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此篇文章中学到了两个以前不明白的重点:
一是漂型的不同产生的效果有何不同
二是到底调几目合适
下面是重点节选
漂身连接漂脚部位,一般都能做成渐细形,使下行迎流阻力降到最小。那么焦点就只剩浮漂肩形一项了(大小头一换个,尾涡阻力差异可就大了,这就如同让海豚或潜艇身子倒过来行驶道理一样)。由此可知,判断漂形与上牵力大小之关系,重点在肩形。简单说,肩形越圆的浮漂,下行阻力越大,动态上牵力越大,上浮反弹能力越好;而肩形越削的浮漂,动态上牵力越小,其特点是下行阻力小,但上浮相对慢。结合实战来说,浮漂漂形主要可归为两类不同用途,一为控制鱼吃食,二为适应鱼吃食,前者肩圆,后者肩削。而结合上牵力来说,肩大的漂形上牵力大,适合控鱼;肩削的漂形上牵力小,适合鱼吃。结合调钓来说呢,肩大上牵力大的浮漂可适当调低点;肩削上牵力小的浮漂,可适当调高点,这些都是有连贯相通道理的。
说到漂形,当然也得包括漂身的长短粗细。实战经验告诉我们,身短而粗的浮漂,动作特点比较活泼,上牵力相对大些;身细而长的浮漂,与之相反。另外身短的浮漂,为弥补自身稳定性不足,一般会配以长脚或长尾,这些变化就不再细聊了。
那么实战中,在钓组上下行难易趋势之间,漂尾上必存在一点或一区段,是上牵力和下沉力配合最好的地方,该点或有限区段(一般在漂尾中间两三目上),浮漂动态上浮下沉表现突出,信号明确而夸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