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京北休闲练竿竞技|特菜领海渔具|海钓路亚售海鱼金色时光垂钓园--通州
百里峡拒马河野钓
美雅口腔-专业齿科老渔翁冷水/温性鱼配送MORA 瑞典手摇冰钻爱斯基摩得伟尼龙电冰钻
查看: 631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春节期间有想钓海鱼的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2 22: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醒一下可去的地方:海南岛、珠海、广西沿海。自驾车:大连、青岛(钓深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9#
发表于 2005-1-25 19:44:00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5-1-25 11:55:00 |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5-1-24 22:51:00 | 只看该作者
好一篇大连海钓全攻略!收藏了!等6月吧,兵发大连诸岛,牙医你做先锋啊!
1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5-1-24 11:53:00 | 只看该作者
<P><a href="http://bbs.popfishing.com/list.asp?boardid=33&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bbs.popfishing.com/list.asp?boardid=33&amp;page=1</A></P><P><a href="http://www.dlfishing.com/bbs/index.asp" target="_blank" >http://www.dlfishing.com/bbs/index.asp</A></P><P><a href="http://www.lnfisher.com/bbs/list.asp?boardid=27&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www.lnfisher.com/bbs/list.asp?boardid=27&amp;page=1</A></P><P>这几个网介绍大连的钓况的比较多,大家如果想去大连可以去看看</P>
14#
发表于 2005-1-24 11:47:00 | 只看该作者
(二)黄石礁
为干出礁,在庄河县南尖镇南25公里黄海海域,距岸11.8公里,属南尖镇。震旦系麻岩构成。因礁石呈黄色得名。面积500平方米。双峰对峙,东北高西南低,主礁高17.5米。礁周围高潮时水深18米,附近产黑鱼、黄鱼、鲅鱼及对虾、蟹等。群礁周围常出现激浪、旋涡,船只很难*近,曾发生触礁沉船事故。 <P><p><B>(三)瓦垄礁</B><B> <P></B><p>为明礁。在长海县石城岛西北部海域,距岸最近0.55公里,属石城乡。因礁顶宛若屋顶瓦垄得名。长50米,宽20米,海岸线长0.14公里,面积900平方米,海拔3.9米。由花岗岩构成。周围多暗礁,水深约3米,流速1节。产海参、牡蛎、蟹、海螺。 <P><p><B>(四)黑礁</B><B> <P></B><p>为群礁,在长海县石城岛西北部海城,距岸最近点约2.25公里,属石城乡。因礁体呈黑色得名。礁上端较尖,又称尖尖礁。长60米,宽40米,海岸线长0.14公里,面积2400平方米,海拔9.6米。由片麻岩构成。周??钤?米。低潮干出礁脉与徐坨子岛西大滩相连,周围干出礁石均为浅黄色,唯有一块礁石呈黄色。为助航标志。 <P><p><B>(五)银窝礁林</B><B> <P></B><p>为群礁。在长海县石城岛东北的“银窝”海岸附近,属石城乡。因巨礁怪石林立得名。呈南北走向,长约1公里,宽0.2公里,面积0.2平方公里。由花岗岩、片麻岩、白云岩等组成,由于海蚀风化作用,形成奇特的海蚀地貌群,有海蚀柱、海蚀洞、海蚀拱桥和海蚀台。有些礁石形同海豹、海龟等动物,其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礁石高潮均卓立水中,部分低潮干出。产牡蛎、蟹等。 <P><p><B>(六)白石礁</B><B> <P></B><p>为明礁,在长海县大王家岛东南部,距岸约1公里,是长海县东北部距离大陆最远的礁,属王家岛镇。因礁体呈白色得名。礁形如锥,面积约40平方米,海拔30.5米。由白云岩构成。西北侧水深19.2米,东侧水深29米,北部水深16.8米,流速1.5节。周围多适淹礁和暗礁。西北有海底礁脉,低潮干出后与黑石礁尚有一水之隔。是进出苏家屯湾的天然航标。产牡蛎、海参、蟹、海螺、黄鱼和黑鱼。有海鸥在礁上栖息。 <P><p><B>(七)铁门坎礁</B><B> <P></B><p>为干出礁,在长海县格仙岛东部,距岸约1.85公里处海域,属广鹿乡。因急流受礁体回旋所阻,附近水流湍急,小船经此不容易通过,故名铁门坎。低潮面积约12平方米,干出高程约1米。由片麻岩构成。在基准面下有水深2.5米之暗礁。周围水深约21米,流速4节。盛产六浅鱼。 <P><p><B>(八)美人礁</B><B> <P></B><p>为明礁,在长海县大长山岛南坨子岛小圈北,距岸0.02公里,属大长山镇。因礁体挺立,望去酷似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得名。高约12米,由风化成麻眼状的石英岩构成。