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align=left>鱼情各异 别信万能饵<p></p></P>
<P align=left>“鱼塘喂什么饵,就用什么饵作主料。”这话不错。但是种颗粒饲料的颜色形状差不多,怎么分别?同样的颗粒饲料,池塘用的比重大,用于网箱喂鱼的半沉半浮,是悬浮着的。把北方生产的颗粒饲料带到南方去,不啻要南方人吃窝窝头;将广东喂罗非鱼的饲料用于北京,同样的罗非鱼不会上浮吞食悬浮颗粒也是没用。<p></p></P>
<P align=left>对北京带回的颗粒饲料进行化验后,我保留了它的有效成分和味嗅觉特征,用1/3雪花粉对它进行改造,再加少量粘粉和长短两种纤维,后又增加了调整状态的添加物才有了比较理想的效果。<p></p></P>
<P align=left>一种钓饵的成功必须包含三个方面:1、钓饵有效成分的合理搭配。颗粒饲料喂鱼之所以取得高产,就是对有益于鱼类吸收的物质按科学比例进行了搭配,所以取鱼塘喂鱼的颗粒饲料作基料是一种省力的方法。可是也不要以为找对了饲料就能筝操胜券了,因为钓的变化不是一种饵能完全概括得了的。2、饵料必须经过试钓,并在试的过程中改善其性能。有些钓友试饵只试基料,到临比赛时再添加其它成分,结果需要的状态出不来,加纤维、加添加剂,不是拉不出丝就是拉出的饵忽大忽小,是添加成分破坏了纤维或其中某一成份与钓饵基料中的动植物蛋白产生了化学变化。3、兑水量不容小看。基料正确,添加物剂量合理,兑水量马虎了也会影响钓饵状态。商品饵标明的兑水量是一个约数,它是以年平均气温或常规情况作出的提示,南方气温高而形成的兑水比例移至北方必出纰漏。临时添加的有效成分吸水性如何,不熟悉、不知道也会使人陷入误区。<p></p></P>
<P align=left>传统用饵说蚯蚓是万能饵,现在又有人把颗粒饲料称为竞技钓鱼的万能饵,我的看法是鱼情各异,千万别信什么万能饵。用饵应该合理配制,用活了是万能饵,只重基料或偏重添加物就无能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align=left>边位占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与临场状态<p></p></P>
<P 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即使是技术全面的钓手,也不可能场场都出好成绩,可怕的是老不出成绩。抽签抽个大边能钓好,夹在中间就都蔫了,这就是临场状态。一个钓手的临场状态是他自身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有的人文化程度不怎么高,但为人不骄不媚,视比赛为人格体现,抽好签钓得认真,抽坏签不怨不恼。<p></p></P>
<P align=left>第七届“钓王杯”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个区,每人钓<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场鱼,里外共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8</FONT>个大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4</FONT>个二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7</FONT>个运动员参赛,如作人均分配,可以每人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个大边或二边的机会,可是抽签的结果是,有的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场比赛无一沾“边”,运气好的两天六次沾“边”。最后的成绩排列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次沾“边”奠定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名基础,抽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5</FONT>个边稳进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名。如果这次比赛在边位打不好,那就得好好找找原因了。<p></p></P>
<P align=left>这种现象的存在既是客观的,但也不能不从其它方面去查原因。<p></p></P>
<P align=left>客观环境对钓鱼的影响有时是很隐蔽的,技术不成熟的钓手可以有聪明举动,现卖现贩,一举而超出,但成功于一场而不能持久。问他怎么取得好成绩的,怕的是说了半天自己多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有修养的钓手就是屡战屡败的话也能总结原因,这次犯错,下次就再也不会出错了。例如拉饵,现在是谁都会拉,但什么情况拉大饵,什么情况拉小饵;鱼起来了,什么信号都有,是拉上层还是拉下层,简单对待是不行的;在边拉搓拉都中鱼,但要提高上鱼率,就得考虑钓棚和饵形,不能因为中鱼就凭着感觉走。不能用自我感觉来代替临场状态,当然也有自我感觉与临场状态一致的时候,那就是最佳状态了。但更多的是找不到感觉,这里边钓位劣势是无法改变的,但不能因此而认输,要有紧张的气氛中调整自己的能力。由于我们面对是一群来去自由,浮沉看不见,又因各种原因而显得变化无常的活体,即使在试钓中对鱼情有所认识,也会在突然之间因人为因素而变得出乎预料。试钓是一种天气,比赛又是一种天气;原来用某种鱼饵钓得很爽,到比赛却要临场变饵才行,所以有“运气”说是因为这许多变化有的已被我们认识,有的还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p></p></P>
<P align=left>劣位劣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是自己输了<p></p></P>
<P align=left>第七届“钓王杯”的赛程安排是两天,上下午各两场,每场一个半小时。首日第一场我在前区,因太阳露得迟,上下层水温判别明显,所以钓浮钓底没有太大的差别。这场我得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5</FONT>分,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7</FONT>个名次分中不算领先。<p></p></P>
<P 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进入第二场钓位的时候,阳光比第一场充沛多了。在阳光照射下,池水中的含氧量提高了,并出现上下水层对流,原来的水温差别缩小也在鱼的泳层变化上得到体现。对此,我原来思考的对策是钓底,但看左右和对面钓手钓线上的浮标位置是一律钓浮的样子,心里急转:总不会这么多人全犯错误?我一人钓底,逆风而动,钓好钓砸虽是自己的事,但以此检验鱼情判断的正确与否才是重要的。所以我临时决定钓浮。可是一开竿就是异常情况,浮标上窜下跳,来的全是乱鱼,胡搅蛮缠的鱼讯使你没法招架,真是看信号心惊肉跳。没有规律的信号必然产生疑惑。在差不多半个小时中,我的钓棚变化不会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次,但始终没有变换钓饵。这并不是我对自己有多少自信,而是鱼的索饵动态反映出来的,因为全场钓手使用不同钓饵遇到的都是相同鱼情。我始终认为,在闹不清鱼情混乱的原因时只能以技术争取鱼获。有些钓手在观察比赛时,不从技术上找差距,眼只盯着钓饵,以为鱼饵中的奥秘才是取冠之道。说句不客气的话,是以饵代技者不谙钓技,或者说把钓技简单化了。<p></p></P>
<P 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拉饵抛钩看似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但细微的变化不仅在于捕捉标尖信号,还有重力与浮力配置中怎样形成有效鱼讯等唯有钓手才心里才明白的东西。经过前半场半入状态的考验,我对浮力与重力逆反效果中的鱼讯规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然而,尽管后半场紧追慢追还是落后于左邻的张东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尾。<p></p></P>
<P align=left>在这场比赛中,成功的战术是钓水皮。我的浮标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3</FONT>厘米,母线自挨着铅坠的连接环到浮标插座,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5</FONT>厘米这已是不能再短了,因为再短子线就缠标了;子线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厘米,总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FONT>厘米在深度上已超过半水。张东秋用的是小短标,线组全长不超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5</FONT>厘米,钓得浅、抛得远,胜出是必然的。至最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分钟,我的窝里已没有鱼了,他还在上鱼。我输了是活该。<p></p></P>[em10][em10][em10][em10][em10][em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