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标题: 谁知道顿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8-29 20:55
标题: 谁知道顿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我原以为,顿口是鱼吸食的动作在鱼漂上产生的反映。后来看一个水下录象片才发现:鱼在的吸食时,由于脑线较长,
鱼漂基本上没有反映。只有鱼把饵含在口中转身的时候,鱼漂才有较大的动作。但为什么我们采用台钓法钓鱼时,浮漂通常会有
明显的加速下顿动作,此时抬竿大部分会中鱼。难道鱼是加速转身或移动吗?如果是这样,鱼漂应该是快速沉没。而所谓的下顿,
只是瞬间完成。
    为了解开这个迷团,我在鱼缸里作了一个实验,先做一个标准的台钓钓组:鲫鱼漂、悬坠、调四钓二,用吸管模拟鱼吃食,结
果有了重大发现:鱼钩在水底做快速横向运动时,牵引鱼坠做向下运动,鱼漂也随着鱼坠做向下运动。
    由于鱼坠是悬浮状态,被外力拉动后,尽管外力消失,仍然会产生较大幅度的向下的惯性运动,并带动鱼漂做明显的下顿动作
我终于明白,原来所谓的顿口,实际上是鱼的吃食动作,打破了漂坠平衡,使悬浮的鱼坠做向下运动,并带动鱼漂下顿。鱼漂下顿
的幅度和速度,取决于鱼坠的大小、形态和产生的惯性力。

   这个发现很有意思, 请大家讨论。

[ 本帖最后由 chenxm0088 于 2008-8-31 12:16 编辑 ]
作者: 肥师    时间: 2008-8-29 21:29
实践出真知
没看太明白,到底是转身出现顿口,还是吃食出现顿口?
作者: 渔友L    时间: 2008-8-29 21:48
我想鱼吃食应有好几种状态,根据鱼的种类和习性各有区别。所谓顿口应该是鲫鱼或鲤鱼等摄食时的典型特征,即鱼将食吞入口中,按物理学原理是饵食受负压被吸入鱼口。此时鱼漂应该是与鱼食一同运动,快速下沉,但随即鱼食在进入鱼嘴后运动受阻,而鱼儿此时是不动的,这一系列的运动反映在鱼漂上,就是稍沉即停,在我们的视觉上感受的就是一顿。当然,鲫、鲤一类的鱼吃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如,在鱼多且抢食的情况下,鱼将食吸入口的同时即会转身或后退或上浮,此时就看不到鱼漂的一顿了。还有就是天气不宜,气压低,或鱼儿没有饥饿感,吃食也是可有可无,这时会将食轻轻的含住,没有大幅度的上浮或后退,鱼漂的反应则极轻,此时也不会有顿口。以上观点也不知对与不对,供参考。另外说一下我今天的经历:今天我在落坡岭钓了一天鱼,共钓24条鲫鱼,还因挂草跑了6、7条。上午时还行,鱼漂不论上浮还是下沉,只要动幅较大,提竿就可中鱼。到了下午,开始闹小鱼,鱼漂上浮或下沉两目,有些还多些,提竿就是没鱼!如此反复多次,真烦了,后来我索性不管它,单等鱼漂出现一顿时,再关注它,并手持鱼竿,很快就会出现鱼漂上浮,这时提竿多数情况是中鱼。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8-29 22:43
脑线长时,鱼吸食是反应不出来的。
作者: zhang888    时间: 2008-8-29 23:02
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想说两句。我在水库钓的鲫鱼,养了3年,最后要给他们消毒,结果84放多了,全牺牲了。:(    我渔缸底层是买的那种小石子。鲫鱼经常会吸小石子玩。我养的鲫鱼不大,大概1两不到。但是吸食的力量极大。小石子距离鱼嘴大概有3厘米左右,它一下子就吸进去了,所后,啪。。 的吐出,打在鱼缸边上,能发出清脆的响声。可怜我那几十条小鲫鱼了:L 。我觉得鱼漂为下顿就是鱼在吸食,提晚了,它就吐出来了。

[ 本帖最后由 zhang888 于 2008-8-29 23:04 编辑 ]
作者: 荒法!    时间: 2008-8-29 23:10
楼主说的只是一种普遍情况,也是最应该出现的情况,但我觉得如果浮漂足够灵敏,调教足够精确,顿口应该在鱼刚吸食的那一刻就会出现。这也是传统钓法很难见到顿口的原因。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8-29 23:31
鱼吃食是引起漂动的原因,但是悬浮的鱼坠把这个动作放大了,使鱼漂的下顿的幅度更明显。我猜想这就是悬坠钓法的真正的灵魂所在。
作者: PYL    时间: 2008-8-30 02:01
咱来学习,:) :) :)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作者: 老妖野营    时间: 2008-8-30 02:33
那脑线一般多长合适呢?
作者: 京西渔隐    时间: 2008-8-30 08:29
(, 下载次数: 657)

[ 本帖最后由 京西渔隐 于 2008-8-30 08:30 编辑 ]
作者: zhanggai    时间: 2008-8-30 10:26
楼主是个爱观察的人!!!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8-30 10:38
谢谢二位大侠。
作者: 油画笔    时间: 2008-8-30 11:18
原帖由 肥师 于 2008-8-29 21:29 发表
实践出真知
没看太明白,到底是转身出现顿口,还是吃食出现顿口?

