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标题: 秋季钓鱼碰到一问题求助各位@! [打印本页]

作者: 长空    时间: 2004-10-2 14:02
标题: 秋季钓鱼碰到一问题求助各位@!
<P>近日在野钓时遇到一问题,请各位同仁或大师指点一二!!</P>
<P>一是都说秋天钓深浅交接处,那么是在深浅交接处的深处还是浅处打窝?</P>
<P>二是秋天风大时(超过4级)是钓背风还是钓迎风?</P>
作者: 大鞋底子    时间: 2004-10-2 20:34
<P>1.A</P><P>2.B</P>
作者: 宣城阿兵    时间: 2004-10-8 12:46
钓无定式,不能千篇一律,你只要觉得这个位子有鱼,是个鱼道,你就可以开钓。一般秋天钓1.2-1.8米的水深。你说钓鱼时起大风,我觉得还是背风处好一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em07]
作者: Jackson    时间: 2004-10-8 19:48
四级以上大风,注意:他说的是四级以上,什么概念呢,就是吹得树木弯腰的大风..遇到这种风力,无论迎风还是背风,都钓不好鱼,应收竿打道回府.
作者: ^小鱼儿^    时间: 2004-10-8 20:11
应该钓浅一点的位置会好一点
作者: bollin(柏林)    时间: 2004-10-9 09:39
大风天打鲤 下风口偶有奇迹[em10][em10][em10][em10][em10]


作者: bgaic    时间: 2004-10-9 11:31
温度在十五至二十五度时,水色偏深,有一米就行,水色偏清,可能一米五以上好。主要以浅为主。一米以下搓大饵守,降低打杆频率。一米五以上,要求不高,大饵小饵,频率快慢都行,根据鱼轻决定。四极左右的风,最好钓顺风,看标轻松,而且没流不走漂,打杆准。
作者: ma6400    时间: 2004-10-9 16:26
<P align=center><B>一、钓鲫鱼</B></P><P>   1.小渔钩、极细的线,是钓鲫鱼的重要一环。这是由鲫鱼胆小而警觉、个体较小的特点所决定的。台北队所用的脑线粗0.04毫米,主线粗0.07毫米,丸袖式无倒刺渔钩4~6号,均为日本所产。 </P><P>  2.长脑线、立柱形两头带金属环的铅坠、漂坠搭配适当,反应灵敏。台北队所用的脑线长度为33~50厘米。为什么要用长脑线?这是由鲫鱼叼食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实验观察时,看到它的吞饵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是围着钓饵转,有时用身体蹭或用尾巴扇。这时反应在短脑线的渔漂上,表现为上下抖动,提竿时可能挂住鱼体或鱼尾,偶尔能提上岸,但绝大多数是空钩,或钩上挂点鳞片。这种上下抖动的现象,若用长脑线(50厘米)就会消除,渔漂纹丝不动。 </P><P>  第二阶段,经过看、围转、蹭或扇,感到无危险或口味适宜,将饵钩一口吞下,叼着饵钩起游逃走。反应在长脑线渔漂上,是迅速下沉,见沉漂就提竿,十拿九稳能得鱼。没有假信息,从来不送漂,这就是长脑线的优点。因为脑线和主线都很细,酷似蛛丝,从而解除了鲫鱼的警觉,只见它头朝下、尾朝上一口吞下饵钩,抬头游走。所以,出现“闷漂”和“领漂”。 </P><P>  这对动作比较缓慢的老年垂钓者是比较适用的,就广大青壮年垂钓者而言,落空的机会就更少了。