原是海岸峭壁的一部分,后来海岸被浪切蚀成峭壁,唯留此底座质地坚硬的石英岩石柱,高潮时卓立水中。水深约1.5米,低潮干出。为大长山岛镇海蚀地貌名胜之一。 <P><p><B>(九)大万年船礁</B><B> <P></B><p>为明礁,在长海县大长山岛镇南坨子岛南,距岸0.2公里,属大长山岛镇。因礁峭立,东望似舟舰久泊得名。呈南北走向,面积约150平方米,海拔15米。由石英岩构成。四面峭壁,礁顶平坦,有零星小草。中间有一冲天裂缝。周围遍布乱礁石,高潮水深2.7米,流速0.2节。产牡蛎、蟹、黄鱼。 <P><p><B>(十)四块石礁</B><B> <P></B><p>为明礁,在长海县大长山岛四块石港湾南岸。因4块礁石联立岸边得名。面积约50平方米,海拔3.5米。为石英岩海蚀块。4块礁石形态相似,上稍尖下粗,东西排列。周围水深1.6米。在建港筑堤时,已将四块石礁全部砌入坝基,但侧面显露清晰可见。1931年,日本海军在其中1块礁石镶嵌方形小石柱作为水准点,今仍然适用。 <P><p><B>(十一)小蛤蟆礁</B><B> <P></B><p>为干出礁,在长海县小长山岛大岭子村西圈西0.3公里海域。因礁体小,依据其状得名。由石英岩构成。低潮面积1250平方米,海岸浅长0.1公里,海拔约3米。周围水深10.2米,流速0. 5节,附近有暗礁、适淹礁,水流湍急,产海参、牡蛎、黄鱼、黑鱼。位于塞里水道东侧,为南北航行险礁。 <P><p><B>(十二)南三辆车礁</B><B> <P></B><p>为群礁。在金州城东南28公里大窑湾东南部黄海海域,距陆地最近处沙鱼咀9.1公里,属金州区满家滩镇。为明暗礁群,故又名险礁。面积约200平方米,高程1.7~5.4米不等。礁上有航标灯。 <P><p><B>(十三)大门顶</B><B> <P></B><p>为群礁。在长海县獐子岛南偏东9.26公里海域。原名“大莫顶”,为大门顶的谐音。因出海渔民归途望之如见家门之顶而得名。由片麻岩构成。由主礁、二坨子、三坨子和5个干出礁、适淹礁组成,自北向南排列在1500平方米水域内。主礁大门顶面积约20平方米,海拔13.3米,为中国领海基点。周围水深40米,流速3节。原是陆地的一部分,新生代燕山运动致使一些地方因褶皱而崛起为高山,后因海侵规模加大而耸峙海面。由于长期受海上强风袭击,破碎而形成断裂,完整而坚实的块体幸存下来便成为群礁,周围水深流急。盛产六浅鱼、牙鲆、鲅鱼、海参、和鲍鱼等。附近常有涌浪,风大浪高,曾有货轮在此触礁沉没。 <P><p><B>(十四)摸珠礁</B><B> <P></B><p>为群礁,在旅顺港口东侧,向海中伸出600米,原名“老母猪礁”,形状似母猪带领一群小猪而得名。群礁南北走向,长0.6公里,宽0.35公里,面积0.2平方公里,低潮时与陆地相连。由黄白色石英岩构成。产牡蛎、贻贝、海参等,也是垂钓之地。在礁峰西南600米处有一孤立礁石,上建灯塔,是进出旅顺港的重要助航标志。周围水深20米,海流较急,5000吨以下舰船可在灯塔内侧安全通过。 <P><p><B>(十五)遇岩</B><B> <P></B><p>为群礁,在大连港正南约37公里黄海海域,距岸最近处付家庄海滨浴场约14.82公里。因在低潮时露出水面,高潮时几乎全没于水中,只见灯塔而得名。在其南、北方望去,犹如一群小岩呈东北76°方向展布,形似麦穗,头为孤立岛礁。由于东北45°方向断层切割,而使礁石在中间错断,略呈弧形延长,弧顶向南。礁长20米,宽25米,面积约50平方米,海拔15米。全部由震且系中统桥头组成,风化而为灰褐色,新鲜面为浅灰白色的厚层石英岩,石质坚硬。岩石裸露,无土质和植被。设有灯塔,是船只接近大连港极重要的标志,又是中国领海基线点之一。礁东北方向1.3公里处有一水深5米的暗礁。 <P><p><B>四、坨</B><B> <P></B><p><B>(一)行人坨子</B><B> <P></B><p>在长海县石城岛以东1.5公里海域。因坨子东西有2块礁石均称行人礁而得名。东西走向,长220米,宽50米,海岸线0.53公里,面积1.2万平方米,海拔47.5米。由片麻岩构成。形如元宝,顶面略平,土薄草稀。附近水深4.7米,岸边多岩礁。西北部有200多米长的礁石岗,小部分低潮干出。南岸边有海蚀洞。位于石城水道东北侧,是进出水道天然目标。产海参、海螺、牡蛎、黄鱼和黑鱼。 <P><p><B>(二)元宝坨子</B><B>   <P></B><p>在长海县王家镇小王家岛西南0.9公里处位于寿龙水道中部东侧。因形似元宝得名。西北—东南走向,长680米,宽230米,海岸线1.89公里,面积9万平方米,海拔78.1米。由片麻岩构成。中部陷凹,两端突起,植被覆盖。附近水深约5米。南东为石坡多礁石。产海参、黄鱼、黑鱼。有淡水源。有1户4口人居住岛上。 <P><p><B>(三)大旱坨子</B><B> <P></B><p>在长海县大长山岛南坨子西南,距岸约40米,属大长山岛镇。因体大与岸边旱沙岗连接得名。南西走向,中间低凹,分为南北两段。南段长约0.03公里,宽约0.02公里,面积约0.013平方公里,海拔21.2米。低潮时南段基底仍侵入水中,北段露出地面;高潮时岛体全部没入水中,只有北段与陆岸相连的旱沙岗露出;大高潮时旱沙岗可被淹没。由石英岩构成,海蚀地貌发育,顶部土层厚,野草繁茂。从裂缝危石中长有零星灌木,岩石表层有苔藓。附近有大片礁石。产牡蛎、海参,特大西南风时,大量海参被浪卷入岸边。北岸边建有鲍鱼、扇贝和海洋岛雌参幼苗试育的育苗室。清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战争爆发后,日军曾在此设立宿营地和前海指挥部。 <P><p><B>(四)蚧巴坨子</B><B> <P></B><p>在长海县大长山岛南部海域,距岸约0.5公里,属大长山岛镇。因似爬行的蛤蟆得名。南北走向,长250米,宽80米,海岸线0.53公里,面积2万平方米,海拔68米。由石英岩构成。南岸陡峭,北部倾斜稍缓,野草覆盖。