我也不太明白,我猜楼主的意思是鱼一吃食,横向拉动鱼饵,则漂产生下顿是吗?
作者: 打猎    时间: 2008-8-30 12:53
鱼吃食后会有80%向左右拐,10%直行,10%停车。但都不打蹦灯~
作者: 超级武器    时间: 2008-8-30 12:53


:) :)
作者: 勇敢的心PETER    时间: 2008-8-30 13:58
:lol :victory: :victory:
作者: 海帆    时间: 2008-8-30 14:05
原帖由 打猎 于 2008-8-30 12:53 发表
鱼吃食后会有80%向左右拐,10%直行,10%停车。但都不打蹦灯~

呵呵,打了你没看见.
作者: 杨村世豪    时间: 2008-8-30 14:54
原帖由 zhang888 于 2008-8-29 23:02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想说两句。我在水库钓的鲫鱼,养了3年,最后要给他们消毒,结果84放多了,全牺牲了。:(    我渔缸底层是买的那种小石子。鲫鱼经常会吸小石子玩。我养的鲫鱼不大,大概1两不到。但是吸食的力量极大 ...
正解
水线垂直下,上饵钩轻触底的状态,盹感清晰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8-30 20:22
吸食、转身都可以出现顿口。具体要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主要看你的漂调的是灵还是顿。由于铅坠、浮标、鱼饵、线、和鱼钩这套条鱼体系(简称钓系)在水中都被钓者调为钓系重力等于钓系所受浮力的平衡状态,所以浮标的运动方向及速度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浮标的剩余浮力f:
大家都知道,浮标处于平水(标尖与水面相平)状态所用的铅皮要比浮标露出水面任何目数所用的铅皮要重,露出的目数越多,铅皮越轻。由此:剩余浮力=(平水所用铅皮的重量+鱼饵鱼钩重量) - (钓目所用铅皮的重力+鱼饵鱼钩重量);如果你每次在鱼钩上挂的饵都是一样重的,那么 剩余浮力=平水所用铅皮的重量 - 钓目所用铅皮的重力 ;此时的剩余浮力是鱼拉黑标的要克服的剩余浮力,如果鱼没有拉黑标,只拉下1目或2目等等,那么鱼需要克服的剩余浮力就相应要小,这时候剩余浮力应该等于鱼拉下的相应两个目数的铅皮重量差。
2、钓系整体质量
打破一个平衡状态所用的力=质量 x 加速度,物理学公式为F=ma,由公式可以看出如果钓系受到的力F是相同,那么钓系质量m越大,加速度a越小,加速度大小反映了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能获得的速度大小,就是说加速度越大,鱼标出现下拉的顿口的这个“顿”感就越强烈,力F持续时间越长,鱼标下拉移动的目数越多。所以说为了获得较大的顿感即较大的加速度,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钓系的质量,但是质量太小在某些因素下也存在弊端,比如说水深杂鱼多,或者风大等因素,所以钓系质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水的阻力
因为水的密度相对于空气来说是很大的,所以在鱼发出的力量很小时,它对于钓系的阻力是不能忽略不计的,而水的阻力除了密度因素以外还和钓系的几何形状有关系,越粗大的鱼标受到的阻力越大,这就是为什么鱼标的形状各式各样,而在钓深水鲫鱼时,大家都愿意用细身鱼标的原因。和空气对汽车的影响道理一样,在水中,钓系受到的水的阻力和钓系的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会以平方级别增加。即F水=SV^2, S与水密度和阻力系数和钓系垂直于行进方向的面积有关系,如果用同一鱼标,此值为一常量。
总结:
定义 剩余浮力f,鱼发出的力为F鱼,钓系质量为m,水的阻力为F水,钓系速度V,鱼发力时间t (此时间指鱼饵在鱼嘴里的时间)
          速度V=初速度+加速度x时间,因为初速度静止为零,所以V=at
此时得出   F鱼 - f - F水=ma
                      F鱼 - f - SV^2=ma
                      F鱼 - f- S(at)^2=ma
整理得出:反映顿感强烈的加速度a= {-m +/- 根号下[m^2 +4St^2(F-f)]} / 2st^2
由于我们现在讨论的是鱼下拉产生的顿口的顿感强烈程度,所以丢弃加速度a产生的负值,负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鱼向上发力产生的送标,另一部分是鱼发力小于剩余浮力且发力时间过短,在鱼标上的反映仅为振动,不能刺激视觉的部分。
最后得出:a={根号下[m^2 +4St^2(F-f)] -m} / 2st^2
利用单因分析法由公式可以看出:当鱼发力时间固定,发力大小固定时,剩余浮力固定时,导致鱼标产生顿感是否强烈的主要因素是由钓系质量M和水的系数S决定的,而S大小主要取决于鱼标的截面积大小。 钓系质量M越大,S越大(鱼标越粗),加速度a越小,顿感越弱;反之顿感越强。 所以要加强顿感,增强加速度a,就要减少钓目(减少剩余浮力,增加灵敏度),减少钓系质量,用细身标。但是过灵未必是好事,毕竟不同坑里的鱼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的脾气不一样。