立柱形两头带金属小环的铅坠,长约3.3~3.5厘米,上环与主线联结,下环与长脑线打结,保持了原线固有的拉力强度。因为与金属小环联线不存在线与线之间打结。根据渔漂的浮力大小,在立柱体上增加或减少卷上去的铅皮重量,是十分便当的,可以把漂坠搭配到最佳灵敏度。台队的钓法是两条脑线各拴一只渔钩,一长一短,上下仅差3.3~3.5厘米。好的漂坠状况是,下面那只渔钩刚好擦地,上面的那只渔钩悬浮在水中,反应非常灵敏。我在仿效实践中,唯感美中不足的,就是两条长脑线极易绞在一起。为了克服此弊,可把脑线与下金属环联结处,各加衬一段长约2厘米的细小塑料管,从管中穿线,并固定在金属环的两侧,使两条长脑线分开,并保持5~7厘米的间距。 </P><P>  3.拉直主线,为缩短提竿时间创造了条件。投钩之后就把主线拉直,并把竿梢插入水中。这样,能抗风,防止钓竿晃动,保持渔漂的稳定性。这是台北选手的第三种做法。需要注意的是,把主线拉直后的多余线段不好处理。为此,可将威海产450厘米长手竿装上导线环,安上小102型绕线轮,使用起来便会得心应手,不仅是钓鲫鱼的常用竿,用小铅坠能甩出30多米远,钓其他底层鱼,代海竿用也挺好。或在手竿柄节上装一个塑料圆盘式绕线轮(渔具店有售),在其与竿相衔接处,夹入一小条塑料板(如废旧的X光胶片),剪成6×2厘米的长条,固定在绕线盘与竿柄衔接处,摇盘收直主线后,把线勒入此夹缝中。假若大鱼上钩后,鱼要线时又可自由抽出——拉动绕线盘倒转。为使竿与线保持一体或不乱线,可根据竿身的长度,套上3~5条扎辫子用的橡皮筋。为了使上线下线方便,可在主线上穿入长2.5厘米的气门心,上线时把气门心套在竿梢上即可,下线时从气门心中抽出竿梢即可收线。经过这样改装后的手竿,不仅钓鲫鱼时好用,钓其他鱼也好用。 </P><P>  台北队参赛的运动员,绝大多数都是钓鲫鱼专门研究团体——“名人会”的会员,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钓鲫技术,并用比赛等各种形式进行实地训练,对钓技精益求精,曾在世界性钓鲫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钓具方面也比较先进,如用日本产的5.4米碳素竿,其重量仅有145克,既轻便,又有高强度。抽拉式竿架,既能调长度又可调角度。伸缩式两节的抄网把柄,既方便,又灵活。岛内还有专门生产各种鱼饵的工厂,有香型独特专用于钓鲫鱼的饵料。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 </P><P>  (二)钓鲫鱼的室内实验 </P><P>  为摸清鲫鱼的习性、特别是它的食性特点,可把钓回来的鲫鱼放在一个大玻璃缸中,进行人工喂养,作“垂钓”实验,不仅另有一番情趣,更重要的是可以积累第一手资料。初入缸中的鲫鱼,或因刺伤等原因表现为惊恐不安,食欲不好。 </P><P>  一周之后,若再增加了伙伴,无论是喂荤饵或素饵,都会出现抢食现象。但当鲫鱼的数量减少,这种抢食现象较为罕见,特别是喂素饵时,在吞饵之前,鲫鱼总是头朝缸底,翘着尾巴,向饵团拱动或用身子蹭,或用尾巴不停地扇动,有时吞入嘴中又吐出,吐出后再吞入。经过吞吞吐吐2~4次之后,才吞入压磨嘴。这种现象说明:鱼多时抢食,咬钩凶猛;鱼少时特别是喂素饵时,鲫鱼吞钩分为两个阶段,即头朝下拱、蹭、扇、吞吞吐吐为第一阶段;吞入后压磨嘴为第二阶段。为实验装钩方法与钓获的关系,把同样的小钩、同样的素饵,一个装成钩尖裸露,一个把钩尖全用面饵包封。