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京北休闲练竿竞技|特菜领海渔具|海钓路亚售海鱼金色时光垂钓园--通州
百里峡拒马河野钓
美雅口腔-专业齿科老渔翁冷水/温性鱼配送MORA 瑞典手摇冰钻爱斯基摩得伟尼龙电冰钻
查看: 405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漂相与饵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2 18: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钓组的饵、钩、坠、漂之间的连结,主要是柔性连结。在这种状态下,钓组中的某一元件的位移,并不等于整个钓组的位移。因此,如果孤立地分析浮漂的长短粗细、饵钩对水底的压力大小,得出的结论一定有误。同是调四钓二,钓一漂深的钓组和钓十米深的钓组的灵敏度是不一样的。同是脑线弯曲,弯曲的程度不同,钓组的灵敏度也会不同。在许多情况下,钓组的灵敏度与饵钩的大小、饵钩对水底的压力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 N' C" a. ~' Q7 y0 K( Q' T1 n        去年夏天,一个远隔几千里的钓友出差路过我处,我们在水库边一起讨论半水调漂问题。这个钓友半水调目后,又放长水线去确定钓目。在这时候,我说:请你检查一下,你现在的调目是多少。他去掉钓饵一试,调四目变成了调二目,这个钓友好不奇怪,不知这是怎么回事。我说,这是因为你的调漂方法有问题,你没有注意调目的水线长度。
1 \1 J) @. L- Q; @    现在以调四钓零为例来分析。在调四目的时候,钩与水底的距离必须精确确定。正确的方法是,第一步,在铅坠的重力小于浮漂浮力的前提下,先在长脑线钩上挂一铅皮,让长脑线钩触底,调整浮漂,让浮漂的漂尖与水面齐平。第二步,保持浮漂在水线上的位置不变,调整铅坠,让漂尖露出水面四目。
% [* y# O/ C) H0 ~0 K. F) Y    在单粒饵重能压沉二目漂尖的情况下,钓组在调四目后,长脑线钩与水底的距离必须是漂尖四目的长度。如果小于四目,下一步的钓目会大于零目,无法实现调四钓零。如果大于四目,挂饵后的饵重稍大,哪怕是大万分之一毫克,漂尖就会沉入水中,不会与水面齐平,也无法实现调四钓零。1 G. b; Y+ y1 t
    有些人在调四目时,只是让双钩不挂饵,悬浮于半水就行了,这样调出的调四目太不准确了。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有时也许可以将就,一旦到了野外,调出的四目就会出现大的变化。
; P. z# z. y+ C9 w- }( n# r3 b1 X    钓目可以多于调目,这是钓界在浮漂有灵敏点之后闹出的又一个笑话。空钩时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为调目,有饵时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为钓目,只要饵的比重大于水,就绝不会实现钓目可以多于调目。. e3 q$ H1 U) S
    你可以说,我的调目只以半水调出的那个调目为调目,或者说,我把水线、脑线的重浮力差忽略不计。是的,我们可以设想一种情况,不计算水线、脑线的重浮力差。但是,在调漂时,钩与铅坠的重浮力差却万万不可忽略。铅坠、双钩落底,不就等于调漂时去掉了铅坠、双钩吗?如果调漂时去掉了铅坠、双钩,调目不会发生变化吗?还会是调四目吗?
