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京北休闲练竿竞技|特菜领海渔具|海钓路亚售海鱼金色时光垂钓园--通州
百里峡拒马河野钓
美雅口腔-专业齿科老渔翁冷水/温性鱼配送MORA 瑞典手摇冰钻爱斯基摩得伟尼龙电冰钻
查看: 722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鱼类促摄物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23 20: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关于鱼类促摄物质</B> 【 2004-4-23 】 【 武汉•邢乐仁 】     刑乐仁先生曾被誉为“中国钓饵研究第一人”,这里发表他的《关于鱼类促摄物质》一文,供大家学习、借鉴。

    廿世纪六十年代,鱼类学家从钓鱼人那里得到启发,从挂到钩上的鱼类喜食的天然饵料中分离和提取诱鱼活性成分,将这些成分进行人工合成后再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喂鱼,使鱼的食欲大开,从而提高了产鱼量。科学家的创造反过来又激起钓鱼人的兴趣和热情。于是,一场海钓和淡钓鱼饵的技术革命蓬勃地开展起来。

    一、  促摄物质的概念:从字面上讲,能够促进鱼类(或其它动物)摄食的物质被称为促摄物质。它是通过食物的气味和味道来表现。也有人称其为“摄饵促进物质”、“摄饵引诱物质”、“诱食剂”等。促摄物质是由动物或鱼类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来接受的。就钓鱼而言,促摄物质能起到引鱼进窝、诱鱼咬钩的目的,称得上是鱼饵的核心。

    动物、鱼类或昆虫都有属于自己的促摄物质。玫瑰中的天葵醇是蜜蜂的诱食剂;树脂中的蒎烯衍生物是小蠹虫的美食信号;蚕之所以爱吃桑叶是因为桑叶中含有檬醛、乙烯醇及异栎素等。蚕进食加有这些物质的人工饲料,犹如吃桑叶一样津津有味。

    动物和鱼类对促摄物质的敏感程度大大超过了人类的想象。狗能嗅出空气中的浓度1亿亿分之3.36的油酸;在3500立方公里的湖水中滴入一克酒精鳗鱼仍能嗅出酒精的气味;骆驼能嗅出空气中极为稀薄的水分子,因而在荒漠中能迅速找到水源……

    动物和鱼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这些特殊的感受性(专一性和敏感性)被保留下来。不断完善并遗传给下一代。为种族的繁衍和个体的生存提供了保证。

    二、鱼类促摄物质的来源:为什么将沙蚕(海蚯蚓)挂在钩上,多种海睡鱼会频频光顾?为什么淡水中的鲤鱼喜食小虾?根据生命科学的逻辑,促摄物质必然存在于鱼类喜食的天然食物中。从这些食物中,人为地分离和提取出诱鱼活性成分,然后用生物鉴定法单项或组合地进行试验,以确定哪种成分或哪种组合诱鱼最为有效。下面列举几种天然饵料所含的促摄物质及适用鱼类:

(略)
    促摄物质与营养物质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二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科学家们还发现,鱼类促摄物质大多是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分子量较低,链较短且直,在水中易溶解和扩散。这些物质在鱼类消化系统内亲和力强。几乎百分之百地可透过小肠粘膜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就和人体血管中注入葡萄糖一样。故促摄物质是鱼类的绿色食品,但促摄物质和营养物质是不能划等号的。有些促摄物质无营养价值,有些营养物质又无促摄效果。
    三、促摄物质作用的生理机制:

    除了小部分通过视觉进行索饵的鱼类外,大多数鱼类的索饵活动主要是通过嗅觉和味觉来进行。即使是通过视觉判定食物的鱼,最终决定是否摄食也要通过味觉。对鱼类来说,除了饵料的物理性质如大小、软硬、形状、颜色、运动状态等可引起感觉外,还会接受从饵料中溶出的化学成分的刺激。鱼类对气味和味道的感觉是通过嗅上皮和味蕾来实现的。当某些化学物质在水中突然出现时,会引起嗅觉神经和味神经电位的变化和传导。神经电位立时陡涨,(用电生理学方法测定)。从而引发索饵和摄饵行为。例如,当半胱氨酸在水体中达到10-3毫克/升浓度时,对草鱼嗅觉的相对刺激可达到191.5%(引自Johnsen等1988年)。草鱼嗅到这一气味时,会立即沿化学梯度游向食物源,而鲤鱼则无动于衷。因为食性不同,各有各的喜食物质和相应的感受细胞。

