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之小侠
注册时间2010-2-4
在线时间 小时
|
:lol 可调双钩法! X8 [& o) f5 ]3 c
一线双钩. 因为它在一根线上多拴了一只钩. 在垂钓时就增加了鱼儿咬钩机会。早在三十年代儿时的我. 便喜欢跟随父辈们去河溪钓鱼。曾记得有次叔父在我们汇水滩河里钓鱼时. 见他一提竿. 两条大鲫同时被提出水面、腾空而起. 并在一根线上银光闪闪、飞舞挣扎……这些童年的记忆时时浮现在脑海。
' Y+ g4 h. W+ f) U) F" [$ }! J+ W# y 一线双钩在传统钓组中. 习惯于将40厘米长的一段渔线两端各拴一钩. 对折成高低交错5-10厘米间的距离. 并在长线上方3-5厘米处系上坠片与母线打结连接使用. 也有的将副钩拴死在主钩坠片之上成为双钩用法。" g0 e; A7 D% b) Z: R4 R5 q$ {7 R9 U
自从台钓传入大陆后. 台钓钓组中的双钩优势. 得到了广大渔友的认可和效仿。将它用于手竿休闲钓时. 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因而. 近年来在有关钓刊上发表了不少双钩垂钓经验介绍的文章。如《一种双钩钓法》、《解决双钩易缠绕一法》、《一种双钩拴法》等等. 这说明了广大渔友对一线双钩用法的重视. 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许多好经验。. O6 ~, s3 c; i/ ^
我在半个多世纪垂钓生活中. 认为一线双钩经验介绍虽然不少. 但是有的方法制作复杂、不易推广. “可调双钩拴法”其方法是:“将8厘米长的子线. 子线拴在母线时拴得要紧. 但用力仍可捋动移位”。我根据以上要求. 并经过反复试用. 实践效果确实不佳。子线拴紧在母线上容易. 但在实际运用中. 由于该子线拴得紧. 在用力捋动或鱼上钩提线时. 在鱼的拉力和水的阻力下. 拴得再紧的副钩子线也要向下滑动. 在经过之处就将母线拉压得弯曲变形使线受损. 而且受损弯曲的母线与子线两者还容易互相缠绕。如副钩之线稍拴松点(因两线不是死结). 在抛竿提线时又易于出现副钩自动下滑现象。其实这一“可调双钩拴法”其主钩并不能调节移动. 可调双钩只不过是一虚名而已。
M5 {, ^7 ]4 X; S% T2 F0 K 经过学用一线双钩的失败经验教训后. 也激起了我对它的革新愿望。用什么方法才能真正成为方便易行的可调双钩呢?# `7 r6 G8 i4 \& p' m8 v+ L
怎样使其主副两钩不仅在母线上固位性好. 上下移动长短距离、底钓浮钓、钓深钓浅两钩均可随意调整而方便快捷. 而且任你用力捋动胶粒远近. 其母线也不会出现弯曲变形受损而经久耐用呢?经过摸索. 终于获得成功。现将这一方便快捷、效果良好的可调一线双钩的制作使用方法向钓友们作一简介。3 r* m1 m& Y0 {" {# a# \& q8 B, I
材料的选择准备:- C! _) u, ]& y, n+ A" [, O
, H8 v6 U: w/ C& u3 I8 Y9 x
1、选择弹性好、未经老化的汽车内胎胶片一小块(在补鞋摊上找师傅要一废弃的胶片方便易行)或找小孩跳橡筋绳的胶带一节。
3 Z' b* [$ C3 B! D8 ?; L+ c/ O" ? 要求要弹性好没有老化者方可使用. 否则固位效果不佳:
9 O. y& o9 ^( O4 N$ |" ~, q 2、购买8-12号的细绣花针数颗备用。针用的越细. 穿制在胶粒上它的固位性能就更好。
' y$ U$ ~; Y/ l9 p, A7 l7 M+ Y 3、母子两线的粗细、钩的大小、漂、坠的搭配等均以钓友们的习惯而用。以手竿钓而言. 准备一根与竿等长的母线. 子线用同一号线或小于母线1-2号制作均可。调漂时将钩坠的沉力与漂的浮力调到基本平衡. 主钩钩背触底. 散漂一粒浮于水面就很灵敏. 用于垂钓. 上钩率高。* `6 p: G/ z" L7 ^4 T8 K+ }
制作与组装:* {' \# _4 E! A3 k; I! \
- Y3 z7 E& { U; d" s3 h; Q
制作方法:制作时用剪刀在胶片边沿上. 剪取绿豆大小0.5厘米左右的长型A、B胶粒两颗. A胶粒作固位可移副钩用. B为固位可移铅坠用。但不能剪落. 应留一小连接点以组装时便于操作。经过实践. 该胶粒不能用太空豆代替. 因它的固位性没有长胶粒好。) B* I! z) s3 N5 r+ t3 ]
组装方法:组装时. 用细针穿好母线一端. 随后用针一一依次穿好所用的各个散漂“用立漂者穿好漂座或汽门芯小圈两个插立漂之用”。然后将针从可移A胶粒长型竖方向穿出并抽出针线后. 再次用针以上所介绍的方法. 再次在母线上穿好第二颗可移B胶粒后取掉花针. 随后在此线端拴好主钩. 将坠片轻轻系在B胶粒上面. 剪去多余线尾便成。