9 T) \) X; z* J. c1 @0 h4 N% U    脑线的长度,决定着钓组的饵钩运动盲区的范围大小,脑线越长,饵钩运动盲区的范围越大,钓组越迟钝。水线的长度,决定着钓组的饵钩运动盲区中心的高低,水线越长,钓组的饵钩运动盲区中心越低,钓组越迟钝。
$ S# ^! R* D3 p. s' @! b. k    钓组在钓一标深时,如果要确定钓组的调目(或钓目),其水线、脑线的总长就要等于一标的长度,否则,就不是钓一标深的调目(或钓目)。钓组在钓一米深时,如果要确定钓组的调目(或钓目),其水线、脑线的总长就要等于一米,否则,就不是钓一米深的调目(或钓目)。钓组在钓十米深时,如果要确定钓组的调目(或钓目),其水线、脑线的总长就等于十米的长度,否则,就不是钓十米深的调目(或钓目)。
! B) [  z8 C% p. G2 L" D, S    同是调四钓二,钓组钓一标深的调目和钓十米深的调目是不同的,其不同之处首先是水线的长度不同;同是调四钓二,钓组钓一标深的钓目和钓十米深的钓目也是不同的,其不同之处也首先是水线的长度不同。5 w/ t* C, Z# Y$ ?5 q6 x0 ~; Y
    在确定调目的时候,要首先精确确定水线的长度。其原因不只是因为一般情况下钓线比水重,有时能明显影响标尖沉浮。在钓线在水中的重浮力差为零时,我们还是要先确定钓线的长度。水线的长度,是确定调目、钓目的必要条件。这就和我们穿的鞋子一样;它不但分左右,还有大小号码的区别。鞋子的左右之分,等于调目、钓目之分,鞋子的号码大小,等于水线的长度不同,如果把鞋子只分了左右,而不管号码大小胡配对,穿在脚上就不一定合适。一些人说的“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就是把调目、钓目“配错了对”。
% m' Z" {7 ?$ L+ u& h4 S6 i# w7 p" Y0 Q    所谓的“调四钓五”(或“调四钓六”),是在半水调四目后,又放长水线,使一钩或双钩落底。在钩的重力不对标尖发生作用时,标尖露出水面五目或六目。这就象人的一双鞋。调四的水线长度与钓五(或钓六)的水线长度不同,这样胡乱搭配,一定会出现错误。/ ^, P7 Y0 i9 K' _% |9 b
    人们一提起调四钓零、调四钓一、调四钓二、调四钓三、调四钓四,就知道调四是说钓组在无饵时标尖显示四目。而钓零、钓一、钓二、钓三、钓四,是说钓组在有饵时标尖显示零目、一目、二目、三目、四目。可在钓组在“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后,钩上无饵时标尖显示多少目呢?能显示四目吗?
. z. p6 W5 q0 f$ }4 D9 e    钓组在“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后,如果继续放长水线,只要铅坠不触底,标尖不会有明显变化,可以调出无数个“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如果不确定这些调目、钓目的水线长度,就无法区别它们,无法比较它们的灵敏度。
+ D9 e" E9 ]3 |5 A, v& m" s& K) }* ?    因为铅坠落底,我们常用的传统钓法钓组可称为底坠钓组。钓组的主线和脑线一般较细较软,铅坠、饵钩入水落地后,如果推动一下饵钩(只要推动的距离不超过2倍的脑线长),铅坠一般不会运动。钓组的这种连结方式,我们称为柔性连结。在分析钓组灵敏度的时候,我们把钓组的这种连结方式理想化,不考虑钓线在纵向推力作用下的支撑力。, X  T/ ^" |+ S0 ^- r7 p
    如果把漂相与饵态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用如下方法提高台钓钓组灵敏度:# h' `2 R  _$ z3 E6 E) e
    1.尽量缩短脑线。
: e& W- D4 d, b) f1 q% T* F$ T! E5 f    2.让钓组中的脑线尽量拉直。7 \+ Q. Z% E: P- G) u  E4 z
    3.将调目调多些,钓目调少些# r% L7 f& m8 O7 B/ q

1 q1 Y8 f: t( N8 o
) t1 H$ n4 r  Z  d+ h2 K& _5 U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04-9-2 18:33:00 | 只看该作者