    鱼类对促摄物质的这种认识和反应属非条件反射。就像猫儿对鱼腥味的认识和反应一样,是由种族遗传因子所决定的,是先天性的,终生保持不变。
当水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水温的升降、缺氧、二氧化碳过多,鱼类神经中枢的“兴奋点”则转到体内环境的调解,使中枢对事物的兴奋性降低。此时,对促摄物质的刺激较难做出反应或不发生反应。

    四、几种常用鱼饵中的促摄物质:
    东北钓友喜用豆饼粉为饵。华北喜用玉米面。湖北则喜用麦麸和蚕豆分。在这些常用的鱼饵中,都含有微量的促摄物质。请见下表:(略)  

    上述饵料虽鱼类喜食,但其中促摄物质含量极微或对某种特定鱼类不完全对路,故诱鱼效果不强。如果加入适量促摄物质后,情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在面粉中加入甜菜碱和某些氨基酸的组合物质后,对鲫鱼的诱食效果竞提高了十倍以上。请看对比试验:

    在水族箱中放入两个同样大小的用纱布包裹的面团,一个用自来水合成(简称A),另一个用促摄物溶液合成(简称B),同时悬于水族箱底层,看看六尾野生鲫鱼对其反应:
    1、启动后游向:          ←A        →B
    2、10分钟内啄咬总次数:A、8次       B、258次
    3、同时啄咬某面团的尾数:A、一尾            B、四尾
    4、单尾鱼连续啄咬最多次数:A、2次          B、32次
    5、啄咬时面团最大摆幅:A、3度                 B、25度-30度
    这个对比试验,清楚地反应出促摄物质的诱鱼效果。
    五、促摄物质的种类及效果:
    氨基酸类、核酸类、脂肪酸类、盐类、甜菜碱等都具有诱鱼效果,亦可称促摄物质。氨基酸类对大多数海水鱼和淡水鱼均有促摄效果。诱食剂的活性一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为基础的协同作用的结果。以氨基酸为基础,适量加入甜菜碱、脂肪酸、核酸类物质,诱鱼效果会成倍增加。美国化学家约翰•普洛克劳博士和生物学家凯斯•琼斯博士将蘸有促摄物混合液的棉花投入水族箱时,大嘴鲈鱼一口吞进,咽入肚中。而对未作处理的棉花则吞而即吐。我国鱼饵届于1993年夏天,成功进行了鲫鱼、鲤鱼的实验:当浸泡促摄混合液的碎红砖投入水族箱后,被鲫鱼和鲤鱼连续啄十多分钟并被移位30公分。而对未作处理的另一块碎红砖不予理睬。

    鱼类的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主要是对水体中底浓度化学物质的感觉,“底浓度”三个字往往被钓鱼人所忽视,主观认为“味儿越浓,鱼儿进窝越快、越多”,从而导致拒鱼儿于窝外的现象发生。这象人们用辣椒刺激食欲一样,辣椒放多了,菜丢了,导致了反效果。一般认为,能引起脑电波的氨基酸溶液的最低浓度(阈值)以10-7~10-8克分子浓度居多,一般在10-7~10-8克分子浓度时达到饱和。超过这一范围,鱼儿产生忌避反应。下面列举某些促摄物质对对象鱼的具体浓度要求:
(略)
    2、摘自“提高鱼用配合饲料诱食性和适应性的途径”,作者:李清
温度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在浓度不变时,水温越高促摄物质在水中的扩散速度越快,鱼儿进窝越快,但“味儿”在窝里的留存时间就越短。冬季水温偏低时,则相反。故在实际垂钓时,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促摄物质的入窝量和投入次数。

