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多少不在钓线的粗细
在大海里钓鱼,享受着一般人不理解的乐趣,也是我们钓鱼人的一种自豪,但是钓鱼钓获的多少跟钓线的粗细有很大关系的问题,至今还困扰着很多钓者,也有很多的争议,甚至于分了很多派系,就是发源于日本的浮游磯钓钓者,也免不了对此问题的争论.
在此,本人以几十年钓鱼的经验,在此谈一谈个人的浅见,也欢迎广大钓者参与讨论,但不希望有过激的伤人言论,若不认同本人的观点,可以将宝贵的意见写出来,以供大家增长钓鱼的乐趣,毕竟钓鱼是休闲活动,要在此借此机会,使大家可以钓到更大的鱼,鼓励钓大放小,使海洋的环境得以保护,延续钓鱼的乐趣.
在我钓鱼多年的经验里,时常感觉到钓鱼时能否将钓饵送到鱼的嘴边,是一个相当大的学问.因鱼的习性跟很多自然因素有关,比如风向,风速,水温,水流,潮汐,甚至于将钓饵送到鱼嘴边上,鱼也不吃饵的情况很多,水流的快慢影响到钓饵在水里的层次,钓饵的种类不同,也会影响到在水里的层次,甚至于线的粗细也会影响到钓饵在水中的位置,钓组的搭配也会影响到钓饵在水中的位置.子线的长短,咬铅的位置都会影响到钓饵在水中的位置.鱼的种类也很多,它的习性也不同,所以针对各种鱼也有不同的钓法.我相信大家也认同此观点.
有时中了大型的鱼,在兴奋与紧张的双重心情下,有的人猛拉鱼竿收线,有的人在紧张下,打开鱼轮的线杯,让线自由的出线,反而将大型的鱼给钓上来,所以有时觉得能将超出钓线拉力的极限而将大鱼拿上来,运气占了70%以上,溜鱼技巧占了30% ,因为海底情况比较复杂,礁石较多,很多时候是被礁石割断而不是被鱼拉断,
在此我先不说其他的种种因素,只说粗线是否对钓况不好的事进行探讨,在我多年多次的的体验,很多时和朋友一起去钓鱼,我的线最粗,但是我钓的鱼最多最大, “为什么呢”? 因为我一直在酌量钓饵在那里?鱼在那里?水流有多快?风力有多大?水温有多高?要使我的钓饵到那个层次? 是要贴底?还是离底一米?还是中层? 都要考虑在内.
我认为若鱼能看到子线的粗细(或许能看到)而决定吃饵时,大家都不要钓鱼了,现代的工业,做出的鱼线质量,人的肉眼也很难分别的粗细,鱼能分的出来? 鱼是色盲,在鱼的眼里只有黑白,鱼的脑筋只有3秒的记忆,你勾它一次,窜出5到10米转过头来又要吃此饵料.
有一次,我在浙江钓鱼,我用的是3号竿,6号主线,6号子线,一条接一条的上鱼,而旁边的朋友,用的是1号竿,2号主,1.75号子线,但是他却一条也钓不上,他来问我钓多深,我告诉他是9米,他也调到9米,还是钓不到,后来我问他钓组搭配?他告诉我是0.8的浮波,0.8的水中.然后我告诉他加深1米,加深后果然连中几条鱼,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加深1米就能钓到,后来我告诉他,虽然他的钓组是调到9米,但是由于钓组较轻,钓饵实际的位置在7.5米左右,加深1米使钓饵达到鱼存在的钓棚里,这才恍然大悟.
尤其是在离岛钓鱼,比喻说是万山群岛吧,对一个钓场你要了解都有些什么种类的鱼,除了我们的目标鱼黑鲷以外,主要以大白鱲为主,间中有黄鳍鲳或者细鳞等怪物出现,6号的子线都被弄断,更不要说3 号子线了.等待一天有可能就那一两口,但因钓组太细,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就断线而结束.留下了遗憾.而失去了破记录的机会.当然船磯是另一概念,(顺便一题,玩船钓无所谓,但玩船磯打诱饵的钓友,有没有考虑到因在外面打诱饵而影响了整体生态,鱼类渐渐的不靠岸边游了.)
我用6号,或者8号子线,石九公也上,小黄鸡也上,大白鱲也会上的,子线的粗细跟水流动时有摩擦有影响是必然,但用子线的长短来调整此摩擦的大小,也是可以做到的事.一样有机会钓到破自己记录的鱼.请大家试一试,不做不知道的.做了必有惊喜的
我發表的此帖是針對浮游磯釣的,在浮游磯釣里我最粗用過16號的子線(當時目標魚是大黑毛,大連尖),相對這麼粗的子線,用的魚鉤相對也比較大,這時小魚就吃不進,不是小魚因線粗而不吃餌,而是鉤太大吃不進.我在海礁釣石鯛時,12號子線照斷,因我的目標魚較大,所以用的魚鉤是黑毛13號鉤,結果沒有2斤以下的魚上勾,中間有很多次空鉤而出,改成黑毛9號鉤後,連續釣了幾條斤級的小石鯛.
在萬山釣魚,我一般會調整魚鉤而不會換細線,因大的白鱲有大於14斤的.
像這次在萬山有個實際的例子:其中有一天我用的10號黑毛鉤,連爆4口,一條也沒拿上來,後來我改了魚鉤,換成黑毛8號鉤,連上5條,最大6斤.
在防波堤釣魚,一般也是要看季節或魚的大小來決定釣組,,5-6月份,我會用較大的釣組,9-10月份,我有時會用0號或06的竿,2號主線足夠也,
我們研究此問題的目的是希望我們多釣大魚,在適當的釣場,用對那釣場適當的釣組,釣適當大小的魚,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