结果,钩尖裸露的只要吞进就无法吐出,而不露钩尖的吞进后仍可吐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装钩时以裸露钩尖为好。因为只要鲫鱼咬上这种钩,就惊恐万状,四处乱窜,拼命挣扎。越挣扎,刺鱼越深,也就越难挣脱,形成刺鱼有力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裸露式饵钩的威力是比较大的。</P><P>  再看用糟食诱钓鲫鱼的实验。将集束式无托饵器炸弹式钩,捏上糟食后投入玻璃缸中,饵团刚落缸底就被鲫鱼团团围住,用嘴不停地拱饵团。此刻鱼尾扇动次数,较其他时间快得多。这是一种“信号”,是在呼喊同伴来此觅食,也是一种“高兴”的表现。饵团被鱼拱动后,提前溶化散开,有的鲫鱼吞入一小片豆饼渣游到缸角处压磨嘴,而有的则是在吞食溶化饵液的同时,也将渔钩吞入,此时只见原来的“小雾团”被上钩鱼使劲搅动,范围迅速扩大,未咬钩的鱼表现惊恐不安,有的乱窜,有的企图找到一个地方藏身,个别胆大的继续吸食饵液又上了钩,饵液呈雾状。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两点:一是鲫鱼遇到危险时,会发出信号,让其同伴离开危险区;二是液态饵较块状饵更便于鱼吸食,看不出吞饵阶段性。 </P><P>  鲫鱼食性虽杂,但在多种饵料中,则有明显的选择性。如把细玉米面制成酸、臭、香和不加任何添加剂的4种颗粒状饵料,分别放在鱼缸的4个角,鲫鱼就先吃带气味的,后吃无味的。这个实验和观察说明,鲫鱼的味觉很好,觅食主要靠品尝而确定取舍。 </P><P>  为了筛选出供钓鲫鱼的专用饵,作了下列试验:(1)荞麦面适量,掺点维生素B2,染成略呈金黄色。(2)蒸熟的白薯适量,掺点鸡蛋黄。(3)高粱米面适量,经冲烫后,加点红糖。(4)白薯切成片,晒干后磨成粉,掺点虾皮碎末。 (5)土豆粉(市售粉面子)冲烫后掺入细麦麸。(6)荞麦面、白薯粉、土豆粉各等量拌匀,冲烫后再掺入适量草莓酱。 (7)白薯粉、土豆粉各半,冲烫后加点炒黄豆粉。(8)蒸熟的白薯去皮,掺入荞麦面,捣成粘糊状。(9)高粱面、荞麦面、豆饼粉、白薯、土豆粉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揉软。(10)
  炒黄豆粉、蚕豆粉、精面粉各等量拌匀,用鱼塘水调和,揉到软硬适宜。(11)玉米面、荞麦面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掺点炒茧蛹粉,揉到软硬适宜。(12)精面粉、玉米面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掺点孑孓粉,揉到软硬适宜。(13)精面粉、玉米面、荞麦面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掺点蚯蚓粉或奶粉,或带糖的豆浆粉(市售),或鸡骨发酵后的臭水。在鱼缸实验中,上述各种钓饵鲫鱼都爱吃,拿到鱼塘去实际应用时,鲤鱼、草鱼等也照样上钩。这说明,专钓鲫鱼的饵料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P><P>  (三)钓鲫鱼的几种方法 </P><P>  无论怎样先进的经验,都不可生搬硬套,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 </P><P>  1.