请大家从技术角度给予意见、建议、指导。谢谢!
作者: bj-lyd    时间: 2008-8-30 20:32
楼上各位钓友都是高见。
作者: zx21h    时间: 2008-8-30 21:08
读了搂住的文章尽管感到有些细节的描写过于潦草,但还是从中获取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是渔坠将鱼摄食的侧力变为下顿,再通过水线传导给渔漂。这不尽使我反思我们每次的选漂、调漂。细想起来,我们在选钓不同水域、不同鱼种时的选漂。现在是不是可以解释成:为了一个适当的坠,而选一支够浮力的漂。
作者: zx21h    时间: 2008-8-31 09:55
建议搂主继续探索,我觉得大有文章可做。为以往的浮漂有放大鱼口作用的理论与说法,找到这一功效的动力源。子细琢摸一下,我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系统排列:传感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显示器;即:钩---子线---坠---漂。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8-31 12:03
楼上的见解很高明,钓鱼是一项系统工程,线组就是一个信号传导系统,钩、线、坠、漂及太空豆、8字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的共同作用就是有效传导鱼口信号。
  过去,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鱼漂上,以为买一支高档鱼漂就可以钓好鱼了,结果大都事与愿违,百元漂的漂像与十元漂无太大区别。鱼漂的作用正如楼上所说是个“显示器”,它的功能是显示来自线组的鱼口信号,但所有的漂,包括所谓好漂,对信号都有衰减作用。
  线组系统中大部分的部件对鱼口信号是起衰减作用的,只有一个例外,它就是“鱼坠”。楼上说鱼坠是“放大器”,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我作过一个实验:两只同样的漂组,一个有坠(悬坠);一个无坠。在相同的向下的拉力下,带坠的鱼漂比不带坠的鱼漂的下顿的幅度要大的多。
  台钓法又称“悬坠钓法”,其本质是:鱼坠从躺底的状态,变为悬挂的状态。正因为这一变化,才有了所谓灵钝的变化。
   所以,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了,不要把眼光只放在鱼漂上。为了获得一个清晰可见的顿口,我们是不是也要研究鱼坠,包括鱼坠的重量、外型、材质、悬挂方式等,来探索一条新路。我认为这是一条可行的路,也许是真正超越台钓(日本钓)的机会所在。
作者: 闲人0521    时间: 2008-8-31 15:45
有机会学习了,真是高兴呀。。。:lol
作者: 麒麟    时间: 2008-8-31 17:42
标题: 太感谢了!
那么多高人,太感谢了,不知道哪位高人可以指点一下送漂,什么时候提时机最好?俺老看不准!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8-31 22:23
请问楼主,你的实验室怎么做的,能否告知试验条件,请解释无坠是怎么回事,如果无坠鱼标怎么立起来?
还有据我所之,传统钓法也有悬坠钓。
请详尽解释以便讨论,谢谢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1 09:42
我做的实验装置很简单,在一个长1米;深0.8米;厚0.3米的鱼缸里放两个钓组,一个钓组有坠;一个钓组无坠。
将两组的鱼钩都固定在鱼缸底部的横线上,有一个可以控制横线横向运动的装置。拉动该装置,使鱼钩做横向运动,模拟鱼的吃食动作,观察鱼漂的反映情况.
作者: rsy0822    时间: 2008-9-1 09:54
标题: 雕技、钓技均佳
近日注意了“打猎”一下,您的标志非常突出,是一个食雕作品
(瓜灯)吧,期待确认中。。。。。
作者: 野钓老李    时间: 2008-9-1 12:18
:victory: :victory:
作者: luofei    时间: 2008-9-1 12:59
学习...不太明白 :L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1 13:03
我认为,可以把鱼标动作的过程分为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鱼饵从静止到被鱼吸到嘴边,此阶段可以导致鱼标动作,但鱼饵还没进入鱼的嘴里。
第二阶段,鱼饵进入鱼嘴,鱼做出调整身体的动作,拉动鱼标动作,然后吐出鱼钩。
第三阶段,鱼虽然吐出鱼钩,但是由于钓系(鱼坠)获得了第二阶段鱼做动作时产生的动量,钓系会因为这个动量产生的惯性继续运动,导致鱼标继续动作。
如果鱼标被调的过于灵敏,导致第一阶段浮标动作过大,从而使钓者误以为中鱼而抬竿,此时造成的结果是,提竿无鱼,但鱼饵还在。
如果提竿过晚,会导致提竿无鱼,鱼饵不在了。
大家钓鱼时,都希望能在第二阶段提竿,就是为了这个原因,所以才将鱼标调来调去,希望能将第二阶段的鱼标动作放到最理想状态,从而使这个放大器及不饱和又不截至,能够工作在合理的放大区。(其实饱和、截至两部分也能很好的上鱼,这个我们以后再讨论)。
从我上面的阐述,分析你的实验:
前提条件,你的两个鱼标形状完全相似,接近一样,并且露出水面的目数相同,这样是为了保证剩余浮力完全相同,在相同的条件下,其他的就好分析了。
当你模拟鱼吃食的动作拉动线绳时,两个鱼标同时向下运动,他们获得了相同的动能,这个可以由物理中的动能守恒或动量守恒而得之。在你的手持续发力时,由于你将绳子拉动的长度给两个鱼标带来的运动位移是一样的,所以此时鱼标动作的目数是相同的。这和上面提到的第二阶段一样,属于鱼饵在鱼嘴里的那段时间,也是大家最希望提竿的那段时间。由于带鱼坠的鱼标的总质量比不带坠的鱼标大,根据F=ma,此时质量小的不带坠的鱼标获得的加速度会比带坠的大,所以你目视到的顿感不带坠的会更强烈。
当你的手停止发力或放开绳子时,这应该和上面的第三阶段一样,此时的鱼标会因绳子牵引获得的动能而保持自己的惯性继续运动。
由于不带坠的鱼标获得的加速度比较大,从而在相同的时间上的获得的速度比较大,由于水的阻力是和鱼标速度的平方正正比,所以速度快的鱼标受到的水的阻力比较大,并且质量大的物体的惯性不容易被改变,所以带鱼坠的鱼标在惯性作用下移动的距离回比不带坠移动的距离长。但这段距离已经是属于鱼钩从鱼口中吐出的那部分时间,我们并不考虑。
所以,你的实验虽然得出了带鱼坠的鱼标移动距离大,但这段距离所处时间并不全是我们提竿的最好时间,而不带鱼坠的浮标移动的距离虽然小,但他的有效提竿的那部分占整段时间会多一些。 但从顿感上来看,钓系质量小的会更强烈一些。

