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26][em26][em26][em26][em26][em26][em26][em26][em26][em26][em26]
什刹海东端的后门桥和两侧的镇水兽[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21202523573.jpg[/upload]
[em26] 后门桥重见清流穿桥过 [em26]
[em26] 两岸龙子卧青石镇水兽 [em26]
北京日报报道
[em23] 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在鼓楼前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站在桥上向西望去,什刹海的碧波垂柳就在眼前。老北京会自豪地告诉你,这是后门桥,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北端点。
[em23] 对许多年轻的北京人来说,后门桥是陌生的,因为几年前,这里还根本看不见水,匆匆走过的车辆和行人常常忘记了在他们脚下是一座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桥。2000年,这座曾经石栏残破、腰扛广告牌、周边脏乱差的“破桥”,在全面修缮后大大方方地亮了出来,重现了昔日清流碧水穿桥过的风情。
(一)
[em23] 曾经有一位自称是老北京的司机考问记者:“你们见多识广,那你知道水淹北京城,这‘北京’二字在哪儿吗?”谜底就是后门桥。(民间传说桥下刻有“北京”二字,当水涨到“北京”二字之上,北京就有可能发生水灾。)
[em23] 据文献记载,后门桥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92),原名万宁桥,亦称海子桥。它最初为木桥,后改为单孔石桥,桥西有澄清闸。它被著名学者侯仁之先生认定为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基点———
[em23] 最初,元大都的规划者刘秉忠在古积水潭这一串弓形湖泊的最东部(即今天什刹海前海的东岸)选择了一条切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这条轴线后来成为明清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
[em23] 大都城建成后,在郭守敬的指导下,又修建了通惠河,由南方沿大运河北上的漕船经通惠河可直驶入大都城内的积水潭。当时的万宁桥为积水潭的入口,入积水潭的漕船必从桥下经过。这万宁桥是已消失了的北京漕运的真实记录,在北京漕运和城市水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em23] 明朝改建大都城为北京城,改元朝的“大内”为“紫禁城”。海子桥以下向东南流的故道,被包入皇城以内,从此大运河上北来的船只,再无可能进入北京城中。因此原来的积水潭逐渐淤积和缩小,终于形成现在的什刹海。皇城的北门叫做“北安门”;到了清朝,改北安门为“地安门”,海子桥也就叫地安桥了。再后来,地安门俗称“后门”,于是地安桥相沿成习,也就叫做“后门桥”了。新中国成立后,“后门”已被拆除,可是“后门桥”的名字,却流传下来。1984年,后门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
[em23] 由于历史的原因,后门桥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褪色了。河道淤塞、废弃了,建起了许多建筑物;桥身下半部已埋入地下;仅露出的两侧石栏板也因年久失修,毁坏严重。更加刺目的是两旁石栏外侧,横亘在古河道上的大广告牌,竟然成了一种“遮丑”的设置。行人至此,还能设想这里正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初规划设计的基点吗?
[em23] 古桥的残破揪着一位老人的心。“必须把后门桥保护下来,元大都的营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年近九旬的北京大学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多年来一直为保护北京城市古迹和生态环境而奔走。1998年4月,侯老被请到市委讲课,他的题目就是《从莲花池到后门桥》,而台下的“学生”是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
[em23] 根据侯老的建议,北京市很快启动了莲花池环境整治及后门桥整治修复工程,并将它们作为市重点工程项目,由市文物局、市水利局和市政工程局三方共同协作。
[em23] 1998年下半年,结合本市河湖水系治理工程,什刹海地区开始了清淤、整治。8月,水利局施工队进驻现场。
[em23] 1999年元月,首规委召开“后门桥水面恢复工程”协调会。根据专家建议,市政府决定将什刹海到后门桥之间以及后门桥以东160米的水面恢复,将后门桥整体亮出来。
[em23] 2000年,市文物局将后门桥文物修复工程列入市政府重点文物抢险修缮工程(即我们常说的“3.3亿工程”)项目。市水利局、市文物局联合邀请了文物、水利、桥梁、市政等各方面的十多位专家对后门桥现场实地考察后,对其保护整修进行论证。
(三)
[em23] 过去桥上走的是马车,现在走的是汽车。再说桥下河道干涸多年,恢复水面后,桥基础露出,并有河水浸泡。在这种情况下,桥体能否承载现代交通的负荷?
