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标题: 阿波釣法全攻略(3)【2007年修訂版】(转) [打印本页]

作者: 官厅渔人    时间: 2010-4-17 10:10
标题: 阿波釣法全攻略(3)【2007年修訂版】(转)
阿波釣法全攻略(3)【2007年修訂版】'? P$|0`9w'O(Z4f9V(J
W!F1\7I(P
之前兩章曾經講述張線與晃誘之重要性, 因為透過張線技巧, 水面下之釣組將呈現出理想之狀態, 實屬阿波釣法之基礎, 故此今章主要圍繞不同環境因素下釣手應該掌握之種種張線及晃誘技術, 各位朋友如閱覽這篇文章前, 仍然未清楚張線及晃誘技巧之基本理念, 請先參閱同系列前兩篇文章 -阿波釣法全攻略(1)與 阿波釣法全攻略(2)
1) 重量張線 :
基本技巧 - 這是利用母線的重量去產生拉緊釣組的作用, 釣手需要做的姿勢及技巧是提起釣竿, 讓母線離開水面, 減低水面張力對母線的影響, 同時因為母線離開水面時受到地心吸力的影響, 母線重量將會集中於丹錐上作為支點, 從而遲緩了丹錐的乘流速度, 達到拉緊釣組及打斜釣組的功效.
環境配合 - 無風或非常和緩的風, 海面浪湧不大, 水流由腳邊帶出或於磯石的咀位時由左後方或右後方帶出.
晃誘配合 - 釣竿提起時停止出線, 丹錐乘流速度將減慢, 而釣組將向流尾方向打斜, 如果一直持續保持這種姿勢, 丹錐將停止流動而釣組將上揚得太高, 故此釣手要不時將釣竿緩緩放下, 同時間釋出母線, 這時丹錐將繼續向前流動, 釣組角度也會下降, 之後再將釣竿上揚產生張線, 這種丹錐減慢流動/釣餌上揚, 丹錐正常流動/釣餌下沉的狀況將會對魚兒有莫大吸引力. www.isohk.com$Y:m$O+Q"e.?:S
磯釣人網站【香港磯釣專題網站】%j1g9C*d$j%@8s-B$U
備註 - 這種方法是磯釣中尤其是港內磯釣中一種最常用的技巧, 可惜的是, 香港磯釣運動日趨蓬勃, 但近年眼中所見香港非常少釣手會如此使用張線技巧, 大部份釣手就算是無風的情況下都是將釣竿垂低貼近水面任由釣組飄浮, 殊為可惜

2) 竿先張線 : 8n%c8x(k$O ?


基本技巧 - 這是利用竿先的彈性去產生拉緊釣組的作用, 釣手需要做的姿勢及技巧是將釣竿伸出與水流方向盡量保持垂直90度-120度之間, 打開線杯, 利用手指輕按線杯制線及竿先的彈性輕輕拉緊釣組, 從而遲緩了丹錐的乘流速度, 達到拉緊釣組及打斜釣組的功效.
環境配合 - 風流同向或風流平行異向, 和緩至清勁的風, 海面浪湧大中小均可, 但因為竿先要能夠與流帶保持90-120度, 所以只適用於磯際或磯石的咀位而水流非常接近磯際地由腳邊帶出或由左後方或右後方帶出或橫過(視乎釣竿長度) 或者流速較慢而直接擦過本礁的本流釣場.

晃誘配合 - 用手指輕按線杯制線時, 竿先將微微彎曲, 如果是一支竿先設計優良(例如大部份的G牌磯竿), 將會較容易感覺釣組拉緊的情況, 丹錐乘流速度將減慢, 而釣組將向流尾方向打斜, 如果一直持續保持這種姿勢, 丹錐將停止流動而釣組將上揚得太高, 故此釣手要不時將手指於線杯放開, 同時間釋出母線, 這時丹錐將繼續向前流動, 釣組角度也會下降, 之後再將手指按杯制線產生張線, 這種丹錐減慢流動/釣餌上揚, 丹錐正常流動/釣餌下沉的狀況將會對魚兒有莫大吸引力.

備註 - 如果環境配合, 這是控制性最高而又殺傷力最大的張線技巧, 因為除了基本丹錐下沉的魚訊外, 掌握得好的釣手也可適時減低滯線或餘線運用丹錐脈釣法(直感) 同時把握魚訊, 也可隨時透過手法控制丹錐乘流性及丹錐殘存浮力(如何辦到? 有機會再談). 香港很多釣手都主攻磯際至近場, 所以如果遇到合適條件時一定要嘗試..S)B"Z9e#A4V3u)a9{/e2n
www.isohk.com&r'I6_)r$\,r!f
3) 風力張線

