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非主流渔夫 于 2021-9-11 09:54 编辑
口述者:毕永泉,2012年60岁,土生土长的威海人。在他年轻时,鱼虾多得甚至打捞上来不得扔掉,而现在当年不愿吃的东西,现在都成好东西了。” 胡柏森(化名),环翠区孙家疃镇人,58岁,自16岁起做了半辈子的船员。他说:“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一网能捕一万斤经济鱼(供人吃的鱼),现在顶多只能捕50斤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20马力渔船每日可拖万斤鱼 60年代,渔船还都属于生产大队统一管理,毕永泉说:“没几艘机器船,最大马力是70马力的,大多是帆船。这样的船出海都走不远,也没必要走远,我们站岸边上就能看到他们在海里干活儿。”即便如此,“那时候从来没有空着船回来的。早上出海,下午三四点就回来,一上岸就能装两大抬筐鲅鱼,至少三四百斤,而且都是一斤以上的大鲅鱼,小于一斤的直接就扔回海里了。” 毕永泉的一位朋友,驾驶帆船出海,一上午就捕回一舱渤海对虾。而他的这位朋友转了好几家水产公司也没有把虾卖出去,“4只虾就有一斤,但是从不缺货。” 上世纪70年代后,威海的渔船明显比以前增多。“我是从1971年上的船,那时候我才16岁。”胡柏森说,他是在一艘20马力的渔船上做小伙计,“70年代时,20马力的渔船已经算是大船了。” 胡柏森说:“那时候,捕鱼都可以闭着眼摸。”他在船上的工作便是白天将网放在海中,当天晚上再去收网,“虽然工具落后,但每天都能捞个5000多斤,过万斤也是常有的事情。”对他来说,在海上最累的时候就是在收网时,“几个好劳力才能拉上来,一网最少也有五六千斤重。” 每到“谷雨”时节,正是本地青鱼(太平洋鲱鱼)产籽的季节。胡柏森说,在70年代时,青鱼籽太多,渔网的网眼常常被密封住,“连水都透不过去。”当时,青鱼一般每斤卖1毛6分钱,“就算是这么便宜,威海本地人也很少有吃的,只能晒成鱼干。” 毕永泉说,因为冷藏库少,大量的鱼不得不浪费掉。“青鱼把网都被坠得拉不起来。我们用小推车一车又一车地从码头往水产公司那边推,光我们村大队就有一百多辆小推车来回跑。水产公司装不下了,我们就把鱼倒在了路边,用海盐腌起来,那鱼堆得跟柴火垛似的,一堆又一堆。” 毕永泉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抓海参的经历。1970年左右的一个春天,毕永泉到海边给渔民打石头,“那时候正是海参到浅水滩上产卵的时候,一退潮,海滩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黑色的海参,看起来都瘆得慌。” 目前,市场上的爬虾仍卖到了每斤20元左右。胡柏森说,“在70年代没人专门去捕爬虾。我们的渔网清理完后会剩下老多虾爬子,也卖不出去,干脆刨坑埋了用来沤肥料。” 背景导读>> 1962年后,各县(市)政府的渔业组织为渔业生产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1965年,各种渔船达5058艘(只),其中机动船138艘、5657.2马力。 “文革”期间,渔业仍有较大发展。1978年,威海有各种渔船9436艘(只),其中机动渔船3236艘、67081.7千瓦(91231.1马力);各种养殖面积11693.3公顷;水产品总产量24.87万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捏不起来的鱼也尽收网中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包干到户的政策促使了渔业飞速发展。“渔船越来越多了,大马力渔船也有了,小石岛那边有个船厂,工人整天累半死也忙不过来。”毕永泉说,近海也逐步成了养殖区,“只有沙滩是公共的,其它海边都被人承包了。以前能去随便抓蟹子捞虾,但到1984年的时候就不行了。” 而后来,捕鱼的方式让毕永泉触目惊心。“网眼越来越小,大鱼小鱼都一网打尽,还有地网,连海底都能掏干净。”毕永泉说,“这是要让鱼虾断子绝孙的捕捞,钥匙大的小鱼片也都拉去做饲料,养活了很多船、很多人、很多企业,但大鱼明显少了。” 