深秋冬初浮钓鲫鱼。鲫鱼原本是底鱼,怎么可以进行浮钓?这是在特定条件下采用的一种垂钓技法。由于这个季节气温逐渐降低,鱼儿很少游动。但假如在向阳背风的高崖下银光闪闪的水域,刮着1~2级西南风,在11~14点这段时间里,水面温度稍高,水中溶氧量较多,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鲫鱼浮游戏耍,晒太阳,有的把背鳍露出水面一动不动(稍受干扰便立刻下潜),这正是浮钓鲫鱼的好时机。垂钓时,最好把钓位选在有柴草或沙丘的隐蔽处,用长竿短线,不用坠,不加漂,装上蚯蚓饵,再蘸点香精,轻轻地、慢慢地把饵钩送到鱼群的近岸方或侧边处,不可送到鱼群的中央,以防鱼上钩后把鱼群惊散。钓群浮鲫鱼,必须由近及远,鱼上钩后,千万不能让它闹水,抖竿刺鱼后,快速向岸边或鱼群的侧缘拉。一般情况下,重150~200克的鲫鱼上钩后用不着遛,可直提上岸。假如投钩后鱼儿仍在晒太阳或吸氧,尚未发现适口的钓饵,可轻轻上下提拉或轻抖竿显示钓饵,提高其可见度,诱鱼上钩。注意手不能离竿,有手感就抬竿,拾竿就得鱼。当把一个钓位的群游鲫鱼快要钓光时,应撒上制备的羊油拌麦麸诱鱼。由于羊油不沉水底,会被吹到漂浮物或水沫子的边缘,与竿梢下的浮游饵钩汇集在一起,又可形成上鱼的小高潮。 </P><P>  2.钓拱。在炎热的夏天,有的池塘长满浮萍,特别是沿岸水域生长得尤为茂密。当扒开一个洞,想要打窝时,一会儿又合上,很难下钩。在这种环境中,钓拱是最理想的。所用钓具很简单:一根长竿,挂上从竿梢到饵钩长约40厘米的短线,不用渔漂,不上渔坠。这种钓法,全凭认真观察和主动出击。当听到“吧哒、吧哒”的声响时,多是鲫鱼吞食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常能看到声响处有鲫鱼拱动浮萍,或凸起一个浮萍包,甚至伸出头在水面吸氧。遇到上述现象后,就要不失时机地把饵钩送到鲫鱼活动处。如果递钩后,没见鱼上钩,要上下提拉钓钩,以此诱鱼和显示钓饵可见度。如有手感就提竿,提竿就得鱼。这种钓法,上钩鱼个体较大,小的极少。钓拱,全靠耳聪目明、手技动作迅速,切忌钓翁群集,高谈阔论。因鱼受惊不起拱,所以防止各种干扰很重要。 </P><P>  应把钓位选在宁静处,便于听“吧哒”声,观察“凸包”或“浮头”。有时这些动态可能是青蛙所为,但它的特点是拱着浮萍跑,一拱一条线,而鲫鱼则是上下拱动。对此,要注意区别。 </P><P>  3.“春钓浅滩”。我国北方过了清明之后,在池塘的背风向阳坡下,可化出一块无冰明水区。此处水温稍高,溶氧较足,经过漫长饥寒文迫“猫冬”的鲫鱼,常到此水域觅食或晒暖吸氧,虽然个体较小,但警觉性很高,稍受惊动就逃之夭夭。如果能找到隐蔽处,力求避免人影和钓竿晃动把鱼惊跑,可取得较好的垂钓效果。钓位只能选在背靠高坡的向阳背风处,才有冰冻融化后的明水区。勘探明确、选准钓位后,最好头天傍晚喂好窝子,第二天的10点钟以后再去垂钓,往往能高兴而去满意而归。如果钓位前没有沙丘或土堆供隐藏身体,最好人工架设草堆,或用近似岸色的布或草袋等物搭一个隐蔽所,否则,鱼受惊后,打窝的诱饵再好,它也不敢来吃。要根据地形或隐蔽所的距离,来选择钓竿的长度。如距水面近,用小短竿操作为宜,比较灵便。如距水面较远,竿也要相应加长。不用砣,不加漂,全凭手把竿的感觉来判断提竿时机。这个期间的鲫鱼咬钩轻微,必须选用小而锋利的渔钩,装饵不超过大米粒大,裸露钩尖。随着天气渐暖水温升高,可逐步向塘内延伸钓点,同时加坠、加漂,可一直钓到在浅滩有杂草生长、小满以后。