钓组的饵、钩、坠、漂之间的连结,主要是柔性连结。在这种状态下,钓组中的某一元件的位移,并不等于整个钓组的位移。因此,如果孤立地分析浮漂的长短粗细、饵钩对水底的压力大小,得出的结论一定有误。同是调四钓二,钓一漂深的钓组和钓十米深的钓组的灵敏度是不一样的。同是脑线弯曲,弯曲的程度不同,钓组的灵敏度也会不同。在许多情况下,钓组的灵敏度与饵钩的大小、饵钩对水底的压力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z/ ?4 N' x8 A4 j+ l4 m        去年夏天,一个远隔几千里的钓友出差路过我处,我们在水库边一起讨论半水调漂问题。这个钓友半水调目后,又放长水线去确定钓目。在这时候,我说:请你检查一下,你现在的调目是多少。他去掉钓饵一试,调四目变成了调二目,这个钓友好不奇怪,不知这是怎么回事。我说,这是因为你的调漂方法有问题,你没有注意调目的水线长度。
4 f, y: X# f4 @    现在以调四钓零为例来分析。在调四目的时候,钩与水底的距离必须精确确定。正确的方法是,第一步,在铅坠的重力小于浮漂浮力的前提下,先在长脑线钩上挂一铅皮,让长脑线钩触底,调整浮漂,让浮漂的漂尖与水面齐平。第二步,保持浮漂在水线上的位置不变,调整铅坠,让漂尖露出水面四目。
9 v" S/ ^' U, o4 E  E5 a    在单粒饵重能压沉二目漂尖的情况下,钓组在调四目后,长脑线钩与水底的距离必须是漂尖四目的长度。如果小于四目,下一步的钓目会大于零目,无法实现调四钓零。如果大于四目,挂饵后的饵重稍大,哪怕是大万分之一毫克,漂尖就会沉入水中,不会与水面齐平,也无法实现调四钓零。
5 X. m# U/ f' h$ A    有些人在调四目时,只是让双钩不挂饵,悬浮于半水就行了,这样调出的调四目太不准确了。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有时也许可以将就,一旦到了野外,调出的四目就会出现大的变化。& E* ~" b) c2 t. u# |& n% L4 ~
    钓目可以多于调目,这是钓界在浮漂有灵敏点之后闹出的又一个笑话。空钩时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为调目,有饵时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为钓目,只要饵的比重大于水,就绝不会实现钓目可以多于调目。
. w; X% k# I7 ?# w: R( N    你可以说,我的调目只以半水调出的那个调目为调目,或者说,我把水线、脑线的重浮力差忽略不计。是的,我们可以设想一种情况,不计算水线、脑线的重浮力差。但是,在调漂时,钩与铅坠的重浮力差却万万不可忽略。铅坠、双钩落底,不就等于调漂时去掉了铅坠、双钩吗?如果调漂时去掉了铅坠、双钩,调目不会发生变化吗?还会是调四目吗?) ]  L6 {' @% }+ l  v6 a4 h& Q
    脑线的长度,决定着钓组的饵钩运动盲区的范围大小,脑线越长,饵钩运动盲区的范围越大,钓组越迟钝。水线的长度,决定着钓组的饵钩运动盲区中心的高低,水线越长,钓组的饵钩运动盲区中心越低,钓组越迟钝。
5 i. `) k$ t# F' y    钓组在钓一标深时,如果要确定钓组的调目(或钓目),其水线、脑线的总长就要等于一标的长度,否则,就不是钓一标深的调目(或钓目)。钓组在钓一米深时,如果要确定钓组的调目(或钓目),其水线、脑线的总长就要等于一米,否则,就不是钓一米深的调目(或钓目)。钓组在钓十米深时,如果要确定钓组的调目(或钓目),其水线、脑线的总长就等于十米的长度,否则,就不是钓十米深的调目(或钓目)。
5 s5 L2 v4 z1 X" e; u    同是调四钓二,钓组钓一标深的调目和钓十米深的调目是不同的,其不同之处首先是水线的长度不同;同是调四钓二,钓组钓一标深的钓目和钓十米深的钓目也是不同的,其不同之处也首先是水线的长度不同。7 S8 ~) w9 V$ O5 R6 K
    在确定调目的时候,要首先精确确定水线的长度。其原因不只是因为一般情况下钓线比水重,有时能明显影响标尖沉浮。在钓线在水中的重浮力差为零时,我们还是要先确定钓线的长度。水线的长度,是确定调目、钓目的必要条件。这就和我们穿的鞋子一样;它不但分左右,还有大小号码的区别。鞋子的左右之分,等于调目、钓目之分,鞋子的号码大小,等于水线的长度不同,如果把鞋子只分了左右,而不管号码大小胡配对,穿在脚上就不一定合适。一些人说的“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就是把调目、钓目“配错了对”。  E% l$ g: T3 x* Z" d" ^* E
    所谓的“调四钓五”(或“调四钓六”),是在半水调四目后,又放长水线,使一钩或双钩落底。在钩的重力不对标尖发生作用时,标尖露出水面五目或六目。这就象人的一双鞋。调四的水线长度与钓五(或钓六)的水线长度不同,这样胡乱搭配,一定会出现错误。  \9 i1 t& R  D: H( }" g7 v- t
