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4 11:31:00
|
只看该作者
<P>(续上文)</P><P>(五)何谓灵敏 何谓迟钝 </P><P>记得98年全国俱乐部杯广东站比赛时,我在赛场调标已经很晚了,偏又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暴雨。与我一起的一位钓手一时心急,将调3目的浮标调到了5目。从他使用的浮标类型看,调5目已经偏高了。我告诉他:这样也可以,只是明天比赛时要从2目钓起,如果调5钓2目没有动作或动作不明显,可以改钓3目,但要注意钓3目有假动作,如此则应改为钓4目或4目半。这时候,有清楚的有力一扌屯 的扬竿提示动作就会有稳定的中鱼率。赛后,这位钓手对我说:果真和你说的一样。 </P><P>或许有人要问:不是调5钓2灵敏吗?怎么你说调5钓2没有动作呢?回答是:判断鱼讯要将鱼的吸食习惯和浮标的动作表达方式结合起来考虑。以鲫鱼为例,它在进窝找到鱼饵之后的第一个动作是将口腔内的水或气体呼出,然后才能吸食。这个吸食前的呼出压力,加上鲫鱼的警觉性以及对饵料作味觉及安全试探的习惯(职业比赛塘的老鱼更堪),构成了鲫鱼的前期吸食动作。有些人施钓时在调5钓2或调4钓1的所谓“灵敏状态”下,不是浮标下沉乏力就是急速下沉而不能判断鱼钩是否入口,胡乱扬竿的结果是空钩连连。原因就是对鱼吸食的前期动作缺乏了解。在鲫鱼的吸食动作中,如果鱼饵着底的稳定性不够,鱼吸时饵就会向前滑动,一次又一次的推吸鱼饵还是进不了口,标尖就是黑标扬竿还不中鱼。如改“调6钓1”又会怎样呢?我的判断是连下沉的动作多不明显了,因为浮力也就是向上的牵引越大,鱼饵在水底的稳定性越差,甚至离底悬起。对于食饵欲念不高或警觉性、试探性高的鲫鱼来说,鱼饵在水下像荡千秋一样来回摆动,并始终不能下沉。</P><P>数年前,一位学物理力学的钓手同我讨论这个问题,他说:“物体在悬空时比固定时更容易破坏它的稳定性和移动它的位置。”从理论上说他是对的,但把鱼吸食的习惯及我们要的浮标提示动作加进去,纯理论的正确就未必适合于钓鱼实践。我们在钓鱼时只能从浮标的上升或下沉动作去提示扬竿,而没有办法看透水下的鱼饵,作为钓手,看问题一定要客观。我认为,钓鱼时浮标的灵敏应该以能表达准确的信号为基础,而不能硬说调几目为“灵敏”,不要被以前定下的名词或口诀吓倒而限制了自己的思维,有时是调5钓1比调2钓1还迟钝,还没有动作。调目要合理,关键在钓目。 </P><P>(六)剩余浮力与“归零点” </P><P>我们讨论浮标的时候经常会提及浮标的“剩余浮力”。这个专用名词一般是指空钩不挂饵,两钩悬离水底时浮标露出水面的状况,并习惯于用露出水面的标尖目数来说明浮力。例如调空钩5目,从这个刻度到标尖顶端平齐水面所承担的鱼饵重量就习惯地称为“剩余浮力”。由此又产生错觉:标尖每一目代表的浮力都是一样的,而事实是与标尖靠得越近的“目”浮力越大。以长10目的标尖为例,假设每一目的长度是平均的,那么,调标尖完全出水时这10目标尖的浮力就是它能承担的重量,记数为10,于是标尖第一目代表1/10,第二目表示2/10的重量……然而,浮标设计专家并没有把标尖的“目”用平均长度来表示而是把顶端的一目涂了2厘米,靠着标身的一目只有0.8厘米。厂家的这一设计正是为了提醒我们:浮标尖每一目所代表的浮力是不同的。所以,调整浮标要有正确认识。 </P><P>有人认为,调6钓5与调3钓2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只有区分一下这两种情况的鱼讯反应就可以发现,动作截然不同。用调3钓2的鱼讯认识去指导6钓5,结果是同样的反应后者屡屡空钩。 </P><P>与剩余浮力搅在一起还有一个“归零点”,也是模糊认识。著名钓手程宁曾提出过“归零钓法”,且不论大家是否接受,对其设定“归零点”这个名词我持着肯定态度。不过,我对“归零点”是作另一种理解的。