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钓鱼李歌大师看“灵钝”发布: 2009-1-24 23:05 | 作者: 爱游泳的鱼 |
$ p& l2 P8 z4 ]李歌大师看“灵钝”# M( v2 }) x* z; Z' |
“悬坠钓法” 风靡大陆近20年了,恰逢适宜的经济改革时代及城镇现实水环境,促就了它不薄的群众基础。充分的理论研讨及实战研创空间,更使其不断演绎着无可比拟的持续精彩。1 U s4 W. H4 D$ p& E- o& c
“调4钓2”——看似简单“台钓”入门口诀。但深入推敲,其中道理并不简单!就当时流行的7目软尾浮标和所配钓组钓饵而言,4目被定为调目基点,2目为钓目基点,应有深层潜义的!容我斗胆发挥一下说,该点正处在浮标动态上浮下行能力恰到好处的临界“归零”位置,即该系统最敏感调钓区段!0 ?3 @# ^4 {$ u# [- P+ _
浮标调全目,因接近浮心点,动态上浮能力最强(有朋友曾经疑问:浮标入水越多,上浮反弹趋势越强才对啊,怎么会是调全目最强呢?这因为:铅坠及钓组配重已经作用在浮标上,我们看的是平衡系统动态反应趋势,而不是把一支浮标单独按入水中,看它受水的浮力排挤而上弹的感觉)。台钓理论调全目为最灵调点(假设用不着调到标身),归纳其依据有:配铅最轻,系统质量最小,入水体积最小,水阻最小,易受外力启动(就轻口鱼情而言);且浮标调点接近浮心,信号活泼,动感最强等。从物理角度来看,这些都是符合“灵敏”定义的。但,有一点台钓理论好象忽视了,即调目过高,浮标上牵制力太强,特定轻口鱼情条件下不容易使浮标产生下拉幅度……因此,可不可以这样想:台钓“调高灵”,主看的是“下灵”,即系统(启动)灵,而忽略了浮标本身下拉不易这“上钝”的一面呢?- l$ k/ d H$ O$ w- M# r
如果没有“归零点”理论的配合,我看这样认为是有道理的。但,反思中可以发现,台钓理论其实真的已经很趋完善!因为它即有 “调4钓2”基点定位,还有更深层“归零点”理论的后缀!早已为我们揭示了系统动态“上浮、下沉力临界点,信号最夸张”这一事实!特定钓组调钓“基点”的设立,说明台钓理论即考虑了调钓高低,信号“灵敏度”物理性转化特点,同时也表明了一般钓组常规调钓的理想区域并不在标尾两极的动态实质。许多年来,钓手们的实践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 N) Y% o" V9 B& E在浮标或系统“灵钝”认识方面,钓界主要存在着两种关注标准。其中一种是以台钓理论为主线的,以自然特性角度来衡量的“灵钝”标准,即:调目高-系统排水体积小-水阻小易启动-则灵敏,调目高-浮标本身活跃-则灵敏;另一种“竞技”理论的关注点,则完全聚焦在浮标单向下行幅度上(具有足够外力的条件下)。
% x/ x" K3 T) k回头来看“竞技”理论:没有调钓基点,调平水最灵,反之最钝。虽有“全方位级差”解释,但它仍属于“极端”灵钝定义。从理论的缜密度及与实战的切合度来看,与“台钓”有别。调平水,浮标剩余浮力最小,下行最易;调全目,浮标剩余浮力(最)大,下行最难。“竞技”理论关注点在浮标本身单向下行程,这一点也许是没错的。但它不考虑鱼口启动作用力的大小和浮标本身的上行特点,犹感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钓组及实战。比如说,调平水时浮标的剩余浮力最小下行最“灵”,但系统入水体积却最大,启动最难!针对特定轻口鱼情来说,调平水是否犯了一忌?即所谓“上灵下钝”的端点!倘若鱼口轻得不足以扯动“系统”时,那浮标的下行“最灵”则枉然矣......( `* P6 G2 W W! ]
定义浮标本身“灵钝”,与关注系统整体灵钝,之间或许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的划分,但作为钓鱼人,我们共同的关注点应在“本质”。以旁观者立场看,两方说法各有建立在不同关注角度上的道理。但是,两种“理论”如果对立起来、僵持下去,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只会给钓鱼人带来更多的交流障碍和理解困扰,对“池钓”技术的发展是不利的……8 T1 ~7 w) U# w7 c3 i8 y- P