请指教。
作者: 天蓬元帅    时间: 2008-9-1 15:20
呵呵 漂的上牵引力!
作者: 初钓者之    时间: 2008-9-1 15:36
高人们,得出个结论让兄弟们看看啊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1 16:52
小议铅坠的放大作用
来源: 钓鱼中国   EzLife
老鬼钓鱼,老鬼鱼饵,风行钓具,钓鱼视频,户外运动,旅游,老鬼钓鱼学校,鲫鱼,鲤鱼,摇三摇. t! x, z, F# G- A8 D: W& M6 o% w& a
  在整个钓组当中,铅坠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 ~' f3 x1 }$ X1 O- }0 i' O' Ebbs.lg918.cn  通过长期的实践我认为:在悬坠钓法中,铅坠除了平衡浮力之外,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放大鱼讯。它能把鱼吃食的轻微动作加以放大,再通过浮漂的语言显示出来。而大多数钓友往往只注重对浮漂的选择,以及对浮漂灵敏度的追求,却忽略了铅坠的放大作用。比如:同一钓组、同一浮漂、同一调目的情况下,铅坠短粗和细长,在鱼吃食时,浮漂上所反映出的讯息会有明显的差异。铅坠短粗:在抛竿时鱼食下沉到位的速度快,讯口有力,幅度大,浮漂的小动作少。但由于铅坠短粗,水平截面积大,起竿时易惊扰鱼群,故适合深水钓、休闲钓、野钓。当铅坠细长时:食的下沉速度平稳,讯口清晰、缓慢,浮漂的小动作多,起杆时轻巧,鱼易连口。适合于竞技钓、浮钓。
  O% I8 s3 Q9 r7 m; I' s7 r  由此不难看出:除了调整浮漂的钓目以求多拿鱼之外,改变铅坠的数量、大小和形状,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至于增加铅坠的数量,可能有的钓友会产生疑问,我以自身的例子加以解释。我曾用过子母坠,就是在同一钓组中配有两个铅坠,一大一小。大的在上为活坠,小的在下为死坠,大小铅坠重量比例为2:1(调漂时只增减大坠即可)。当鱼口轻且稀时,我多把两坠分开30公分以上;鱼口重且急时,就两铅紧贴,中鱼效果极佳。现我已改为用一大号8字转环(台钓专用的)来代替死坠,虽效果不如子母坠明显,但只要把调目减小(我一般为调2、3、4目),8字转环(子坠)的作用就出来了。如果你的漂子是很牛的那种……我就不用多说了。 老鬼钓鱼,老鬼鱼饵,风行钓具,钓鱼视频,户外运动,旅游,老鬼钓鱼学校,鲫鱼,鲤鱼,摇三摇9 }! ?3 i, D, k& b( J
  采用子母坠,子坠是固定的,其作用就是为了放大鱼讯。如果忽略脑线的重量,我加一个子坠就相当于在钩子上加了一块铅皮,钩动则坠动。而且子坠的重量固定不变,其讯号固定不变,从而鱼口的讯息就很容易掌握。而母坠是活动的,其作用除了放大讯号以外,还起到了增加脑线的长度、调整鱼食下落速度的作用。鱼口轻且稀时我上移母坠,就是为了增加脑线长度,减缓鱼食下落速度,增加动感,也减少了鱼吃食过程中的假口现象,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跑坠(铅)”。当鱼口重且急时,子母合二为一,就成了传统悬坠钓法。
+ w5 ]: V9 l: G8 S! m2 {% k  再有就是现在出的半钢脚和全钢脚浮漂,用过的人都知道:其钢脚的作用就是为了更好的放大鱼讯,而且其翻身快,稳定性好,只是价格贵些(指好的手作漂)。对于某些钓友可将普通鱼漂的漂脚下半部三分之一处,缠绕细铜丝,并用胶水粘牢,再涂以防水明漆,效果也可以。而且我还发现:在平时的休闲钓、野钓时,小号长身的漂子并不实用。我多采用短身长尾、浮力较大的巴尔沙木中号漂(3#、4#),虽不如孔雀羽的漂子灵敏,但很实用,且铅坠的放大作用明显,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老鬼钓鱼,老鬼鱼饵,风行钓具,钓鱼视频,户外运动,旅游,老鬼钓鱼学校,鲫鱼,鲤鱼,摇三摇  [2 O* k$ \& x+ ?& E; L
作者: scoote    时间: 2008-9-1 19:13
标题: 按照这个理论,铅坠应该设计成雨滴的形状
通过日常我们观察,下雨的时候雨滴的形状来引申,雨滴的形状是下面大,上面逐渐减少的样子,就和王继平老师设计的浮漂一样的正位流线体的浮漂。 铅坠也可以做成这样的,这种形状在下顿的时候对水的阻力最小,应该在顿口的时候,表现的惯性最大,牵动的浮标的表现就应该越明显。如下图, 雨滴, 和铅皮形状

