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42 ,北京生北京长,76-79年在武汉住过三年,哪里的湖泊多如牛毛,看见别人钓鱼,感觉好奇,边上看热闹,就此和钓鱼有缘
84年搬家到原中国农业大学, 颐和园稍微北边一点的地方,京密引水渠那会没有修正,岸边水草婆娑,河水清澈,不时有人在河边垂钓,2,3,4的银白色鲫瓜子常蹦豆。遂学会垂钓 。一发不可收拾
后偶然事件,发现一本杂志,上面全是钓鱼的技术和技巧,中国钓鱼。更是爱不释手 ,从里面获得无数超级经验,钓技大幅提高,再后加入农大钓鱼协会。
从中国钓鱼杂志上 结识了 关心铭 和谭佛行两位老师
先说谭老师 是在每一期的 答钓友 栏目中 出现的,给钓友解答一些垂钓中 很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 夏天如何钓草鱼,炸弹钩饵料不同对象鱼的配方,等 其中一些简单实用的方子 远比现在任何超级商品饵好的多,直到前几年一直在用,也是每钓必有斩获,谭老师为人谦逊,和蔼,每次回答钓友的问题都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加以说明,讲的有理有据,让大家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随时能进入实际操作,取得效果,实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再说 关心铭老师 关老师也是在 中国钓鱼杂志 上 经常发表文章的一位热心读者。多讲一些垂钓的选位及操作技巧,很多文章至今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因为他的文章就是针对北京地区钓友而言的,印象比较深的文章 一篇是 说在柳荫公园换饵钓鲤鱼,还有就是在亦庄那边钓草鱼 还有一篇是用珍珠梅钓鲫鱼的。。。 很有意思 , 看完后很久都记得。
现在 谭老师年事已高 估计早就停杆休息了,关老师也不知去哪里垂钓,很久也没有了文章,后来结识北京钓鱼网,成了唯一的钓鱼聊天的地方,
早先那些钓鱼的哥们们也各奔东西,我的车子从原来的自行车 变成 夏利 又变成捷达 到现在的 别摸我530 可是钓鱼的乐趣一年年减少,去年只是出行垂钓5次。今年上周才第一次出行,30个白条。不是我的兴趣在减少,是实在没有地方玩了, 一个破坑 3年都不换水,几百斤破鱼,坑边人比鱼多,钓了十几条,看着受伤的鲤鱼拐子,一点心情都没有,或分给钓鱼或直接丢进坑里,看的老板直发呆。
以前从来不玩手杆,(包括在京密引水渠用拉坨),x现在 周边几乎没有让玩海竿的坑, 6付达瓦海竿静静的躺在包里睡大觉,炸弹钩早就生出斑斑锈迹。
早年上庄水库 简直是我们的天堂,95年随便一个周日 弄几斤金黄色野鲫 一如反掌,洗毛厂,皇后店等养殖坑,也是经常很爽。 圆明园的几个大坑,那叫一个人气旺胜,坑主没有家伙,全凭钓者手艺,一次瞎蒙乱撞,一天钓到20几尾3斤大鲤鱼。三把海竿还有点忙不过来。
进05年,还在昌平北七家武警大坑爽的舒服,每钓必有斩获,06年夜钓 4斤多草鱼上来三个,07年 9斤半鲤鱼 08年7斤多草鱼 去年和今年则是一色白条,问之 答道, 冬天冰上锚鱼给弄光了,没人看管荒废了,再看边上几口破唐子,一米一个 比打比赛还热闹,一斤的小拐尖,偶尔上来一两个。
到底是钓鱼变了味 还是我们的休闲方式变了味?。。。。。。。
十年后 一句话在嘴边常冒出来: 我已经不钓鱼很多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