80年代初,胡柏森在一条185马力的渔船上做报务员,“那时候,185马力的渔船算是最大的,比70年代的渔船先进了些,至少不用再用劳力拉网了。”胡柏森觉得,80年代的鱼并没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只是船越来越多了。” 1984年后,渔船被包干到户,胡柏森也就成了船东的雇工,“一年工钱3万多块钱,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一般工人一年也就挣一两千块钱。”而挣钱多的原因,胡柏森认为是“捕的鱼越来越多了。” 1988年,胡柏森成为了船长,两年后他又成为头船的船长。对于捕鱼,“几乎没有漏网之鱼了。小牙鲆沾在网上,小的用手指头都捏不起来。”而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1995年后,船大了,工具先进了,什么鱼都别想跑。”也正是因为如此滥捕,“经济鱼明显少了。” 1987年的一次记忆让他记忆犹新,“闲得没事,从山上的小路绕到了一片海边,俩钟头,摸了一脸盆螃蟹,还顺手捞了一兜子海参。”毕永泉说,这几乎是他最后一次与鱼虾亲密接触,“日子好过了,市场上的鱼虾也多,不用自己去抓。” 胡柏森说,90年代后,虽然鱼少了,但还是有不少“好鱼”,“白米鱼、响鱼、鲳鱼还有很多,个头也不小。” 背景导读>>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渔业生产发展速度快、效益好。期间,渔业体制由渔业队改为工商结合的集体性质的渔业公司,同时还适当发展了个体渔业和中外合资渔业企业。至1988年,全市各种渔船达15007艘(只),其中机动渔船8643艘、338908马力;各种养殖面积2.25万公顷;水产品产量达51.85万吨。 1988年后,威海通过小改大、旧改新、少改多,使渔船的捕捞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发展了一批大功率渔船和具有冷冻能力的渔船。 1997年,全市改造渔船1500艘,其中270马力及以上渔船达到900艘。同时,针对捕捞资源日益贫乏的实际,先后开发了魁蚶、鸟贝、周氏新对虾等新资源,并投资开发浅海滩涂。通过成立外资企业、发展海上销鲜船、开展对外贸易等方式,加大渔业对外开放力度。 现在:出海15天打回三条经济鱼 "如果说在80年代一网能捞10000斤经济鱼的话,1995年左右只能捞1000斤,2000年左右是100斤,现在就只有50斤了。”胡柏森很感慨地说。“工具越来越先进,但是拉上来的鱼却变少了,主要是资源少了。”他告诉记者,他300马力的渔船本来应该拉经济鱼,由于经济鱼数量较少,没办法只靠拉饲料鱼维持收支平衡。 “每年谷雨前后都会出海,但今年还没出去,这是第一次到了5月还不出海。”胡柏森说,“出去不赔钱能持平的都少,不如不出海。” 他说,前两天有个同行想碰运气,出去了15天,结果除了捞了些饲料鱼外,“人能吃的鱼只有三条,有一条两斤的白米鱼,很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白米鱼了;其它两条鱼都不到半斤。”胡柏森的一位朋友,因为不想闲着,出了一趟海,“出去5天,赔了两万。” “前年,一个朋友要在家摆4桌酒席,想买几条能上桌面的好鱼,不要那种养殖的。结果,找了好几天,好几条船,愣是没凑齐。”渔业资源减少带来的影响,胡柏森身边的例子不胜枚举。“2005年左右,一个客户要买100斤青鱼,当时一斤是500元,我找了好几条船,才给他凑齐。现在呢,一斤青鱼是2000多元了,吃不起更吃不到。搁30年前,青鱼多得不想要,1毛6分钱一斤都卖不出去。” 胡柏森说,因为鱼少,难再挣到钱,许多在海上漂的同行都转行了,有的做了保安,有的给别人帮忙养殖。 “如果渔船少一点,都歇几年,把鱼养一养,海里的鱼还是会多起来的。”毕永泉对海有很深的感情,“海养活了我们一辈又一辈的海边人,我们应该感激海的给予。最近这二三十年我们却对海伤害得太深了,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候,得赶紧弥补了。” 引用: 腾讯新闻: https://news.qq.com/a/20120504/00084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