偏西处有一崎岖羊肠小道,涉步可攀到山尖灯桩处。北部有1条长约0.5公里、宽约0.03公里、高约0.8米乱碴石岗与大长山岛连接,低潮裸出,有步道可登岛,高潮小船经此横渡无阻。南端高潮水深8米,流速0.3节,是垂钓的理想之地。潮间带岩礁上产海菜、贝类。东北面是贻贝、扇贝养殖区。坨顶端设有1座灯桩,是进出中长山海峡各港口的重要航行灯标。 <P><p><B>(五)北坨子</B><B> <P></B><p>在长海县海洋岛北部苇子沟北海域,北距大陆62公里。以方位得名。长1.75公里,宽0.36公里,海岸线长5.53公里,面积0.63平方公里,海拔154米。两侧倾斜,绿草覆盖,山脊尖窄。岩性为绢云母片岩。北侧水深13米,流速1节。周围多礁,岸线曲折。产海参、鲍鱼、牡蛎等,还是良好的垂钓之地。南端有旱沙岗与陆地连接,特大高潮淹没。原是陆地连接部分,由于海水浸漫和海岸沉陷与陆地分离而形成孤岛。有人居住。 <P><p><B>(六)南坨子</B><B> <P></B><p>在长海县海洋岛东南2.2公里海域,距大陆最近点66.3公里。以方位得名。是中国黄海北部边缘岛。东西走向,面积0.127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公里,海拔108.6米。由绢云母片岩构成。中间低,南部多悬崖绝壁,北部倾斜险峻。石缝中生长零星灌木,顶部多草。周围水深20米。与长咀之间涨潮东北流,落潮西南流,流速最大1.8节,半潮时转流。水流多变,水温适中。产六浅鱼、黑鱼、黄鱼、鲍鱼和海参。东有暗礁,称“鱼窝”,渔汛期多垂钓者。又为海鸟栖息、繁殖之地。

----------------------------------------------
----------------------------------------------
&lt;钓鱼&gt;杂志网站读者论坛
http://bbs.popfishing.com/index.asp
13#
发表于 2005-1-24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七)簸箕岛
在金州城北29公里普兰店湾西侧海域,距陆地0.5公里,属金州区石河满族镇。岛形北高南低,远眺宛如簸箕浮于海面而得名。长2.14公里,宽0.63公里,陆地面积约1.35平方公里,海拔146米,水深2.6~18米,海流平均流速2节。地质属震旦纪桥头组石英沙岩、石英岩。多灌木丛。有居民105户,401人,以农业为主,耕地400亩。东西分别筑有长1公里的人工长堤, <P><p><B>(三十八)后大连岛</B><B>   <P></B><p>在金州城北部29公里的普兰店湾东北部海域,距陆地1.47公里,属金州区石河满族镇。曾名“褡裢岛”,以形似褡裢得名,后谐音为大连岛。陆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海拔48米。地质属震旦系桥头组石英沙岩。植被覆盖率低。有居民24户,110人,耕地80亩。以渔业为主,产鱼虾、蟹及贝类。西南侧有人工长堤与前大连岛、簸箕岛相接。东西侧建有大面积盐田和养虾场。 <P><p><B>(三十九)青岛</B><B>   <P></B><p>在金州城西北23公里的渤海普兰店湾南部海域,属金州区四十里堡乡。因岛呈青色得名。形椭圆,面积约2平方公里。地质属震旦系、甘井子组,由石灰岩构成。树木葱郁,植被繁茂。西部多山地,沟谷交错,海岸曲折。东部岸边有广阔的滩涂。1932年始在岛东部海域开辟盐田,筑有堤坝与陆地相连。西北部筑有通往狼坨子岛人工长堤,1976年始有公路班车通往金州。为青岛村驻地,居民130户,654人,耕地1000亩。有淡水源。以农业为主,兼营渔业,海产品有鱼、虾、蟹及贝类等。 <P><p><B>(四十)平岛</B><B> <P></B><p>在新金县皮口镇西南黄海里长山水道南部海域,距陆地最近处清水河口3公里,属皮口镇。因岛上平坦得名。呈梯形,东西走向,东高西低,长约1.3公里,宽0.8公里,陆地面积1.04平方公里,海拔30.9米。涨潮时周围水深3米。地质属太古界片麻岩。为平岛村驻地,人口500余人,耕地730亩,种植玉米、大豆等。以渔业为主,产杂鱼、蟹等,建有百吨冷冻库。 <P><p><B>(四十一)兔岛</B><B>   <P></B><p>在金州城西北27公里的普兰店湾南部海域,距陆地3.89公里,属七顶山满族乡。因远眺岛形似兔得名。长1.36公里,宽0.23公里,陆地面积0.31平方公里,海拔34.8米。地势西高中低,西北部海岸陡峭。东北岸边有大面积滩涂,滩涂中部有一沙岗,退大潮时人可步行出岛。有居民5户,14人,耕地216亩。有淡水源。以渔业为主兼营农业,盛产扇贝、鱼、虾、蟹等,建有扇贝海产品养殖场。 <P><p><B>(四十二)长坨子岛</B><B> <P></B><p>在金州城西北20公里普兰店湾南部海域,距陆地1.81公里,属金州区七顶山满族乡。原名“长山岛”,以岛狭长得名。长3.5公里,宽0.17公里,陆地面积约0.59平方公里,海拔5.76米。地质属震旦系兴民村组,灰岩及页岩。多灌木丛。地势平坦,平潮时人、车可入。有居民36户,127人。有耕地214亩,有淡水源。以渔业为主,海产品有鱼、虾、蟹及贝类等。有小学1所。1980年居民全部实现电灯照明。 <P><p><B>(四十三)东蚂蚁岛</B><B> <P></B><p>在金州城西北21.'5公里的金州湾北部海域,距陆地7.83公里,属金州区大魏家镇。因在蚂蚁岛东侧,岛形似蚂蚁得名。东南—西北走向,长1.65公里,宽0.61公里,陆地面积约1.064平方公里,海拔85米。植被覆盖率低。有耕地200亩。岛上原有居民24户,120人,因缺淡水,于1965年全部迁出,耕地由西蚂蚁岛农民耕种。     <P><p><B>(四十四)西蚂蚁岛</B><B>   <P></B><p>在金州城西北22公里的金州湾北部海域,距陆地9.32公里,属大连市金州区大魏家镇。因岛呈细长状,窄处低平,形似蚂蚁得名。呈东南—西北走向,长2.75公里,宽0.44公里,陆地面积1.21平方公里,海拔54.6米。地质属古生界奥陶、寒武系地层。北高南低,地势较平,周围海水清澈,暗礁罗列,水深5~10米,平均流速1节。有居民104户,人口419人。有700亩耕地,淡水井3眼。以渔业为主,兼营农业,海产品有海参、鱼虾、蟹及贝类等。建有渔用码头,可停机帆船,每天有班船与陆地通航。有小学、代销点、医疗站、海参养殖育苗室和通讯设施,柴油机发电照明。 <P><p><B>三、礁</B><B> <P></B><p>(一)老人石礁 <P><p>为明礁。在庄河镇东南30公里凤凰山南黄海海域,距岸7.7公里,属庄河县黑岛镇。礁似青衣老人孤立海上故名。又称虾螳礁。震旦系片麻岩构成,长150米,宽70米,面积0.01平方公里,海拔8.2米。周围高潮时水深6米。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附近无其他岛屿,为天然航标。产海参及鱼类。甲午战争时,林永升率“经远”舰重撞日舰后沉没于该礁附近。

----------------------------------------------
----------------------------------------------
&lt;钓鱼&gt;杂志网站读者论坛
http://bbs.popfishing.com/index.asp
12#
发表于 2005-1-24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五)棒棰岛
<P>在大连湾与老虎滩湾之间,距陆地0.39公里。属大连市中山区。岛形似棒棰故名。长410米,宽120米,陆地面积0.049平方公里,海拔52.8米。西高东低,南部有一天然石洞。震旦纪下震旦南芬组地层,地层倒转。岩性以石英岩、砾岩为主。植被覆盖。无居民。岛对岸原是渔村,1959年始建东山宾馆,1977年改名棒棰岛宾馆。宾馆依山傍海,环境清幽,花木繁茂,有清澈的海湾浴场,风格各异的11栋别墅连为一体,是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 <P><P><B>(二十六)西大连岛</B><B> <P></B><P>在大连港西南方,距陆地最近处付家庄海滨浴场0.92公里,与东大连岛东西并列,因方位得名。属大连市西岗区。陆地面积0.0595平方里,海?l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gt;87.7米。呈馒头状,四周是断崖,崖上有南北相通的洞,沿岸多礁石。地层属元古界震旦系,有石灰岩岩层。岛上无居民,有茂盛的灌木、杂草。1987年西岗区园林处载植松柏5000余株。是付家庄公园海上景点之一。 <P><P><B>(二十七)老偏岛</B><B> <P></B><P>在大连湾西南,距付家庄沿海9.26公里的黄海海域,与西大连岛、二坨子岛自北向南排列。呈道士帽状,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呈30°坡倾斜,西是道帽前沿,故称帽岛,又因偏向东北而得今名。陆地面积0.0306平方公里,海拔81.3米。地层属元古界震旦系,断层面砾岩发育。四周大部分是崖岸,岩石裸露,其顶有稀疏木草。岛上设有灯塔,无居民。是良好的养殖、捕捞区。 <P><P><B>(二十八)圆岛</B><B> <P></B><P>在大连港口东南方约39.8公里的黄海海域。西南距遇岩礁46.2公里,是辽东半岛沿海最南端的1个孤岛,为中国领海基线点之一。因岛形近于圆形而得名。东北—西南走向,长300米,宽140米,陆地面积4.2万平方米,海拔62米。东岸为岩石断崖,高40米以上。北部较缓,有小道通往山顶。表层无土,不生长树木,隐蔽条件差。有灯桩、雾笛和无线电指向标设备,在船舶航行和测定位置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岛上无居民,无水源。 <P><P><B>(二十九)东大连岛</B><B> <P></B><P>在大连港西南黄海海域,距陆地最近处付家庄海滨浴场1.48公里。呈褡裢状,因形谐音而得名。陆地面积0.042平方公里,海拔29.1米。属西岗区辖。地层属元古界震旦系,断裂构造发育。岛四周为悬崖,有植被覆盖。岛上无居民。1982年西岗区园林部门在岛上植松柏5000余株,为付家庄公园海上景点之一。 <P><P><B>(三十)蛇岛</B><B> <P></B><P>在旅顺口区西北渤海海域,距大陆最近点双岛湾镇西湖咀12.95公里。岛呈不规则长方形,东南—西北走向,长1.5公里,宽0.7公里,面积0.63平方公里。呈单面山状,西南陡峭,略向东倾斜,主峰海拔216.9米。北端有航标灯1座。无人居住。据考查,80年代末有黑眉蝮蛇1.5万条,以蝮蛇王国闻名中外。当地群众亦称“蟒山”、“小龙山”。 <P><P>蛇岛原是陆地上的山峰。第四纪冰期后期,海平面升高,淹没平川,山峰高出海面成为孤岛。出露岩石多震旦亚界中部之硅质岩细粒沙岩、石英沙岩、石英砾岩互层,裂隙纵横,断层、褶皱很多。因海蚀作用强烈,岩石破碎,多洞穴。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受周围海水调节,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0.5°C,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降水量600毫米。因温湿度适宜,有机质含量高,植物生长茂盛,覆盖率达70%以上。