其钓获量,也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而增加。 </P><P>  (四)钓鲫鱼的饵料 </P><P>  在前面室内钓鲫鱼的实验中,已列举了13种配方,经过对比实验,筛选出下列较为适用的钓鲫鱼用饵: </P><P>  1.粉末状饵。炒黄豆磨碎过筛后的细粉、当年白皮蚕豆(陈旧的效果差)扒皮后磨碎成粉末状或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富强粉各适量,分别装瓶备用。临钓场时,先把渔钩用该塘水湿一下,然后放在瓶中滚蘸一下,再湿一下,再滚蘸一次,如此反复4~5次即可施钓。将上述三种粉饵,以上鱼多少、快慢为标准排列,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般。 </P><P>  2.调和成的基础饵。人胎盘焙黄研成粉末、羊骨粉各半,加适量面粉,用羊油调和到软硬适度。另一种是将生豆面或豆腐粉,用蜂蜜调和到软硬适度。此饵的透钩性极差,装钩时一定要裸露钩尖,否则就会跑鱼。再一种是将基础饵(其制法参阅饵谱之七)掺点鱼粉或虾米的碎末。上述三种饵料,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般。 </P><P>  3.荤饵或活饵。红色火柴杆粗的小蚯蚓,装钩后蘸一点香精水或花露水,或头一天用动物鲜血拌喂的各色蚯蚓、红虫、小河虾。按上述荤活饵排列,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般。 </P><P>  4.钓饵与季节、水文、鲫鱼品种之间的关系。早春和深秋,荤饵比素饵好;而此季节以外的钓鱼期则相反。水肥的池塘,素饵较荤饵优越;而瘦水塘则相反。灰白色的鲫鱼偏爱素饵,而黑灰色的鲫鱼爱吃荤饵。当然爱吃荤者不拒素,爱吃素者不拒荤,只是在对比实验时略有差异而已。上述荤素相兼饵——人胎盘等制的钓饵,优于其他各种钓饵,上鱼快,透钩性好,跑鱼较少,堪称优中之优。细小红蚯蚓蘸香精稍次之。这两种饵,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适用,不仅鲫鱼爱咬,鲤鱼、鳊鱼、草鱼等也爱咬钩。无论何种饵料,初临钓场时,必须是一荤一素双钩装饵,借以观察哪种饵上钩快、多,然后选择效率高的饵料装钩,以扩大钓获量。每到一个新的钓场,应多备几种饵料,尤其是参加比赛,更需要做到有备无患,随机应变。 </P><P>  (五)关于脑线的长度 </P><P>  目前有文献记载的脑线长度,49.5厘米以下各种长度的都有,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从养鱼缸实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2厘米脑线的朝天钩,在鱼吞饵时,由于主线碰在鱼鼻子上,或铅坠的阻力,费了很大劲吞到饵的鱼,又警觉地弃饵而逃。这种朝天钩反应极为灵敏,只要鱼儿触动饵钩,甚至鱼尚未触到饵,仅鱼鼻子撞击,主线就会抖动,往往使人误以为有鱼儿上钩,此时提竿十有八九是空钩,偶尔因钩挂鱼体也有上鱼的。这种高灵敏度的漂砣搭配,没有实用价值。 </P><P>  因为没有脑线的朝天钩,最大的缺点是鲫鱼吞钩困难。为克服此弊,将脑线加长到了3厘米,也常见到钩坠于一体的朝天钩,鱼吞饵后要游走,也因钩坠的阻力,吐饵而去。