[ 本帖最后由 scoote 于 2008-9-1 19:31 编辑 ]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1 20:10
我赞同钓系的水平截面影响鱼标的灵敏程度的观点。就像子弹头型的汽车与平头大货车受风阻的的差别一样。
但是对于铅坠对鱼讯的放大作用,我不能认同。
当鱼钩被拉动时,相对铅坠的重量和鱼吃饵的拉力、转身的拉力而言,鱼线的伸长量是可以忽略的,此时的从鱼标到鱼钩这部分钓系来说可认为是刚性的,也就是说鱼拉动多少,鱼标就移动多少。
然而,如果考虑到因为钓系惯性而向下产生的这部分位移,的确可以认为鱼坠起到了放大作用,因为这部分位移主要是靠鱼坠质量的惯性来获得的, 但是这部分位移能够实用的前提是鱼钩还在鱼嘴里。我们钓鱼时确实存在鱼吃饵后长时间不吐钩的情况,甚至是提竿时发现钩上居然挂着一条鱼的情况,但是我想大家都不愿意这样上鱼吧。 我自我感觉,大多钓鱼人都在捕捉鱼刚一将饵吃到嘴里便能提竿上鱼的那一瞬间,都在追求能够熟练掌握那样的提竿时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我认为,铅坠起到的主要作用(不是唯一作用)就是调节剩余浮力,来匹配鱼口的轻重。而真正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鱼标露在水面部分的几何形状。
我曾因为看不清鱼标,而一直使用标尖比较粗的那种浮标。在使用中发现,粗尖的浮标动作不是很灵敏。由于这个原因,我总结了,如果鱼标的剩余浮力调节的一样,即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相同,那么露出水面的部分直径越细,那么相同的力使鱼标移动的目数越多。就像两个水桶,如果容积一样,那么底面积大的桶会比较矮,底面积小的桶会比较高。而相同的力拉动相同的时间,克服相同的浮力,拉下相同的浮标体积,越细的浮标移动的目数越多,给人带来的顿感越强烈。之所以浮标露出的越少越灵敏,正是因为很多浮标的标尖比下面的部分细,粗尖浮标就不符合这个规律。由此还可以推论出,如果浮标的视目部分的粗细相同,那么对于同样力道的吃口,浮标在任何目数移动的位移是一样的,其灵敏度也是一样的。

关于你提到的子母坠的问题,我还不清楚其使用方法和使用原理,等有机会我也去试试,研究一下。
作者: 晒得不黑    时间: 2008-9-1 20:21
学习了:)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1 21:25
一直以来,大家都围绕着鱼漂做文章,漂越买越贵,灵敏度越调越高。而竞技钓手们却用大漂、长脑线,专钓钝,成绩直线上升。怎么会事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大漂必然用大坠,大坠惯性必然大,其拉动鱼漂产生的顿口清晰又明显,中鱼率当然高。
  鱼的吃口很复杂,各种信号都有上鱼的可能。但让我们回味无穷是“漂亮的顿口”,鱼坠的放大作用恰恰能够使顿口更明显更清晰。
  鱼坠产生的惯性使鱼漂的顿口延长最多0.05秒,不必担心鱼会吐钩。人抬杆的时间至少1秒钟。
  说鱼漂对顿口有放大作用,实在很没根据,鱼漂对鱼口信号只能是起衰减作用,所谓细尾票充其量衰减作用少些而已。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有什么不好吗? 我们钓鱼不就是为了感受观漂的乐趣吗,当高档漂满足不了我们的愿望时,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在鱼坠上作些尝试又有什么损失吗?

