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之少侠
注册时间2010-12-9
在线时间 小时
|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4-15 10:16 只看该作者
-
钓鲫:一钩两钩定江湖假设:单饵重为2目,单钩重为1目,空钩半水调目为8,也即无钩半水调10;双钩间距为3目长度。
讨论:
一、调8钓4:双钩双饵中均由浮漂承担,不论是钓浅浮还是钓深底,钩饵在水中悬浮。
二、钓目在4~7目之间,即为下钩饵的重量由池底和浮漂分别承担的全过程;此时下子线呈垂直状态;
三、调8钓7:下饵躺底,上饵悬浮,悬浮的高度最大值为双钩间距3目,最小为无限接近于○;上钩饵重量由浮漂承担,下钩饵重量全部由池底承担。
四、钓目在7~10目之间,即为上钩饵的重量由池底和浮漂分担的全过程;此时,上子线呈垂直状态,下子线呈弯曲状态。
五、调8钓10:双钩饵均完全落底,钩饵重量均由池底承担;钓目等于无钩半水调目。
六、调8钓大于10:双子线弯曲,弯曲的子线对铅坠存在向上的弹力,致使浮漂的钓目大于10。
七、调8钓8,是何状态?
上钩饵的重量由池底和浮漂分担,池底承担了1目重量,浮漂上升1目达到8,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点。此时,上饵着底,下底趟底,上子线呈垂直状态,下子线呈弯曲状态。此即为贾云鹏所说的“点”。
八、常规钓态应该是:调8钓7~10。为方便掌握,建议大家采用无钩半水调漂方法,此时调目为10,钓目为7~10。常规钓目的公式为:无钩半水调目减去单饵重加单钩重之和。
此时,上钩饵重由池底和浮漂分别承担,鱼吸饵到嘴边时,浮漂不再承担任何钩饵重量进而出现上浮;接下来,鱼吞钩饵时拉动子线,进而出现下顿,所以典型漂相应为上浮后下顿,但无论上浮还是下顿,动作均比较明显。
此时,下钩饵重量均有池底承担,鱼吸饵到嘴边时,浮漂原来不承担任何钩饵重量,因此也不会上浮或者下顿,但也许会隐含一种“释然”之感(凭感觉钓鱼);接下来,鱼吞钩饵时拉动下子线,进而出现下顿。此时,上下子线长度不应相差太大和太小,太大则下子线弯曲度较大,下顿不明显;太小则双子线不分开,影响鱼儿就饵。
论尾数定胜负时,建议用比重较轻、雾化较好之饵,一可打行程;二便于鱼嘴吸入;三利于聚鱼打快攻。
粗浅理解,万望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