最终在钩饵上反映出的,只有鱼才能感知到的——钓组牵引力残存值”的定义有问题。<FONT color=#3809f7>我认为“只有鱼才能感知到的——钓组牵引力残存值”应该是钩饵克服浮标的浮力之后的残存饵重与拉动浮标所必须要克服的“钓目剩余浮力”之和,不然就根本见不到标讯。</FONT>
<P></FONT>
<P>
<P 2.0? mso-char-indent-count: 12pt; LINE-HEIGHT: 18pt; TEXT-INDENT: 0pt; 0cm><FONT face=宋体>3、“调目越高,钓目越低,钩饵残存越大。。。。。”<FONT color=#0909f7>我认为不妥。调目越高,钓目越低的话,钩饵越容易离底、浮标的小动作越多、越容易出现假口——钩饵残存越小才对。</FONT>
<P></FONT>
<P>
<P 2.0? mso-char-indent-count: 12pt; LINE-HEIGHT: 18pt; TEXT-INDENT: 0pt; 0cm><FONT face=宋体>4、“完全相同的两支浮标,换上同直径、同长度(即同排水量)的空心尾和实心尾,同调一个目数,则这两支标的[剩余浮力]应该完全相等”——不对吧!<FONT color=#0909f7>正如您所说的 “完全相同的两支浮标,换上同直径、同长度(即同排水量)的空心尾和实心尾,同调一个目数”之后,“两浮一沉”与“两沉一浮”的两支标,一浮一沉如何等同?就依照您的方法,我把它们半水都调成4目,先将实心尾加铅调为平水,再把所添加的铅皮移至空心尾,会是平水么?</FONT>
<P></FONT>
<P>
<P 2.0? mso-char-indent-count: 12pt; LINE-HEIGHT: 18pt; TEXT-INDENT: 0pt; 0cm><FONT face=宋体>仅为探讨!冒犯之处,还请谅解!

<P></FONT>
<P>[em10][em10][em10][em10]
</P>

3#
发表于 2004-12-1 15:29:00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P>二楼朋友眼光尖锐!此文仓促,有模糊概念,正待回头来改,已被君抓也。</P><P>钩饵残存,定义不准,名称待榷!运哥先生提出的“残存”,与以前说的“钓目剩余浮力”我感觉不是一个概念,但异曲同工肯定,指的是正负因素作用后鱼感应到的残存值。此点容我思考修改原文,十分感谢朋友提醒!</P><P>第4条:君在仔细琢磨一下吧。前提是同调目,剩余浮力=水上标尾排水量,是整标概念。换言之,实心尾本身比重大于水,而装在标上即成整体,其自重已被浮标载力平衡了。显示的出水部分纯排水量既为全标剩余载力——即所谓[剩余浮力]。</P>
5#
发表于 2004-12-1 16:51: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晕车</I>在2004-12-1 16:16:02的发言:</B>

<P>第4条:君在仔细琢磨一下吧。前提是同调目,剩余浮力=水上标尾排水量,是整标概念。换言之,实心尾本身比重大于水,而装在标上即成整体,其自重已被浮标载力平衡了。显示的出水部分纯排水量既为全标剩余载力——即所谓[剩余浮力]。</P></DIV>
<P>您说得我好像有些明白了,,,您指的是水所提供的浮力!抱歉得很,我理解错了</P>[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
6#
发表于 2004-12-1 17:00:00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4-12-1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4-12-1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14:11:00 | 只看该作者
<P>感谢各位朋友!</P><P>本文匆忙起草,后经朋友提醒,今已对原文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完善,希望能得大家谅解!</P>
10#
发表于 2004-12-2 17:14: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联系|手机APP|发帖技巧|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491号|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 京ICP备17073438号-3 微信:bjdiaoyu-com 邮箱:bjdiaoyuⓔ163.com 地址:北京海淀区万柳中路28号海联在线B1层 )

GMT+8, 2025-1-8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