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之少侠
注册时间2012-1-17
在线时间 小时
|
本帖最后由 大正三色 于 2014-8-18 22:22 编辑
(二)
近年谈北京养鸟的文章很多,谈的是养鸟的种类,鸟的饲养和训调方法。鸟笼和鸟食罐,四季养鸟的饲料和饲养特点等等,可谓十分详细,但是没有谈捕鸟的。其实当年北京满族人继承其先世的狩猎传统,视捕鸟为专门技术,对于捕鸟工具和技巧极尽讲究。清代八旗兵丁和闲散人等不时出猎,猎鸟是主要活动之一。捕来好鸟自己饲养,并赠送亲朋。辛亥后,八旗薪饷和季米皆断,旗人设法谋生,进入各行业者皆有。也有些人不惯于供职服役,于是就以捕鸟为业,捕鸟出售以谋生。北京城内旗人、香山健精锐营旗人、蓝靛厂火器营、城门附近营房旗人中皆有不少捕鸟为业者。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老者大多逝去,阜成门北营房还有几位老年旗兵业此,有德顺(瓜尔佳氏,后改称关顺)、松年(人称大松子)英春(后以缝鞋为业,人称皮匠)、成思(行四、人称四成子)及其他诸人一直未弃捕鸟生涯。现诸人皆逝,只剩下最年轻的四成子,早年已过九旬。旗人业此是很自然的,因为青代的八旗兵实即猎人部队。原来满族共同体组成就是将女真猎人编入八旗,青代八旗兵以行围练兵演武,皇帝率将士木兰行围除有几种目的外,练兵也是目的这一。八旗官兵的履历中有一项是“出兵几次”、“出围几次”,兵猎并书,说明青代八旗兵是兵猎合一的。八旗兵闲暇时携鹰犬出猎,有时去捕鸟,早成习惯,所以后来以此为某生之路是很自然的。这当然也传给北京汉族和其他族人,成为老北京的一项爱好活动,但仍以旗人专业捕鸟者居多数。
清代八旗既是猎人组织,所以皇帝提倡渔猎,并亲自行围,以为表率。青政府机构中有专司渔猎的机关,设有“尚虞备用处”,又称“粘竿处”;还设有“都虞司”,其下设二处;“养鹰鹞处”和“养狗处”。尚虞备用处专司渔猎的关员有;“粘竿拜唐阿”和“备网拜唐阿”。拜唐阿译自满语词baitangga,意思是“办事人”。尚虞备用处专门掌管皇帝在京城在园内(如圆明园等)以及外出(如木兰行围)的渔猎事务。皇帝在京城常到南苑海子渔猎,在圆明园等处也行渔猎,木兰行围是最大规模的狩猎活动。这些活动所用的器械工具和运载所需的骆驼、马骡和车辆等,皆由尚虞备处办理。都虞司所属养鹰鹞处和养狗处是供皇帝出猎时使用的鹰和犬。北京郊区密云和怀柔山区有满族鹰户,其职务是每年秋季猎鹰类,加以调训,供皇帝猎时使用。养鹰鹞处的鹰是鹰户送来的。养狗处专门繁殖和调训猎犬,称为“细狗”。此狗体瘦细,嗅觉灵敏,能搏善猎。满族人自关外将这种狗带入关内,除皇家饲养外,八旗将兵家也多饲养之以供狩猎之用。正因清代盛行狩猎,所以捕鸟成为老北京的传统爱好,且独具特色,追溯老北京捕鸟习惯的根源,必须找到这里。(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