植物有57科201种,主要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是蝮蛇隐蔽与繁衍的良好场所。岛上鸟类较多,共有70余种;有无椎动物昆虫类58科118种,为蝮蛇生存提供了食物来源。 <P><P>黑眉蝮蛇是一种剧毒蛇,蛇毒含有复杂的毒性蛋白类毒素和主要的酶类,对治疗各种神经肿瘤及代谢机能失调等多种病有特殊疗效。1980年,国务院定蛇岛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大连市设立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P><P><B>(三十一)猪岛</B><B> <P></B><P>在旅顺口区北海乡北部海域,属北海乡。距北海村14.3公里,因岛形似猪,故名。长1.67公里,宽0.54公里,陆地面积0.96平方公里。由火山岩构成。东高西低,中间平缓。岛上多柳、槐等树。有耕地200余亩,土质较好。有2眼饮用水井。1949年在岛上建病院1处,1957年迁出。1977年大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岛上办良种农田,1979年迁出。同年10月大连市公安局强劳大队驻岛,1983年迁出。现为海珍品开发区。 <P><P><B>(三十二)长兴岛</B><B> <P></B><P>在辽东半岛西南,渤海南部海域,距大陆最近点娘娘宫0.36公里。属瓦房店市。原名长生岛,建国初改今名,取意长兴不衰。东西走向,长30公里,最宽处11公里,陆地面积240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五大岛。由花岗岩构成。南部多山,沟谷交错,有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峰40余座,主峰塔山海拔328.7米。北部低洼、平坦,海拔在40~60米之间。岛上植被繁茂,树木葱郁,多柞、槐、杨树和灌木,尤以北部山区为多,覆盖率达50%。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8.3~10.3℃,年最高气温36.9℃,最低气温-27℃,降雨集中于7、8月,年降水量580~750毫米,无霜期165~185天。 <P><P>岛东部有跨海公路桥——长兴岛大桥。西部水域辽明清时即为航海要道。岛上有三堂、横山2个乡,辖31个行政村,180个自然村,人口4万余人。以渔业为主,盛产对虾、毛虾、带鱼、海蜇、海参等。养殖业发展迅速,对虾、海参的年收获量16万公斤以上,是瓦房店市最重要的海产品基地。有耕地87581亩,主要分布在中东部低洼地区,主产玉米、高粱、辣根等。地方工业有修船、暖气片、农渔业机械、水产加工、造酒业等。所产山枣蜜酒和龙泉白酒被列为人民大会堂纪念商品,远销深圳、香港以及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P><P><B>(三十三)交流岛</B><B> <P></B><P>在瓦房店市区西南51公里的渤海海域,距大陆最近点0.5公里,属瓦房店市交流岛乡。岛东侧与内陆孔门头间有一狭窄海峡,涨潮时海水在此汇集,形成绞流,汹涌澎湃,“交流”为“绞流”的谐音,岛由此得名。又因岛上有野生花椒树,别名花椒岛。沙俄曾于清末强租五岛,即交流岛、凤鸣岛、西中岛、骆驼岛、平岛。岛上多丘陵,坡地占80%以上,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92.3米。由花岗岩构成。周围滩涂1万余亩。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642.7毫米,无霜期250~300天。岛上设行政村,人口1690人,以副业为主。有耕地2370亩,主产玉米、高粱。沿海产杂虾、杂鱼、蟹、蛤、海参等,有盐场、养虾场和水产加工厂。交通便利,有县级公路通达。 <P><P><B>(三十四)</B><B>西中岛</B><B> <P></B><P>在瓦房店市西南58公里的渤海海域,距大陆最近点0.8公里,属瓦房店市交流岛乡。因地处长兴岛与凤鸣岛西中部故名。面积47平方公里。东北西南走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主峰双顶子山海拔183.4米。由花岗岩构成。地表土质肥沃,多灌木丛和人工林,覆盖率45%。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3℃,年降水量640毫米。春季风大,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较明显。 <P><P>有4个行政村,37个自然屯,6098人。以渔业为主,产杂虾、蟹、带鱼、青凉鱼、海参等。岛周围有滩涂1万余亩,已开发利用7000余亩,养殖对虾、海参。南端通水沟渔港可停泊200余艘渔船,有冷冻库、水产收购站,为瓦房店市水产基地之一。岛上有耕地10850亩,主产玉米。水貂饲养业发达。岛上交通方便,有县级公路。 <P><P><B>(三十五)小平岛</B><B> <P></B><P>在瓦房店市区西南49公里的渤海海域,距大陆最近点0.6公里,属瓦房店市谢屯镇。因岛地势平坦故名。长2.73公里,宽0.5公里,面积1.38平方公里,海拔31米。由花岗岩构成。地表为棕壤土,土质肥沃,茅草丛生,树木繁茂,覆盖率50%。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9.5℃,年降水量650毫米。有通讯、照明设施和简易公路,淡水充足。有居民70余户,500余人。耕地800亩,主产玉米。周围水深1米左右,底为沙泥质,无暗礁。 <P><P><B>(三十六)凤鸣岛</B><B> <P></B><P>在瓦房店市西南44公里的渤海域,距大陆最近点0.7公里。曾称“焚木岛”、“坟门岛”。民间有神话传说,古代岛民听凤凰报警而常免于海盗劫难,后海盗射死凤凰,岛民为纪念神鸟而命岛名。面积49平方公里。中部多山,最高处海拔237.5米;东、西、北部低洼,最低处高程10米以下。由花岗岩构成。地表土质肥沃,林木茂盛,多灌木和刺槐,覆盖率40%。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3℃,年降水量650毫米。设5个行政村,42个自然屯,7361人。以农业为主,有耕地15953亩,种植玉米、狗宝、辣根等。有中学、小学、广播、文化站、医院、福利院、供销社等各种生活设施,是交流岛乡政治、文化、教育中心。有县级公路,南部太山有灯塔。商代文化遗址“蛤皮地”为大连市文物保护单位。</P>

----------------------------------------------
----------------------------------------------
&lt;钓鱼&gt;杂志网站读者论坛
http://bbs.popfishing.com/index.asp
11#
发表于 2005-1-24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七)瓜皮岛 <P>在长海县广鹿岛东12.7公里海域,属广鹿乡。因岛呈椭圆形如瓜状而得名。明《辽东志》载“刮皮岛”即此。东西走向,长2.7公里,宽0.81公里,海岸线长8.41公里,陆地面积2.18平方公里,海拔8.05米。由片麻岩、板岩构成。东西长,南北宽,地势平缓。沿岸有小海湾、海涂分布。与广鹿岛东端的多落母之间有海底沙坝连接,冬季特大汛期有时干出。在东南端有一礁脉向东南方延伸,其上有大小草坨子岛。有居民757人,耕地686亩,种植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济以渔业为主,海产品有鱼、虾、海参、牡蛎,特产银针鱼。 <P><P><B>(八)巴蛸岛</B> <P><P>距小长山岛东端1.6公里,距大长山岛8.5公里。岛形似巴蛸故名。古称八岔岛。属小长山乡。东西走向,长3.4公里,宽0.67公里,岸线长10.52公里,陆地面积2.0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15.8米。环岸多岩礁,水位较深,海湾少,无海涂分布。基岩为石英岩。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8℃,年降水量625毫米。地势东西长,南北窄,东尖西宽,丘陵连绵起伏,植被稀疏。有7个居民点,多集居在西部低洼处及北岸台地,人口731人。以渔业为主,近岸产海参、鲍鱼、海螺等。西端南部岸边有1段长约80米的泥沙沉积带,成为岛上主要的交通湾口。东端建有航标灯1座。 <P><P><B>(九)褡裢岛</B> <P><P>在长海县獐子岛东北约4公里海域,距大耗子岛西北约1.3公里,距大长山镇27.5公里,北距大陆最近点47公里。因形似褡裢而得名,属獐子镇。东西走向,东西褡裢岛之间原连有地颈,石筑拦海坝。岛长1.82公里,宽0.5公里,海岸线长6.05公里,陆地面积0.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0米,地势较平缓。周围多干出礁及暗礁。岛设行政村,辖9个自然村,人口1055人,多分布在山腰和洼地。以渔业为主,多从事远海捕捞。产海参、鲍鱼等。干旱时淡水源不足,在岛北部设有航标灯桩。 <P><P><B>(十)海洋岛</B> <P><P>在长山群岛东南端,北距大陆最近点61公里,扼黄海北部海上交通要冲,属长海县,设海洋岛乡。因弧悬于海洋而得名。形如马蹄,长8.25公里,宽2.18公里,陆地面积18.0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5.7公里。由绢云母片麻岩构成。岛上有山峰崇峻,东南部为陡崖峭壁,多山地,一般海拔200米,最高山哭娘顶海拔373米,为长海县最高峰。山地沟壑幽邃,岩石裸露,少开阔平地,植被覆盖率低。岛周围水深20米以上。南北侧附近涨潮东北流,落潮南流,流速最大可达2.5节,在接近高低潮时转流。周围岩石海岸回环曲折,多海蚀崖,西北部有天然良港海洋岛湾,外壁北部北套湾为养殖区。气候受海洋调剂显著,是比北部岛屿稍温暖的小区气候,年平均温度9.8℃,年降水量637.6毫米,春夏多雾,最大风速40米/秒,无霜期213天。淡水源充足。乡辖4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人口5857人,多分布于岸畔台地和沟岔。以渔业为主。除远海捕捞外,近海也适时作业,以产海参、鲍鱼、扇贝、海螺著称,是黄海北部重要渔场之一。为大连至长海航线的终点站。因罗盘常受干扰,疑在岛上有强力磁场,但未得证实。 <P><P><B>(十一)小耗子岛</B> <P><P>在长海县獐子岛东偏北9.4公里。据传昔日从大耗子岛游来一只小耗子而得名。形状略圆。由绢云母片岩构成。长2.8公里,宽0.75公里,岸线长11.19公里,陆地面积2.12平方公里,岛上丘陵起伏,岩石较少。中部海拔130米,以此为中心向四方倾斜。植被覆盖率低。西北角为狭长山咀,岸边大部为石坡,近岸水深,多石底,不可任意锚泊。北部有小海湾,无海涂分布。设村,属獐子镇,9个居民点,人口1246人。以渔业为主,除远海捕捞外,近海盛产海参、鲍鱼、扇贝、栉江珧、海螺。 <P><P><B>(十二)大耗子岛</B><B> <P></B><P>在长海县獐子岛东部5.9公里海域,东距小耗子岛2公里,北距大陆最近点49公里。