基本技巧 - 這是利用風力去產生拉緊釣組的作用, 釣手需要做的姿勢及技巧是提起釣竿, 讓部份母線離開水面, 竿先必須視乎風速及風向作出適度的提昇及指向合適的方向, 這時母線將被風吹成一個弧形而向丹錐方向作出拉扯, 從而遲緩了丹錐的乘流速度, 達到拉緊釣組及打斜釣組的功效.環境配合 - 風流平行異向之時, 吹和緩至清勁的風, 海面浪湧影響不大, 水流方向平行於岸際或於磯石的咀位時由左後方或右後方帶出.$H9{,Z0f!b'T
,K0^ J8F"]1v0t"~+|
晃誘配合 - 釣竿提起時停止出線, 丹錐乘流速度將減慢, 而釣組將向流尾方向打斜, 如果一直持續保持這種姿勢, 丹錐將停止流動而釣組將上揚得太高或者甚至被母線拖拉至下風位反向而行, 故此釣手要不時作出道系修正並同時將釣竿放下, 也同一時間釋出母線, 這時丹錐乘流性將會再度發揮而繼續向前流動, 釣組角度也會下降, 之後再將釣竿上揚產生張線, 這種丹錐減慢流動/釣餌上揚, 丹錐正常流動/釣餌下沉的狀況將會對魚兒有莫大吸引力.

備註 - 這種方法是各種張線方法中最難掌握的, 因為如果釣手控制不佳(有時卻是刻意的), 往往令整副釣組向後走, 又或者令整副釣組飄離正確水流軌跡, 所以釣手採用這種方法是要勤於作出道系修正及將釣組飄浮軌跡的誤差計算在內, 方能於採取張線技術之同時將釣組送往標點. 但因為香港很多磯釣釣點都是必須於有風有流的情況下魚群活性才比較高或者才有魚群結集, 故此釣手必須要掌握這種張線技巧否則於大部份惡劣環境下根本不能發揮阿波釣法的威力, 否則便會像香港有些釣手一樣未到必要時卻採用竿先插水式, 任由釣組隨意飄流, 中魚猶如摸彩.


4) 反撥潮(炒白位)張線 :
基本技巧 - 這是利用反撥潮(炒白位)的力量去產生拉緊釣組的作用, 釣手需要做的姿勢及技巧是利用釣竿, 將母線放於炒白位的外沿, 利用炒白位力量向四周散發的特性拉緊母線, 從而令處於潮目(夾流位) 或離岸流的丹錐及丹錐下釣組拉緊, 從而遲緩了丹錐的乘流速度, 達到拉緊釣組及打斜釣組的功效.www.isohk.com$~&B4`8Q;g$j
9L6S&I0O"H,T3L;H/{0U;F7w C
環境配合 - 風不是重點, 重點是釣座必須有反撥潮(炒白位)帶出, 而反撥潮形成的沖目流與外圍的離岸流相交形成潮目, 便是一等一的釣位.晃誘配合 - 釣竿保持指向反撥潮外沿, 注意母線離開水面的長度, 離水太多會受風之影響, 離水太少則母線會受磯際浪湧之影響, 此時與竿先張線技巧一樣用手指按線杯制線時, 竿先將微微彎曲, 如果是一支竿先設計優良將會較容易感覺釣組拉緊的情況, 丹錐乘流速度將減慢, 而釣組將向流尾方向打斜, 如果一直持續保持這種姿勢, 丹錐將停止流動而釣組將上揚得太高, 故此釣手要不時將手指於線杯放開, 同時間釋出母線, 這時丹錐將繼續向前流動, 釣組角度也會下降, 之後再將手指按杯制線產生張線, 這種丹錐減慢流動/釣餌上揚, 丹錐正常流動/釣餌下沉的狀況將會對魚兒有莫大吸引力. )E"f6U:G3d
"G#n0^$b'k)h
備註 - 這種方法是標準潮目及離岸流狙擊手法的必要技巧, 如果環境符合通常都是一個極佳釣點, 方法運用正確, 爆釣可期.

-X3d(| l*n
5) 母線張線基本技巧 - 這是利用母線的乘流性(或水阻)去產生拉緊釣組的作用, 釣手需要做的技巧是利起釣竿竿先的彈性左右舞動(在日本這種技巧叫“尖彈晃”), 讓母線離開水面, 然後蛇形地擺放於流頭,利用水面張力及阻力對母線的影響, 從而大幅減慢丹錐上母線乘流性藉此減慢丹錐乘流速度, 達到拉緊釣組及打斜釣組的功效.

環境配合 - 清勁至強烈的風, 海面浪湧中至大浪, 水表流向飄忽不定..E晃誘配合 - 採用這種方法釣手對釣組的控制度很低, 所以根本沒有相關晃誘配合.