    六、促摄物质的应用:
    一般按广谱型与专用型两种方式确定促摄物质的组合、比例和浓度。广谱型,适用范围很宽,对肉食、草食、杂食性的淡水鱼和海水鱼均应具有吸引力。专用型一般仅适用某种对象鱼,有较强的单一性。何种促摄物质或组合适应何种鱼类,者需要钓者反复地学习,实践和研究。这个过程,也是钓者水平自我提高的重要过程。
    人工合成的促摄物质大多为无色透明结晶体,象味精(谷氨酸钠)一样,易溶入水。在具体操作上可分为“单装”和“混装”两种方式。单装就是将组合好的促摄物质(含添加剂、色素)单一包装成小袋。钓前将其化成水(呈促摄物溶液),与其他载体(粮食作物、鱼肉、虾肉、泡沫塑料球、海棉条等)混合后投入窝中或挂在钩上。“混装”则是将组合好的促摄物质研碎与粉状粮食作物混装入袋备用。例如,加入适量的玉米粉、蚕豆粉就可成鲫鱼饵;加入适量豆饼粉、玉米粉就可成鲤鱼饵;加入粘性较差的麦片、薯粉就可成台钓竞技饵……。总之,促摄物质是鱼饵的核心,载体则视具体情况由钓者自定。

    促摄物质一般在生物化学试剂商店有售,国产每公斤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钓鱼一天,3~5角足够。只是此商品不零售,需几人合伙买。

    从1993年开始,经过数万名钓友对促摄物质的实际试验,效果是明显的。从黑龙江到珠江,从渤海湾到南海,不论是海水钓还是淡水钓,不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都传来了佳音。有的是“十分激动人心”“留下终生美好的记忆”。
汕头钓友在鲜鱼肉和鲜虾肉中加入少量促摄物质进行海钓实验,竞将“沙尖”、“狗母”、“黄鲳”等无磷鱼和有鳞鱼提上岸来。这是在添加其它淡水鱼饵进行海钓时从未有过的事。溆浦钓友在菜饼和面粉中加入促摄物质后,竞在二十分钟内钓上四鲤、三草,合计12.5千克。香港钓鱼协会终身会长黄英辉先生,95年率香港队参加广东省第五届钓鱼比赛,他以促摄食开路,荣获本届手竿赛康乐杯冠军。他高兴地向研制者发来电传——报捷和祝贺。
    七、结束语:
    我国钓鱼届对促摄物质的研究和开发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它的标志是被称为“氧债鱼饵”的问世。在实验室中,当水体含氧量降至2毫克/升左右,大部分鲫鱼已浮头的缺氧状态下,氧债鱼饵中促摄物质的出现,会使浮头的鲫鱼缓缓下潜水底,轻轻咬上几口实验面团,并在其周围觅食10-15秒,而后浮到水面换气。从单位时间内下潜的次数和在水底停留的总时间来看,比八十年代国际鱼类学界公认的强促摄物——谷氨酰胺(C5H10N2O3)高出1~3倍。与九十年代初日本甲子园大学、京都大学的中岛谦二教授、内田有恒教授等发现的最新促摄物质达到同一水平。氧债鱼饵对海水鱼也有极强的促摄效果。这种促摄物质是从南极磷虾喜食的海藻中发现的。

    自己制作鱼饵是我国大多数钓友的习惯,并把它看作钓鱼活动的一部分。随着鱼饵群众性科研活动的开展,各地行之有效的“秘方”、“偏方”将会得到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解释。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鱼饵领先世界水平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B>版权所有: 湖北龙王恨鱼饵有限公司</B>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4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04-8-21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4-9-3 13:27:00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7-28 12:00:10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8-3 17:15:31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8-3 17:48:18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8-3 23:58:41 手机用户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联系|手机APP|发帖技巧|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491号|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 京ICP备17073438号-3 微信:bjdiaoyu-com 邮箱:bjdiaoyuⓔ163.com 地址:北京海淀区万柳中路28号海联在线B1层 )

GMT+8, 2024-11-15 18:5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