据传因岛上有鼠而得名。明《辽东志》有“耗子岛”记载,此名已沿袭300多年。岩性多为石英岩。岛长2.12公里,宽0.9公里,岸线长8.13公里,陆地面积2平方公里,东部海拔150米。岛上山高石多,少平地,自东北向西南横亘一道山脉,坡度急剧倾斜,地势十分险峻。树木繁茂,植被覆盖率达90%。基岩显露,沿岸水较深,大部分为石坡岸,无海滩涂分布。设村属獐子镇,有5个居民点,人口821人。以渔业为主,除远海捕捞业外,近海以产海参、鲍鱼、扇贝、栉江珧、海螺著称。 <P><P><B>(十三)</B><B>獐子岛</B><B> <P></B><P>在长海县大长山岛南部27.5公里海域,北距大陆最近点47.9公里。据传昔日岛上獐子成群故而得名。长6公里,宽0.47公里,面积8.8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6.27公里。由绢云母片岩构成。东西走向,东部尖圆,中稍宽,西部凹入,近似菱形。岛上丘陵起伏,中部多山,南部多悬崖绝壁,北部稍缓,平地甚少。东部有长海县第一大渔港——东獐子渔港。丘陵多在1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158.5米。植被覆盖率达70%。年平均气温9.8℃,年降水量637.6毫米。最大风速40秒/米,春夏多雾。海面大潮3.9米,小潮2.9米,平均2米。潮流涨潮西北流,最大流速2.5节;落潮东南流。獐子镇政府驻地,辖3个行政村,38个自然屯,人口9524人。以渔业为主,除鱼虾外,盛产海参、鲍鱼、栉江珧、海螺等。渔业列长海县首位,有“黄海明珠”之称。镇区建设初具规模,有水产加工厂、罐头制品厂、文化设施和住宅区。淡水源不甚充足。东北电网已向岛上供电。大连至长海班轮经此。 <P><P><B>(十四)广鹿岛</B><B> <P></B><P>在长海县西部,距县城大长山岛镇11.8公里。据传昔日岛上野鹿成群故而得名。《奉天通志》载“光禄岛”即此岛。长10.1公里,宽2.17公里,面积27.0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3.27公里。基岩为片麻岩、板岩、干板岩构成。形状略圆。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呈阶梯降式。西南一带岭峰高峻,沟谷交错,建有库容112万立方米水库。西部低凹,有旱沙带向海伸入。礁脉与西北侧葫芦岛相连。中部多低峻山区。东北部是开阔平地。岛上有唐儿洼河、吴家河、沙光河和南太河,皆为时令河。年平均气温9.8℃,年降水量637.6毫米,无霜期213天,春夏多雾。风对潮汐影响明显,南风涨潮快,落潮慢,水位略高;北风落潮快,涨潮慢,水位略低。沿岸有4支较强海流,流速一般为2.5~3.5节,大潮时海面因流急有浪花。大潮4.1米,小潮3.3米,平均2.3米。岛周围南部水域底质为软泥,北、东、西底质为泥沙。东侧约100米外海域是天然扇贝场,水深在20~30米,面积约4700亩。广鹿乡政府驻地,辖5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人口9853人。以渔业为主,兼营农业。海产有鱼、虾、海参、鲍鱼,特产银针鱼。有柳条沟港湾码头,可泊600吨级船只。大连到长海班轮经此。东北电网向岛上供电。矿产有白云岩和少量金沙。岛上有小珠山遗址。 <P><P>(十五)石城岛 <P><P>在长海县东北部海域,距大陆最近点3.92公里,是*北岸大陆最近的岛屿。因岛上有古城而得名。据《庄河县志》载,此地为清初屯兵之处。岛东西长6.95公里,南北最宽处4.06公里,最窄处2.5公里,海岸线33.16公里,陆地面积27.3平方公里,为长海县第一大岛。岛呈“凹”字形,山丘分布在东、南、西三面,东南和西南地势高峻,最高峰城山海拔224.7米。岛中间偏北是开阔平地,适于农耕。端头湾由此向南直伸中间,岸边曲折平缓。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9.6℃,年降水量632.9毫米,春夏多雾,无霜期213天。植被覆盖率较低,山丘有松、槐。淡水源较充足。为石城乡政府驻地,有6个行政村,64个自然屯,多分布在低丘平地和山坳间;人口8597人。以渔业为主,除产各种鱼、虾外,还产蚬子、蟹、海螺,是贝类主要养殖区之一。有耕地15291亩,主要种植玉米、甘薯。大哈蟆沟湾是主要港湾,有码头1座,可停泊中小型船只。有通县城大长山岛镇定期班轮,还有直达庄河县的小型交通船。岛上有“石城”古遗址。岛东北部有银窝礁林风景区。 <P><P><B>(十六)小王家岛</B><B> <P></B><P>在长海县西南,距大王家岛约7公里。因与大王家岛对称而得名。小岛扼长山群岛东北部前哨,战略地位重要。南北走向,长1.1公里,东西宽0.4公里,海岸线3.4公里,陆地面积0.3平方公里。由片麻岩构成。地高、坡缓,海拔82.9米,植被稀疏。无居民。在岛北面0.5~1.4公里处,有适淹礁和暗礁,周围以产海参、牡蛎、海螺著称。 <P><P><P><P><B>(十七)寿龙岛</B> <P><P>在长海县大王家岛北部约4公里海域,因纵贯全岛的山脉弯曲,峰岭消瘦,得名“瘦龙”。后因“瘦”字不雅,改为“寿”。南北走向,长2.3公里,宽0.41公里,海岸线6.7公里,陆地面积0.95平方公里。基岩多为片麻岩,呈不规则月牙状。岛上山脊瘠薄,植被稀疏,岩石裸露,宛若瘦龙。地势两端高,中间稍低缓,海拔118.2米。沿岸较为舒展,水清澈,适于水产养殖。湾澳不明显,海涂分布少。岛上有1个居民点,人口223人,以渔业为主。海产以虾类、海参、贻贝、牡蛎、海螺著称。在西北岸山麓海边和北岸上各有泉1眼,高潮泉水被淹,低潮干出。 <P><P><B>(十八)长坨子岛</B><B> <P></B><P>在长海县王家镇北部约2公里海域。