有人问我:挂双饵调标尖平水是不是就是“归零“了。我说:不是,这只能算“负重归零”。我们知道,要做到每次挂饵的重量、大小绝对一样是不可能的,既然饵有差异就不可能做到真正归零。“归零点”的划分应该在调目。你调几目,这个被你选定了的“目”就是浮标的归零点,它不是固定的标尖的某一刻度,而是随坠钩重量的变化在标尖上下移动中最终被钓者确定的,我们不要刻意规定它在哪里。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特作图示如下: </P><P>根据图表可以看出在调5钓5时鱼饵的重量全部由池底承托,而调5钓4时线饵的重量约4/5由池底承托,而浮标对饵重的向上牵引力约为1/5,而一直到调5钓3或2的时候鱼饵的重量才约一半由池底承托,一半由浮标向上牵引(轻触底状态)。如果调5钓1目或半目的时候,水下的鱼饵已经一饵融底,一饵悬空了。如果轻轻修剪铅皮,双饵就悬殊空于水中,也清楚表明在钓5钓6时双饵的重量不但由池底全部承托,而子线有1目的长度弯曲在池底。 </P><P>在此之前我一直鼓吹“调单饵半水露标尖1目或半目”,就是以附图为基础进行研究的。调标不能凭空想像,更不能跟着感觉走,选择浮标犹如配鞋,大了走不快,小了挤得难受,是不能随便的。 </P><P>(七)浮标“盲区”释疑 </P><P>在钓鱼时很多人以为把鱼饵抛出,等浮标下沉到钓目就可以等到鱼上钩了。认真一些的人虽然不是东一竿西一竿,鱼饵的落点也都有在同一位置,但明明鱼池的鱼很多,鱼饵也对路,鱼儿的食欲又很强,可别人能中鱼自己就是钓不到。这一现象的出现有人认为是存在着“浮标的盲区”。浮标有没有“盲区”?我认为是没有的! </P><P>今年俱乐部杯广东分站赛后,我与一朋友在赛场旁另一渔池,一对一作赛一场。结果,使用相同的鱼饵和钓具,我有鱼上钩,而他连浮标的动作都没有,我告诉他原因后,他也频频中鱼了。 </P><P>上述例子中的这位朋友虽然每次抛钩的落点都一样,但他没有注意到自己使用的浮标浮力不大,设计又欠灵敏,另外钓线粗且硬又有些弯曲,加上每次抛竿他都没有抛满线,让铅坠、鱼饵、线组松松垮垮地下沉,而我则尽量将线组抛满,在鱼饵下沉及着底时利用这支浮标可利用的浮力牵引着鱼饵下沉并绷直线组,追求的是第一时间接收鱼讯。弯曲及松垮的线组使鱼讯受阻,不能迅速正确地传递到浮标,更严重的还会消耗掉信号,造成失控区域,成了一个人为的“盲区”。 </P><P>悬坠钓法的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看似简单,但如果不规范就会给自己制造很复杂的问题。高手如李维新、黄适之、陈以生等学钓时常常烈日当空还在球场内练抛竿,可能在一些人看来都是“神经病”,钓鱼还要这样辛苦?试想一下,我们按要求每次将线组抛满成足够的抛物线,浮标及线组在铅坠的牵引下形成两个速度下沉,第一个是靠铅坠的重量快速下沉,第二个是当铅坠快速下沉接近到位时,浮标的浮力变为对铅坠的牵引产生缓冲阶段。在缓冲阶段,鱼饵开始脱离铅坠的牵引而转化成主导地位,由它的重量去牵引着整个线组及浮标下沉到我们所设定的钓目。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调整得合理的浮标及线组):水面上的浮标开始是快速下沉到某一目之后才慢慢下沉到钓目的。一些文章所说的“盲区”是指第二个慢速下沉的过程,既然在第一个快速下沉运行中我们能察觉鱼讯,扬竿中鱼,为什么在第二个慢速下沉的运行中更容易观察鱼讯的时候,有些人却把这个区域放弃,非定一个“盲区”的死罪给它。我认为,在钓鱼时是只有“盲人”,是没有“盲区”的!有些人脱离实际,在家里的玻璃缸里观察线组及鱼饵的下沉状况,在这个环境中没有抛物线及浮标的自然牵引,线组松松垮垮地垂直放下去,子线和鱼饵脱离浮标的牵引而失控,是飘飘荡荡地下沉。此时才可以看到他的“盲区”,而在正确的操作下是不会发生的。 </P><P>“盲区”的形成大部分是人为的,也是可以避免的,除了上面提及的操作错误外,钓具的质量问题也占很大比例。