将脑线加长到5厘米并用空心坠能沿主线自由移动,吞钩弃饵的现象就不见了,送漂反应灵敏。由此可见,活坠比钩坠一体的朝天钩好得多,脑线最短不要少于5厘米。</P><P>  经过多次玻璃缸垂钓实验和多年来的水库、河流、湖泊、池塘中的垂钓实践证明,确定脑线的长度,必须因地制宜,适合垂钓水域、地形的实际情况。在流速较快的江河中垂钓,鱼有抢饵的特点,脑线宜长不宜短。在静水或深水中施钓,鱼有安全感,有品尝饵的特点,脑线宜短不宜长。在清澈见底的浅滩垂钓,鱼也常抢食,脑线要适当长点。而在混浊的水域垂钓,鱼亦有品食习性,脑线宜短。初春和深秋宜短,而夏、秋二季垂钓,脑线则宜长。在有杂草或其他障碍物的水域垂钓,脑线宜短,而在无任何障碍物的水域垂钓,脑线宜长。究竟脑线多长为度,多短为宜?这既有客观标准,也要看每个人的习惯。如江南人,特别喜爱无脑线或脑线极短的朝天钩。从实践中发现,短于5厘米的脑线,上鱼的可能性仅有30%。而长于5厘米、短于10厘米的脑线,上鱼率在40~45%之间。49.5厘米的长脑线,其上鱼率约为85%。相对而言,在无任何障碍物的水域进行垂钓,还是长脑线、双钩为好,只要沉漂或领漂现象出现,提竿十拿九稳能上鱼,同时还能解除短脑线、反应特别灵敏所造成的精神紧张。 </P><P>  (六)钓鲫鱼的注意事项 </P><P>  1.要重视打窝子。要依据时间、地形、水域的不同,采取打窝或饲窝措施。如上述“春钓浅滩”中的饵窝,比临场现打窝效果要好。如某塘杂草丛生,下钩困难,但该处鲫鱼多,离家不远,或交通比较方便,就不要放过。选准钓位后,开个1平方米左右的“洞”,彻底清除杂草或其他障碍物,头天喂上诱饵,第二天施钓,远比新“洞”现打窝效果好。假如能找到小动物的腐尸如死猫、烂狗等,捆上1块石头,沉入窝内,连续4~5天都能获得丰收。假如离家较近,可把剩菜馊饭以及牛粪等倒入窝内,效果也不错。 </P><P>  打立体窝。适应于陡坡下,或大堤下的深水域。诱饵的制备:把粉碎的豆饼渣炒香,掺入1/5羊骨粉,装袋备用。到钓位后,再掺入60%的岸边潮湿泥土,拌匀搓细,撒入钓域,边撒边形成立体窝。用齐竿线的手竿,拴3只渔钩,搭配好坠漂,使下钩刚好沉底,上钩悬浮于距水底约8厘米,另一只渔钩悬于上下钩中间。由于不间断地向钓域投撒诱饵,会出现越钓鱼越多的局面,开始的半小时可能上鱼很少,越往后上鱼越多,甚至可出现投钩尚未落底,半路被鱼拦吞的情况,一竿2鱼较常见,偶尔可一竿获3鱼。为了节省装饵时间,可用红蚯蚓装钩后蘸上点香精,装一次饵可连钓3~5条鱼不用换饵。用泥沙混拌的诱饵,在向钓域投撒时,不可避免地像下雨那样“刷刷”作响,但只要是散状、少量、多次地投撒,鱼是不害怕的,不仅鲫鱼爱咬钩,鲤鱼咬钩的也不少。 </P><P>  当出现鱼群在水面抢食的情况时,说明投饵过勤、过多,此时上钩率反而下降,不仅要暂停撒饵,还应把底钩上提使之接近水面,拉到鱼群中,并有卧漂出现,用抖竿或上下提拉的方法,诱鱼上钩。暂停投撒诱饵后,鱼群又会沉底觅食。 </P><P>  2.要掌握大鲫鱼的特点。雨季江河的洄水涡中,水库放水闸旁,桥墩洄湾处,常是大鲫鱼群集处。浮萍密的池塘,有“吧哒”声,或浮萍被拱起,或把头露出水面吸氧,多为大鲫鱼的行踪。若饵钩尚未沉到水底,半路被鱼拦吞,渔漂缓动或横卧不动,多是大鲫鱼所为。小送漂,或送漂速度越慢,鲫鱼的个体就越大。在打底窝后观察鱼星(小气泡)时,当看到密密匝匝的气泡中有较大气泡出现,就是大鲫鱼进窝的信号。 </P><P>  3.要注意应付鲫鱼脱钩后施放的惊液。鲫鱼上钩脱逃时,能分泌出惊液,提示它的伙伴注意危险。