[em23] 市政桥梁管理所邀请了清华大学的专家对古桥进行全面的检测,夜里调来大卡车做负载实验。卡车在桥上横摆、竖摆,专家们在桥下检测桥体的变化。结果令人大喜过望:超出现有的安全规范好多倍。
[em23] “那一阵儿,老百姓天天围着看,有的说,这是几百年的老桥,你们做的是积功德的好事;有的还提醒我们,老石件能留就留,可别都上新石料!快竣工那几天,可真是一天一个样儿!我这老水利看着心里也高兴啊,那水面我小时候还见过呢。”水利局的常工想起当时的情景,脸上还挂着欣慰的笑容。
(四)
[em23] 前面提到,民间传说桥下刻有“北京”二字,当水涨到“北京”二字之上,北京就有可能发生水灾。文物部门也惦记着这个传说呢,趁着清理河道、修缮桥体,仔仔细细地找了一遍,却没找到。不过,意外的收获是先后挖出了6只龙身龙爪,却有几分狮虎相的石刻。专家一看,大喜,原来它们是古河道南北两岸的镇水兽,均为元代和明代遗存。
[em23] 传说龙生九子各不同,其中性好水的名曰叭嗄,镇水兽应算叭嗄的一种。我们平时见到的叭嗄,或在故宫台阶边伸一头做排水口,或从石桥中孔拱券上出一头望着桥下之水,很少见过它全身模样的。后门桥的镇水兽可就露出了全身,让人能看到它的整个样子,难得吧?
[em23] 2000年12月20日,是后门桥工程竣工的日子。
[em23] 经过两年多的修整,告别了破旧不堪的后门桥迎来了第一参观者。坐着轮椅赶来的侯仁之老先生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侯老还欣然为后门桥西为连接环湖路而新修的小桥题名“金锭桥”。
[em23] 围着镇水兽转悠的一位年轻小姐告诉记者,有时间一定把搬走了多年的爷爷奶奶接回来看看,“老人看着水一定高兴,他们打五十年代就住在附近,竟没见过桥下有水。我打电话告诉他们,他们还不信呢。”
(五)
[em23] 今年,后门桥又有新变化。
[em23] 路过后门桥,不妨停车驻足、凭栏远眺,看看那几只曾在地下沉睡了几十年的镇水兽;看看什刹海的碧波荡漾、长柳飘扬;看看历经了千年沧桑的火神古庙;听它们轻声诉说北京的新老传说。[em13]
镇水兽前的钓鱼人[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2123531229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2133216222.jpg[/upload]
[em26] 北京晨报讯 [em26]
[em23] 两个青石雕刻的古代镇水兽在地安门后门桥重见天日,它们是在河道清淤工程中被挖出来的。据有关专家分析,这对镇水兽可能是元代的。这两只与两个石座连在一起的镇水兽分别把守着河道的南北两岸,呈现出一种异常威猛的气势。根据其形态判断,它俩有可能是一对。昨天,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趴”在河道南岸的那只保存得比较完好,兽身的花纹、鳞片、眼睛、鼻孔都非常清晰,其前右爪齐脖处还有一道裂缝。“趴”在河道北岸的那只镇水兽风化严重,虽然其外观仍能看出和另一只有些相似,但其体表的鳞片已经模糊不清了。
[em23] 据现场的民工介绍,北侧的那只镇水兽是十几天前被挖出来的。根据判断,文物部门认定应该还有另一只。经过寻找,河道南侧的另一只才被人们在一个洞口处发现。施工人员还在这条正在清淤的河道中挖出了一些碎瓷片。目前,市文物部门对这对石兽非常重视,一些考古专家已经开始了对它的研究。这对镇水兽的发现有何意义呢?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原国家文物局的古建筑学家、今年76岁的罗哲文老先生。根据记者提供的石兽外形,罗老推测说,这对石兽有可能是元代的,它们可能是传说中“龙”的一种变化。
[em23] 据罗老介绍,在我国古代,镇水兽是较常见的,人们除了把它当作一种装饰外,也有防止水患、避免水害的意思。这对镇水兽的发现,对元代漕运的研究非常有价值,因为元代时期,后海附近是一个码头,南方的粮食等物资通过漕运运抵北京后,很多就卸在后海码头。另据罗老介绍,原来后海和今天通州的运河是相通的,通州八里桥上也有这样的一个镇水兽。[em2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 21:46: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