[ 本帖最后由 chenxm0088 于 2008-9-2 10:12 编辑 ]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1 21:30
钓组在水中平衡静止,相当于失重状态,在失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用牛顿的第二定律(F=ma)分析问题,换句话讲,物体都没有重量差别了,在同样作用力的情况下,反映难道不同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恐怕要把整个过程分解成几个阶段,用不同力学定律分析,比如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阿基米德定律。
作者: gld    时间: 2008-9-1 22:13
支持?哈哈哈
不好解决
作者: zx21h    时间: 2008-9-1 22:28
不太明白。既然“鱼拉动多少,鱼标就移动多少”,“真正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鱼标露在水面部分的几何形状”又从何谈起?让读者没有看到鱼漂“放大”变化的过程。“从鱼标到鱼钩这部分钓系来说可认为是刚性的”,不能认同。我觉得从坠到漂这一段是刚性的,是整个钓组中关系最稳定的。也就是说:坠动一分,漂动一分。漂在不折不扣地复述着坠的动作。如果不是这样,那你的漂就该扔了。同样的,漂也不可能脱离坠对它的“牵线”(就像牵线木偶)来表现它对鱼口讯号特有的“放大”绝技。
这是钓组的基本逻辑。如果我们认同这种逻辑关系,我们还会怀疑鱼坠对鱼口的放大作用吗!?即使没有放大作用,鱼漂执行的也是鱼坠的动作。
因为它只是一个“牵线木偶”。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2 00:00
请严格的从技术角度分析问题,我虽然写的文字过长,但每步条件必不可少一一推论出的结果,你不能不加以分析,就用一句“不能简单地用牛顿的第二定律(F=ma)分析问题”来回答我所有的观点,而且我已经在第19层使用了,阿基米德定律和牛一律。 而且钓组在水中平衡,不是失重状态,而且根本不是。人在热气球上站着达到平衡不是失重,从热气球上跳下来,在空中的时候才是失重。

还有就是关于鱼标对鱼口的放大作用,我上面用基础几何和基础物理的一步一步论证都是根据。而且你也早就在使用这个根据了,对于变径标尾来说,把目数调到8目、6目、5目、3目、1目,为什么要调,由灵到钝,由钝到灵,就是为了调节放大倍数。减小放大倍数,目数调多,鱼标调钝,可以滤掉无用的信号;增加放大倍数,目数调少,鱼标调灵,可以更清晰的捕捉所有的鱼讯。如果调了,鱼标根本没变化,那还有调的意义么。

具体什么情况下怎样调标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鱼情而定,钓灵钓钝也是你根据实际情况下而定的,不能说人家竞技钓的都钓钝,我就钓钝。
鱼标的功能人尽皆知,我最多就用个10元的,所以也不知道100元的到底好在什么地方。铅坠的功能也无非如此,高悬、活坠、死铅,也在不知道更多的了。支持你在鱼坠上的创新,如果有什么新发明,和大家说一下,让我们也体验一下。

[ 本帖最后由 blues_1 于 2008-9-2 00:04 编辑 ]
作者: 可05189    时间: 2008-9-2 00:10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2 00:55
回41楼
请先看我在31楼写的三个阶段,关于鱼拉动多少,鱼标就移动多少,我是将其归到第二阶段,因为我认为如果鱼一直在拉动,那么铅坠就会沿着鱼的拉力方向行进,并与鱼保持速度一直,只有鱼不在拉动时,铅坠的惯性才能体现出来。就像抛掷链球一样,在你发力时链球不会超过你的手,只有当你松手或停止发力时,链球才会由于惯性向前冲出去。
我在36楼中写道“如果考虑到因为钓系惯性而向下产生的这部分位移,的确可以认为鱼坠起到了放大作用,因为这部分位移主要是靠鱼坠质量的惯性来获得的, 但是这部分位移能够实用的前提是鱼钩还在鱼嘴里。” 说心里话我确实无法保证鱼钩能在鱼嘴里,而在这个时间段正是你认为鱼坠起到放大作用的时候。这是一个我看不到的未知环节,而对于实实在在能反映我眼前的就是变径漂尾的鱼标具有的放大作用。请看这个网址:  http://bbs.lqcn.cn/thread-38746-1-7.html   对于里面等(镜头四)确实可以上鱼,但是对于(镜头二和三)铅坠的放大作用能确保上鱼么?  再请看搂主在他的主题文章里写道,关于鱼是吸食还是转身产生的动作的问题,请问,难道你只钓转身动作的鱼么? 对于你所说的鱼坠的放大作用带来的鱼标上的反映,里面包含着太多无效的部分。而这些无效部分就会导致提竿无饵无鱼或提竿有饵无鱼,调标就是为了结合每个人的反应速度和实际能力将有效部分发大。当然,我承认标与坠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然而我们调标的目的就是去糟粕取精华,不能一概通吃。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2 06:49
重力场作用消失了,或者被抵消了,就是失重状态,宇航员在太空就是失重状态。咱没有去过太空,不知道在太空铅球容易推,还是馒头容易推。:lol