備註 - 這種方法是香港磯釣中很多釣手教導新手的一種方法, 還美其名為 “圈竿圈線”, 但這種張線技巧根本與真正的[圈竿圈線] 技術發明者台灣的李嘉亮先生所發明的技術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李嘉亮先生所發明的圈竿圈線是一種活化丹錐(尤其是藻餌釣中長標釣法) 乘流性的一種突破性概念, 釣手需要經過長時間訓練才能掌握, 而這種 “尖彈晃”, 只是一種將線蛇形擺放在水上任其自由飄流的一種簡單道系修正/張線技術, 所以如果再有釣手講及圈竿圈線技巧, 請先弄清楚是否就是李嘉亮先生所發明之圈竿圈線技術, 以免蒙混了讀者, 也曲解了原創者的理念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補購回前百多期過期但不過時的釣魚人雜誌細看其中玄妙). 說回這種尖彈晃技術, 本人覺得對釣組的操控性太少, 如非必要, 並不推薦使用. 反而於道系修正技巧中用來修改或延長丹錐軌跡時較有用也較常用到.

6) 拉扯張線 : 5`'z)X%X7x

基本技巧 - 這是利用直接拉扯母線去產生拉緊釣組的作用, 釣手只需要將釣竿拉往心目中方向, 從而將浮波拉後而因為浮波下釣組的水阻作用, 釣組將作出伸展及打斜.

環境配合 - 無風無流的情況下, 或者釣手想刻意將釣餌大幅度上揚時採用。
晃誘配合 - 採用拉動-停止, 拉動-停止的節奏, 令釣餌產生上揚-下沉, 上揚-下沉的節奏

備註 - 這種方法在磯釣中主要是針對一些波平如鏡的黑鯛內灣位釣場時使用, 釣手通常是將釣組遠投, 然後不停按節奏慢慢拉往腳邊, 從而激發起黑鯛的食慾, 但如果釣場無風無流, 魚的活性將會降低, 採用這種技巧將是無辦法中之辦法.

7) 丹錐張線
W
基本技巧 - 這是利用多一顆不同乘流性的丹錐去產生拉緊釣組的作用, 釣手需要做的只是配上多一顆乘流性較低的丹錐, 藉以從後方拖拉著前方的丹錐, 從而遲緩了丹錐的乘流速度, 達到拉緊釣組及打斜釣組的功效.
環境配合 - 任何情況. 但釣場最好有起碼之流速.

晃誘配合 - 沒有絕對方法, 因為釣手是採用器具去幫助張線, 但其實某些情況下釣手仍然要採用上述六種張線技巧去輔助, 屆時釣手便需要用到相關之晃誘技巧.

備註 - 這種方法嚴格上來說是一種屬於關西的釣法多於屬於德島縣的釣法(雖然早從日本釣手若松敬竿先生的年代已帶出雙丹錐概念, 但阿波釣法張線技巧是一種技術, 而從關西方面成熟發展的二段釣組卻從器材方面出發去解決問題, 這樣張線技巧就變成主要環繞著器材配合而非單單操控手法, 當然二段或雙丹錐釣法的操控也是一種絕高的技巧, 所以雙丹錐釣法是需要另立課題作出討論的.我會在另一些文章再講這個題目.www.isohk.com Y @9z!{:r-a4W%n4E4_
磯釣人網站【香港磯釣專題網站】1v!y$t$V,J$F5Q.?*Q1x x
後記 :
其實根據阿波釣法先駒者德島縣初代名人小里哲也先生所述, 張線技巧其實是有十種方法的, 但我發覺當中三種是從上述七種方法衍生出來的, 所以為免讀者產生混亂起見只詳述其中七種的張線技巧, 釣手只要充分掌握上述七種張線技巧, 就能應用於大部份釣場, 但請各位釣手記著, 一個釣場的環境及作釣過程中是無時無刻不在轉變當中, 所以釣手必須要懂得將此等張線技巧靈活交替運用, 例如一開始釣磯際時用重量張線, 到一定距離又可能轉為竿先張線, 當丹錐循一定軌跡前進時開始到達近場與離岸流交接的潮目位時又可能需要利用反撥潮的力量產生張線, 這樣才可以於整個作釣過程貫徹阿波釣法中張線及晃誘技巧的理念. 另外各位釣手也應該明白雖然張線技巧是阿波釣法的一個重要技術及理念, 但釣場上正因為千變萬化, 釣手絕不能一成不變, 必須懂得磯釣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取捨”, 如果釣場上能長時間採用張線及晃誘技巧令釣組形成一個最適合魚類覓食的狀態當然最好, 但如果釣場環境太過惡劣, 釣手往往便要放棄張線技巧返回磯釣最基本之問題, 就是 “究竟我的釣餌在如此環境下在那裡? 那裡才是魚兒覓食的位置? 我的釣餌是否能到達那裡?”, 請記住, 就算未能誘釣同步只要釣餌放在魚群中仍然有機會中魚, 但如果你的釣餌不能送達魚群的話, 因為餌點無魚, 無論釣組角度狀態甚麼好, 都只是徒然.
各位朋友, 暫時告一段落, 阿波釣法全攻略(4)第四章再見!"v*H/{'D'z+Z4T

[ 本帖最后由 官厅渔人 于 2010-4-17 10:11 编辑 ]




欢迎光临 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https://bjdiaoy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