& P2 w- R6 a) `& s& p 将针穿好在20厘米长的副脑线上后. 再将针从母线上的A胶粒等长中间对穿过胶粒. 抽出针线取掉花针。随后将穿出短股线端与长的一股线互相将它拴固拴死在长胶料中间. 剪去短股线尾. 最后在长线端上拴好副钩. 钩与胶粒间的副脑线距离. 一般留用3-5厘米长即可. 多余的线尾剪掉便成。如此这一名副其实的一线可调双钩钓组的组装工作就算完成. 即可存放备用(如图所示)。
9 R1 A5 l" E; G% Y; ^8 K6 ?( H 使用方法:4 T# i4 `1 I2 A6 u
! t- C# w5 X5 p3 y2 ^& @ d 1、如用主钩钓取底层鱼时. 就以大家熟悉的单钩施钓方法。除此. 遇上在钓点水底淤泥烂草多的环境中施钓时. 钩饵被埋没其中. 钓者便可及时将B钩向上移动(其铅坠也同时上移固位). 便可增加主钩脑线长度. 使钩饵高于游泥烂草之上. 使之鱼儿能见钩上之美味佳肴. 它们定会争食咬钩而起到立竿见影多钓获鱼之实效。8 D6 Q2 ?7 g$ k4 B/ H# Y. [/ `: o
2、副钩是用于悬浮钓法为主. 以钓取中上层鱼之用。它有可移幅度大的特点;上可调到半水至浮漂之下. 用于钓取草鱼、白鲢等就非常方便有效;下可移至主钩近处. 用于钓取喜欢水底平游游玩觅食的鲫鲤等鱼. 效果尤佳。. z& K( {( M* c# ^) F- g
具体方法是:使用副钩施钓时. 钓者用左手拉住主钩母线. 右手拇、食二指将带副钩的可移A胶粒轻轻捋动。如水位需要钓深时. 便将可移胶粒向漂的方向移动直到需要距离为止。如要钓浅时. 就将A胶粒向主钩方向捋动直可移到主钩上面。用此方法来试探找寻鱼的泳层水位。5 @( L8 _3 t+ ~& N8 N y. f: T; H
使用优点: - O, K1 L: T2 b3 C [& R4 j$ `
& P2 x& \0 e* z0 `2 h4 n, H 1、在手竿钓组中以一线双钩的施钓方法. 它首先是在一根线上多拴了一只钩. 便可增加鱼的咬钩机会。兼之以两钩一荤一素的施钓方法. 这样一来可以投鱼所好钓鱼多多。二来也易于了解它喜欢吃荤或吃素的食性情况去因鱼用饵。“饵料对了口. 钓获鱼满篓”. 它对钓者到不熟悉环境中垂钓尤为重要。1 z) K. ~! _- |- H% `: _+ N4 x
2、在淤泥烂草多的水域鱼不咬钩时. 便可及时将可移B钩胶粒往上捋动来增加主钩脑线长度。脑线长了. 钓饵就自然地露出淤泥. 而避免钓饵被杂物遮埋难以钓获之弊。
" K" Q' o' l I+ f/ _ 3、利用主、副两钩可调幅度大的特点即可因时因鱼的不同情况调整底浮距离;寻找鱼的游层规律. 钓取中上层活动的草鱼、鲢鱼十分方便有效。
z7 m5 b0 ]4 X2 N/ L: P ] 4、由于巧用胶粒组装的可移双钩在垂钓中. 它不仅固位性好. 主、副两钩上下移动长短距离方便自如。而且任你怎样捋动移位也毫不损伤母线。同时它也是悬浮底钓、钓深钓浅均可因时因鱼而异调节水位. 找鱼咬钩钓效颇佳。经过多年来的应用实践. 它不仅能使钓者们用之得心应手. 而且还可有效地将草鲤鲫等鱼类钓获。
1 Z" G- e" s# J9 f* n 如穿制的胶粒固位性差时. 可在A胶粒下面多穿一粒即可增加它的固位性。除此副钩钓上大鱼或钓组用久了. 胶粒出现了自动下滑移位时. 钓者可在装饵之际顺手将它移回原位. 即可照常使用。爱好用双钩施钓的钓友们如你用的双钩方法不同、钓效不佳时. 不妨以此一试. 看谁的方法更简单更好用。- Z# A* q5 J8 N8 t( Z. b/ {
, T! |8 @8 \( D0 Q0 F[ 本帖最后由 迷茫的鱼痴 于 2010-4-28 09:42 编辑 ] |
-
01.JPG
(18.77 KB, 下载次数: 1148)
-
02.JPG
(23.18 KB, 下载次数: 900)
-
03.JPG
(35.89 KB, 下载次数: 795)
-
04.JPG
(30.56 KB, 下载次数: 820)
-
05.JPG
(54.67 KB, 下载次数: 865)
-
06.JPG
(32.97 KB, 下载次数: 789)
-
07.JPG
(30.44 KB, 下载次数: 720)
-
08.JPG
(21.99 KB, 下载次数: 792)
-
09.JPG
(22.43 KB, 下载次数: 646)
-
10.JPG
(18.67 KB, 下载次数: 621)
-
11.JPG
(53.47 KB, 下载次数: 705)
-
12.JPG
(45.89 KB, 下载次数: 674)
-
13.JPG
(16.59 KB, 下载次数: 612)
-
14.JPG
(26.45 KB, 下载次数: 615)
-
15.JPG
(20.76 KB, 下载次数: 673)
-
16.JPG
(23.22 KB, 下载次数: 617)
-
17.JPG
(18.08 KB, 下载次数: 608)
-
18.JPG
(21.93 KB, 下载次数: 623)
-
19.JPG
(32.26 KB, 下载次数: 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