    人们一提起调四钓零、调四钓一、调四钓二、调四钓三、调四钓四,就知道调四是说钓组在无饵时标尖显示四目。而钓零、钓一、钓二、钓三、钓四,是说钓组在有饵时标尖显示零目、一目、二目、三目、四目。可在钓组在“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后,钩上无饵时标尖显示多少目呢?能显示四目吗?! N% @  j$ K1 q! \0 s! E
    钓组在“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后,如果继续放长水线,只要铅坠不触底,标尖不会有明显变化,可以调出无数个“调四钓五”、“调四钓六”。如果不确定这些调目、钓目的水线长度,就无法区别它们,无法比较它们的灵敏度。
% v# U/ z, ?: \& y    因为铅坠落底,我们常用的传统钓法钓组可称为底坠钓组。钓组的主线和脑线一般较细较软,铅坠、饵钩入水落地后,如果推动一下饵钩(只要推动的距离不超过2倍的脑线长),铅坠一般不会运动。钓组的这种连结方式,我们称为柔性连结。在分析钓组灵敏度的时候,我们把钓组的这种连结方式理想化,不考虑钓线在纵向推力作用下的支撑力。
9 o3 k0 F* _7 w2 b6 K3 i    如果把漂相与饵态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用如下方法提高台钓钓组灵敏度:3 B5 ^" T, _9 [8 }! x
    1.尽量缩短脑线。
4 {* a% w* i  Y* f" K    2.让钓组中的脑线尽量拉直。
6 p% Y  N, K5 ^8 K- `/ l    3.将调目调多些,钓目调少些/ k9 _3 ?; O& \0 a, \
, x) O: i/ c6 ]: s$ ?4 |
; U; s. Q8 @* `6 g0 a' s
$ c6 @$ {/ g; M& L
# ]- Z% Z& l: g% l+ k* f/ ~9 h) P, U
----------------------------------------------; s0 k  s  [' D# Y1 y

9 G( Z- _) w! ^, z8 `小钩细线钓大鱼``
3#
发表于 2004-9-3 14:23:00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4-9-7 17:47:00 | 只看该作者
<P>文章写的很好。但有一点我有不同理解。调4钓5-6目是有可能的因为有钩重。检验方法为:钓组调4目后,去掉双钩。这样又出现了1个新的调目。在调4目和新的调目之间延长水线双钩到底线组依然垂直。再延长水线,双子线出现弯曲直到铅坠到底。所以不但要知道饵重还要知道钩重。</P>
5#
发表于 2004-9-8 19:17:00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4-9-11 21:11:00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4-9-12 17:57:00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5-24 21:00:15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5-28 10:42:46 | 只看该作者
在野钓深水是,我是先重铅到底,确定水深(多试几点,确定一个区域),这时调4目太空豆作标记,然后将水线盘成小盘再半水调4目(加钩),打开小盘重新调成4目,这样充分考虑了水线重量减少误差,我感觉野钓线组大,水深超过1.5米就必须考虑水线重量。请大家指教。:)
10#
发表于 2008-5-30 12:28:23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联系|手机APP|发帖技巧|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491号|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 京ICP备17073438号-3 微信:bjdiaoyu-com 邮箱:bjdiaoyuⓔ163.com 地址:北京海淀区万柳中路28号海联在线B1层 )

GMT+8, 2024-11-26 03:09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