当其他鱼闻到惊液气味时,就迅速逃窜。若在垂钓时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更换一下钓位,因为要等惊液气味散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影响垂钓效果。抓鱼摘钩的手,也会沾染上这种惊液味,应注意及时清洗擦净,再去拿饵装钩,否则也影响上钩。 </P><P>  4.要注意风对钓鲫鱼的影响。有风有浪的水域,比宁静无浪钓位上鱼快,且多。如果再下点濛濛细雨,临近黄昏时分,鲫鱼咬钩可达近似疯狂的程度,几乎是投下钩就咬。在吞钩高峰时,往往是1分钟可钓2尾鱼。双钩长脑线,主线齐竿长,效果更好。究其原因,可能是在风吹浪动的水域中,溶氧充足,下小雨天气,鱼儿误认为夜间来临,从而加速摄食进度。这样的时机要抓住,不能放过。似以西南风3~4级为好,因为风小吹不起浪,风大又看不准漂。 </P><P>  5.注意看漂,把握住最佳提竿时机。小送漂,即渔漂向上升2~3小格,这和阻漂一样,多是大鲫鱼所为,提竿要稳。</P><P>  大送漂,甚至可把直漂送呈卧式漂,这往往是咬死钩的特点,大小鲫鱼都可能出现。在送漂之后,拽着漂就逃窜,又出现领漂,在这种情况下很少跑鱼,就是提竿迟了也无关紧要。闷漂,渔漂下沉之后不再复出,多是鲤鱼所为。鲇鱼上钩后,也出现闷漂。用33~49.5厘米长脑线时,无论是何种鱼上钩,从来未见过送漂的现象,一律下沉不再复出。故鲫、鲤、鲇、草鱼等上钩很难区分。逗漂,即渔漂上下抖动,其频率较快,这多是小杂鱼所为,特别是蚯蚓饵,这种现象极为常见,烦得钓翁们无法时,只好改用素饵,或荤素相兼饵。无论是出现小送漂、阻漂、大送漂,还是出现闷漂时,都要不失时机地提竿,在鱼吞饵尚未吐出之瞬间,将渔钩通过提竿动作深刺挂牢。这实际上是钓鱼全过程中最难掌握的一环,特别是在卖票钓鱼的养鱼塘,经过多次脱钩的鱼尤其较难掌握。在鱼被钓猾的情况下,咬钩谨慎而轻微,常常只能拉出一点鱼嘴的细皮。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人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老年人,反应较迟钝,动作较缓慢,很难把握住最佳提竿时机。为什么?这还得从手的提竿动作谈起:当人视网膜接受渔漂的信息后,由视神经传递到视神经中枢,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和判断,发出指令,使运动神经通过脊髓传到前臂和手,从而产生提竿动作。而人的眼睛紧盯渔漂时间久了,会很疲劳,甚至有时会出现复视,犹如电视屏幕上的“重影”。这时渔漂就很难盯了,老年人尤其如此。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几年出现了电脑渔竿,电脑全自动钓鱼器,神钓牌钓鱼器,折叠式自动化钓竿,KT-A型可调式自动鱼竿架,WL型可调式自动鱼竿架等多种新型钓具。这些钓具虽然还有不足之处,但在垂钓自动化方面毕竟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P>




欢迎光临 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https://bjdiaoy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