浮漂只有对讯号的衰减大小之分,不存在放大作用。渔坠才能将难以观察到的鱼口瞬间下顿讯号,在时间上扩展,幅度放大,使它形成肉眼易于观察的“顿口”,这一点毋庸置疑。

目前的问题焦点是渔坠的下顿动作迟后于鱼口动作,放大后的顿口是否有效?其实任何讯号传递都存在迟后,不能说迟后就无效,需要认真分析。我没有测量过鱼从吸食到吐钩的时间,但可以推断肯定在0.5秒以上。我在实验中观察过渔坠的反映延迟,肉眼看不出来,因为人眼的动态响应时间是50mS( 0.05秒),所以推断渔坠的反映延迟在0.05秒以下,所以结论是:放大后的顿口讯号是在有效区间内。

[ 本帖最后由 chenxm0088 于 2008-9-2 09:38 编辑 ]
作者: zx21h    时间: 2008-9-2 09:51
我们曾细心观察小鱼在水底吸取沙粒的过程。(略冗述)。就是借助了“水”这种介质(或者说水下环境)制造一个负压,使水造成局部的流动将沙粒涌入鱼口。这个负压空间只是鱼口大小,但它能使沙粒离地向上飞行2厘米多进入鱼口。这在陆地是不可想象的(在月球或许可行,有待验证)。水下的环境是特殊的,我们不能把陆地上的“真理”用来推论水下的现象。这样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当然不能算致命)。
另外,关于鱼口。钓鱼人都知道,鱼摄食在正常的情况下是先发力吸食,造成食物离地涌入鱼口。鱼口信号在食物离地时就出现了。但谁也不可能在这时候抬竿(因为你没那个反映)。食在口中是要存续一定时间,鱼坠受到牵引继续向受力方向移动,将信号放到最大通过鱼漂传到水面。我们的先人了解到鱼的这种摄食特性,才发明了钩子来应对。如果鱼吃食象鸡
一样,一个取食动作瞬间完成。我们现在钩子的位置可能绑的就是夹子。
作者: xggrun    时间: 2008-9-2 10:06
学习了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2 12:14
blues先生,您好:
  首先我在此向您表达敬意,对您的认真和执着的精神表示敬佩,也对您丰富的知识表示敬佩。
  话越说越清、理越辩越明,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真相、发现真理,帮助钓鱼人(包括我们自己)更好的享受垂钓过程。
  您的大部分观点我是同意的,只有几条不敢苟同:
   其一、“鱼坠的惯性信号是无效信号,因为鱼钩的运动已经停止,不知道鱼钩是否在鱼的口中”,这里面的关键是鱼钩在鱼口的停留时间。人从发现鱼漂有动作到扬竿,至少需要1秒钟的时间,如果这段时间鱼已经吐钩,肯定是钓不上鱼的。所以顿口拉空的事很普遍,连高手也不能保证100%的中鱼。涮口速度很快的滑鱼,我们就不要指望把它钓上来了,让它带着生存绝技好好的活着吧。而那些让鱼钩停留在口中超过1秒中的鱼,才是我们的垂钓对象。而鱼坠的惯性信号正好在这个时间段发挥作用,怎么能说是无效信号呢?
  所谓有效信号,是指人眼能够识别的信号,当鱼口很轻,鱼漂的动作很小,尽管鱼把饵含在口中,但人识别不到,也没有用。鱼坠(悬坠)的作用,把鱼拉动饵的微小动作放大,并通过鱼漂表现出来。其实,悬坠钓法(台钓)比底坠(传统)钓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
  其二、“鱼漂有放大作用”,你所说的放大作用是什么? 通常理解:放大作用是指把小的信号放大。鱼漂能把鱼钩移动的距离加大吗? 你是用什么原理推导出鱼漂的放大作用的?你能用实验证明这一作用吗?  其实鱼漂就其具备的质量和浮力的特性而言,不可能会放大下顿的动作,其作用只能是阻碍下顿。
  所谓调漂,实际上是减小鱼漂对下顿动能的阻力,调目越小,阻力越小。调目越大,阻力越大。 如调1目比调6目对向下的反映要灵,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也就造成了一个人们普遍的一个误区:即鱼漂有放大作用。而真相是:鱼坠才是对向下运动有放大作用的,它用惯性原理,把鱼钩移动(横向或斜下向)的距离加长,并通过鱼漂体现出来,使人们可以观察到。
  我的见解可能不成熟,等待您的赐教。
        多谢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2 13:36
回45#
我哭笑不得,静止在水中的钓系,它还是在地球上,地球的重力场如何消失,难道地球出了问题,南北极调换了?
再问,力如何能够被抵消,这是一个概念问题,请不要把力的平衡当作抵消,在学力学时就会有很多人犯这个错误。人站在地球上,人体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撑力平衡,这不是抵消,同样,钓系受到的重力和水对浮标的浮力平衡,达到静止状态,这也不是抵消。因为力无法被抵消,它事实是存在的。并且在失重状况下照样可以用牛二律,在月球上也可以。