因岛体狭长得名。长山群岛所属岛屿均为东西走向,只有该岛呈南北走向。陆地面积0.15平方公里,基岩为片麻岩,形如“拔锥”,海拔55.8米,地势两端高中间洼,在低洼处有2块形如狮子的岩石,对首而卧。沿岸多为悬崖峭壁,西岸多沙滩。海岸曲折有小海口,西岸海域为大面积贻贝养殖区。岛上有居民10户,40余人。有耕地5亩。有淡水源。以渔业为主,以产海参、牡蛎、海螺、蚬子、蟹等著称。为避东北风的良好锚地。 <P><P><B>(十九)井坨子岛</B><B> <P></B><P>在长海县王家镇草坨子岛与棺材坨子岛之间。因有1眼甜水井得名。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430米,海岸线0.95公里,陆地面积2.3万平方米。由片麻岩构成。南、北、西为山嘴,东为山包形似飞燕,海拔31.1米。附近水深约5米,底质为礁、泥沙,沿岸多沙砾、少岩石,东部为岩礁。周围有多处小海口。耕地2亩,主要种植蔬菜。有1户6口人居住岛上。产海参、牡蛎、海螺、砚子、蟹、杂鱼等。 <P><P><B>(二十)大王家岛</B><B> <P></B><P>在长海县东北部,西南距大长山岛37公里。以姓氏得名。据考今名始于明末清初。呈东西走向,长4.4公里,平均宽1.11公里,海岸线16.1公里,陆地面积4.88平方公里,为长山群岛第八大岛。基岩为片麻岩。形似马鞍,海拔15.45米,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丘陵起伏,北部较平坦。海岸曲折,湾澳分布较多。植被覆盖率低。年均气温9.6℃,年降水量为632.9毫米,春夏多雾,无霜期213天。为王家岛镇政府驻地。辖3个行政村,19个自然屯,人口3653人,耕地652亩,主要从事渔业,除远海捕捞外,还在近海岸进行水产养殖,产贻贝、海螺,是长海县富裕的岛屿之一。岛上南大山设灯塔,是黄海北部的重要航标。县城与岛有定期班船。 <P><P><B>(二十一)礁流岛</B><B> <P></B><P>在长海县大长山岛避风咀东偏北3公里处。因附近涡流回旋而得名。属大长山镇。由石英岩、片麻岩构成。长30米,宽20米,海岸线长0.07公里,陆地面积500平方米,海拔24.1米。从西南向东北望去,中部低洼处有约10米长的岩石相连,两面分开仿佛驴张着嘴,又称叫驴岛。有2个山头,南部峭立,北部坡陡,西高处有草,东高尖无植被。周围水深14米,流速3节。产黄鱼、黑鱼、海参、海螺。附近是海鸭栖息索饵之良地。西山头设有航标灯桩,是进出中长山海峡东口的险区。 <P><P><B>(二十二)丹坨岛</B><B> <P></B><P>在庄河县南尖镇东5公里黄海北部海域,距岸4公里,是庄河县与东沟县分界岛。因孤立于海故称单岛,谐音为今名。基岩为前震旦纪片麻岩。长30米,宽20米,面积500平方米,海拔16.8米。东西走向,西高东低。周围高潮水深9米,有暗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土质肥沃,生长大量毛竹,有鸽子及其他鸟类栖息。产对虾、蟹、海蜇及各种鱼、贝类。岛上有航标灯。日本占领时曾有日船在此海区触礁沉没。 <P><P><B>(二十三)三山岛</B><B> <P></B><P>位于大连湾口。属大连市中山区。由大山岛、二山岛和小山岛组成故而得名。1991年中山区政府立“三山岛”地名标志。大山岛与二山岛两岛相距甚近,中有1条低平狭窄的冲积鹅卵石沙岗连接,合称大三山岛。大三山岛长3.5公里,宽0.75公里,陆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海拔南部159.3米、北部151.9米,海岸线长11.8公里,距大陆最近点6.1公里。小山岛又称小三山岛,在大三山岛北,长950米,宽350米,陆地面积0.335平方公里,海拔131.4米。三山岛距陆地最近3公里,地层属元古界震旦系。四周多断崖,沿岸多礁石。岛上无居民,有水源可供饮用。有简易公路,可通汽车。植被覆盖率低。岛南建有航标灯塔。三山岛为一道天然屏障,直接控制进出大连港航道。岛周围水域生长海带、海参、贝类等。1987年,大连市政府将岛周围水域辟为海珍品养殖区。 <P><P><B>(二十四)海茂岛</B><B> <P></B><P>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北部,距大陆最近点0.28公里。早年多海鸥(俗称海猫)栖息,故名海猫坨子岛。后改称海茂岛。岛长180米,宽60米,陆地面积0.01平方公里。岸线长0.93公里,海拔3.6米。岛形似鹅卵石,由石灰岩构成,地势南低北高。周围水深2~4米。岛上有大连海洋渔业公司船坞1座。</P>

----------------------------------------------
----------------------------------------------
&lt;钓鱼&gt;杂志网站读者论坛
http://bbs.popfishing.com/index.as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联系|手机APP|发帖技巧|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491号|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 京ICP备17073438号-3 微信:bjdiaoyu-com 邮箱:bjdiaoyuⓔ163.com 地址:北京海淀区万柳中路28号海联在线B1层 )

GMT+8, 2025-1-1 23:5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