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闲着没事</I>在2004-12-1 22:53:18的发言:</B>[em11][em11][em11]</DIV>
<P><B><FONT color=#000066>闲着没事</FONT></B>钓友:您好!</P>
<P>可是,可是,偶又通读了大作两遍,可还是蛤蟆跳井——不懂。请让我换个角度提问:柏林兄所举的调漂例子,是否可以理解为:以调4钓N(单饵重2目)为理论基础?如果是,那么我觉得,假设为了钓灵,将单饵重减小为1目。则调4钓1,应为双钩悬浮,调4钓3,应为一悬一触。正好与您说的相反呀?<FONT color=#1a1ae6>有一点我要先向您解释清楚:这有别于调几钓几。或许您已经注意到了,我的这种调法始终是以下钩触底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一定要保证下钩是触底状态!在上钩无饵的情况下,用底钩挂“基饵”触底所显示的目数是一个“参照目数”,如此时双钩都挂上饵团,在标到位静止后所出现的目数为实际的钓目。若此钓目小于“参照目数”就说明下钩肯定到底了,至于上钩是啥状态,就要看此时的钓目与“参照目数”差多少了,以我文中的例子来说吧,两钩差2目,那好若底钩挂基饵到底的“参照目数”为3目,当我们把双钩都挂饵(不论大小)抛出后,浮标到位时所显示的实际钓目若比“参照目数”大,则双钩离底。若小,会有两种情况:1、实际钓目小于等于1目,则双钩上触下卧。2、实际钓目在1~3目之间,则上悬下触。由于实际的操作当中,钩饵的大小很难控制的一样,所以实际的钓目并不是固定的,总会有1目半目的差别。没关系,只要你把实际钓目控制在始终小于等于“参照目数”——保证下钩始终触底,那上钩的状态是悬是触,就能依据钩差一目了然了。</FONT></P>
<P>另外,我又有了一个新问题:您在“精调——找底”一节中说,用下钩挂“基饵”找底后,再用上钩挂“基饵”找钩距。此时,是否应考虑钩重的因素?因为,如果钩重大于或等于“基饵”重,上钩是到不了底的。<FONT color=#1111ee>我在下钩挂基饵找底时已加了一个钩重在内(上钩)。况且我用的基饵必须满足的条件就是半水能将浮标变成平水或没水(基饵能平衡整个调目——够重了)!</FONT></P>
<P><FONT color=#1111ee>若还不明白,希望能留下您的联系电话,我打给您</FONT></P>[em10][em10][em10][em10][em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