悬坠线组要求细线、小钩、灵敏的浮标,自有它的道理。有些人用质量很差的鱼线及浮标,每次钓鱼时别人可以钓几十条鱼,而自己只能钓几条。浮标是钓鱼人的“眼睛”,鱼线除了钓鱼还是传递信息给浮标的唯一途径,要想钓好鱼,基础装备是一点不能马虎的。用质量差的钓具钓鱼其实是一种损失,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要切记,浮力小的浮标不要配太粗太硬的钓线,要不又有一个新的“盲区”等着你。 </P><P>(八)走出误区寻找钓鱼乐 </P><P>关于浮标所产生的问题我的见解与读者所接受及理解的可能不一样,但不管我的“理论”是否完全正确,重新思考我们以前所接受的理论及习惯已在钓鱼实践中得到证明。然而,钓无定法,我的见解也不是什么金科玉律,可能有些朋友对“台钓”有更新的研究及发现,愿与诸同好共同讨论。 </P><P>许多从现象上看很复杂的问题不妨从简单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就可能海阔天空了,如果施钓过程中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那更是条条大路通北京。鱼情千变万化,因鱼种及鱼体大小的差异,浮标所产生的动作也会不一样,公式及理论只是一条道路的中间线,或左或右偏离一点,只要理解正确是不伤大雅的。关键是用浮标配合鱼情,配合到你的习惯。有些钓友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分析得很细,反而复杂了,一大堆的公式计算得很精确固然有益,但现实中既不能将每粒鱼饵的重量称过,也不能想像鱼儿会像小学生们一样身体高矮差不多,按着指挥排队进窝,更不可能统一从某个角度吸食,而产生标准的浮标动作。春夏秋冬季节不同,鱼类索饵的方式及角度、力度都有所区别,是不能统一规划的。一味追求精确而缺乏应变,全按照公式就失去指导意义了。标怎么调,鱼还怎样钓。 </P><P>将鱼类社会比作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分鱼聪明一些,一部分是呆头呆脑的,还有一部分像惹事的流氓一样,搞得你昏头转向,更有一些像强盗利用你的“帮忙”去谋害其它鱼类的生命,如黑鱼之类偷袭掠食,经常守在你的窝子边,弱肉强食,上跳下窜,搞得你无法施钓。我认为钓鱼的最大乐趣是永远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永远有钓不到的鱼,永远让你不能完美,让你伤脑筋。 </P><P>钓者:骗也。钓鱼人精心设定了很多假象、圈套、施放许多迷惑鱼儿的烟雾,制作了鱼类的美味大餐,目的就是骗鱼进窝,咬你布下的钩。一支调整得好的浮标犹如先进的监视设备,鱼儿的一举一动都在标尖上反应出来。然而,上当太多鱼也会聪明起来,甚至耍弄起人来,反过来骗你了。在反复钓放的钓场,可以连“钓王”、大师、全世界冠军都会被“功力深厚”的鱼儿修理到没了脾气,甚至狼狈不堪。看他们频频扬竿,双饵下去,两钩上来,处身其间是一大乐事。 </P><P>十钓九吹,跑的都是大鱼。自己无能偏怨鱼儿太狡猾,嘴上净挑些光宗耀祖的事来吹,一段段风光背后隐藏着多少失落,多少遗憾,引来多少的追忆回味,空竿而返,碰到熟人只说去试饵。这也是一乐。 </P><P>钓鱼又是一场人鱼智力火拼的游戏。开始是你的浮标未调好,鱼儿盗饵饱食而走,也可能是你的鱼类大餐没做好,鱼儿不愿光顾,尔后是心满意足,满载而归,抑或是人钓鱼,还是鱼钓人,谁能作出定论?周而复始,其乐陶陶。 </P><P>行文至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我们以前的误区修改一下,尽量往正确的道路去走。
</P>[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