我觉得,“系统整体”的观点是对的,但有时候还必须把系统强制加以拆分探讨,反更利于研究本质!比如:“上下灵钝”提法中,“上钝、上灵”是指浮标本身下行难易,关注点放在浮标的上牵制力(即剩余浮力)大小上。调目过高,上牵制力过大,虽有抗干扰能力强、抗虚底能力强、信号动感强等特点,但浮标本身下拉不易,就轻口下拉鱼讯而言,呈现出了上“钝”的一面;而“下钝、下灵”则可指配铅大小,启动难易,关注点转而针对的是系统质量和体积......显然这已属于“另类”实战分析标准!3 _$ W8 X' H: \4 Q( y7 J3 T# I5 ]
如果我们能这样协调起来客观考虑问题的话,台钓理论中“归零点”概念,与前述“上下灵钝”分析是否能殊途同归,不谋而合呢?我想是可能的。 ~2 B6 |8 B0 V9 O0 j# W) e
比如:针对北方冬季专业大棚轻饵浮钓情况(这样比较好分析,结合底钓钓目则复杂了),应对的是极端轻滑入口鱼情。除线组、钩饵状态等必须考虑的因素外,追求调钓灵敏度应是钓友们都极注重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调目太高,系统会呈现“下灵上钝”状态,即系统易启动,浮标不易下拉;而调目过低,则会呈现“上灵下钝”状态,即浮标易下拉,系统却不易启动(入水体积大质量大水阻大)……3 @% C: z& A, |0 {- p' [# A$ t
[举例:北京十八里店去冬冷棚(没有取暖设备)小鲫鱼,早晨有时结冰,鱼层飘忽不定。每周日四场百人比赛,连续十二周。再加上平时钓友练竿不断,越到后来鱼口弱上加滑,可想而知...因有大鹅卵石铺底高低不平,想找准底不易,因此不少人钓浮,且为了排除鱼吃上钩挡嘴弊端,多采用单钩拉很轻的小饵,几乎不压目。钓组配用:0.15号主线,0.1或0.07号子线,细条袖0.5号钩,0或1号小冬漂。应该说钓组灵敏度配置已经快走到极至了。但即便这样,每场谁若能保证钓上几尾鱼不吃蛋就能拿分了……这样的钓组配置和鱼情,究竟该怎么调钓呢?实践中证明:就当时情况,钓4目左右基本是最佳位置,极小幅度的入口信号能够捕捉到;而钓太高或太低了都不行,耐心等来的也许都是“噗噗”的滞后吐口......环顾四周钓友的浮标,不论钓底或钓浮的,钓目一般都在3-5目左右,很少见谁的浮标钓得极低或极高,道理如是说......]4 T2 b/ k( m# Q d
当初台钓的“归零点”暗示,我认为其所指是——“系统调钓最敏感点”,即动态上浮下行能力折中“临界点”(应在标尾中段)。也就是我们上述“上下灵钝”分析中,“上不灵下不钝的中间状态”!此时,系统启动灵敏度及浮标上下行能力方处于最佳配合状态,钓组最敏感!+ ]8 k9 X+ S6 V. @/ d) X
以实践感受来看,台钓归零“点”之说及其当年介绍的静态寻找方法,略感局限!因为大家都知道,鱼情水情万变、钓组及应对策略万变的道理。针对特定轻口鱼情,也许需要我们通过观漂察鱼,迅速找到系统调钓最敏感区域,放出较清晰、干脆的信号。但有时却需要系统保持足够的上牵制力(调高目-上钝状态)来解决假口、虚底、暗流、水深传递等问题;而有时却又需要故意减少系统上牵制力(调低目-下钝状态),来放大信号下行幅度或配合较高钓目来应对张不开嘴的绵口或钓大鱼等……因此从客观角度讲,“归零点”不应被片面理解为一个静态的孤立点,也绝不会永远固定在标尾某一标示格上。而应是根据不同浮标、钓组、水深、鱼情等综合因素的变化,我们对浮标及系统的一个合理调钓认识!或针对鱼口,随机的一种趋近方法!* U. `4 k% R' M8 m7 y
“灵钝”一词,鄙人本不太喜欢提及,因知它即虚无缥缈,又认识角度殊同,内力不足者容易导致走火入魔被其愚弄!今俺却也大谈特谈“上下灵钝”,实乃明知故犯!虽有旁注索引“上牵制力”、“鱼口启动外力”等作为解释说明,也终希望钓友们不要因太过看重“灵钝”虚词,而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凡事以观实质为本!: X4 c. |- e/ f! f
比如有朋友疑问:“调2钓2”与“调4钓4”到底哪个“灵”?其实要我看这问题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您的浮标、钓组、饵态、水深、鱼情、钓法都会变!不空谈哪个灵,是“爱你没商量”......( L) J, n; o% Z9 F2 C2 e" v'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