再有,关于人的反应速度正常情况通常是0.2秒,在经常训练的情况下会小于0.2秒,如果你们不信,可以到网上下载一个测反应速度的flash游戏试一试,最开始你们的反映速度大多在0.2到0.25之间,但是多玩几次之后就会出现小于0.2秒的情况,如果长时间出现大于0.3以上的情况,请去看看神经科。一个钓鱼人,在长年钓鱼的训练下,手不离杆眼不离漂,他的反应速度是可想而知的;并且在鱼线拉直的情况,只要杆子动作1厘米,鱼肯定中钩,整体时间不会超过0.5秒。在你的实验中,你说渔坠的反映延迟,肉眼看不出来,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你的拉力不够大,虽然也许你的拉力已经比鱼口吃食的力量大很多了;二是你的鱼坠不够大,受到阻力大,他的惯性很容易被阻尼了。但这也充分说明了,渔坠的反映延迟,确实是肉眼看不出来,既然看不出来那有什么用呢,可你实际看到的还是鱼开始发力的那一时刻的动作来刺激你的反应神经,导致你抬竿中鱼,这就是你所说的,为什么竞技钓高手们现在都在追求那一顿,而不是追求的漂尖长距离的动作带给人的灵敏。调节到这一顿的出现,也大大减弱了鱼坠的惯性移动的位移,还能削弱了很多毛刺信号。我们讨论的是顿口,我还是那个观点,当加速度很大的时候,浮标的顿感会很强烈,这种强烈的顿感会非常有效的刺激你的反应神经,导致你提竿。假如鱼缓慢吃饵,鱼标缓慢下沉,没有那么强烈的顿感,你也许会认为这是鱼在逗饵而不去理会它。而铅坠带来的惯性动作的顿感是远远弱于鱼发力开始时的顿感,因为惯性时间段里,钓系只受到与鱼标下顿方向相反的力(浮力和水的阻力)。
回46#
举两个例子:1、吸尘器可以轻易将地面的灰尘、沙粒、纸屑吸离地面。2、有些质量好的抽油烟机,可以将碗直接吸在它的入风口上。这些都是和鱼吸食的原理相同,请问这些在陆地上出现是不可想象的么?
请看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如果不信可以回家翻高中物理书):
(1)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与光速比速度较低)。
(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微观原子。
(3)参照系应为惯性系。
这里没有说不适合水里吧,如果不适合,那潜水艇就无法下水,人就没法游泳,更别提钓鱼了。只要在这个适用范围内,不要说水里,就是月球上也照样适用。
关于提竿时机,你们可以钓浮试一下,稍微慢点就没鱼,除非遇到那种直接挂在钩子上的。
我发现,你们对我提出的一部分问题,不是对我的钓鱼观点有疑问,而是对现在广泛认可并运用的宏观物理有怀疑。说心里话,如果你们真的怀疑宏观物理,那我也就没有任何依据来说明白了。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2 14:22
回48#
chenxm0088先生,您好!
我在写49#时,并没有发现你又发了新的留言,因为我是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写到现在下午1点40,中间是有些工作需要处理,但是大多时间我是经过深思熟虑来讨论我们之间的不同观点。我也非常希望钓鱼时,能遇到一些习惯统一的鱼,但是大多难进人意。
我发现,在我们讨论问题时,很多概念不统一,范围不一致,这样就造成了在不同的条件下讨论同样事物的情况,经常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大家在很多时候说不到一起去,也正是因为条件不同,得不出相同的答案。有些情况并不能说谁对谁错,毕竟钓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不定因素太多。
   关于,对于鱼坠起放大作用还是浮标其放大作用,我们虽然说被放大的信号都是鱼讯,但在我们心里想的可能并不是指同样的信号,因为还没有人对每一步作出定义,所以我们统称为鱼汛。
   我建议你可以作这样一个实验,从不同方向用不同的力度模拟鱼口来牵引鱼钩,如果你的牵引距离是1cm,测出鱼标的运动幅度是多少,如果大于1cm,可认为是正向放大。我没有试过,但我推测,这有可能不是一个线形的放大,甚至也有缩小的部分。但是根据能量守恒,真的想放大也很难。还可以测试由于鱼坠的惯性带来的浮标位移,占鱼拉动浮标的距离的比例是多少。这个实验挺难为人的,但是只有合理的数据才能说明问题。

关于浮标的放大,它也仅是对于鱼坠的拉力而言,拉力相同没有其他外界能量的介入是无法放大的,这也要符合能量守恒。只是做浮标的人们通过变径标尾,将同体积下的面积缩小而线度增加了。调节浮标,实际上也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反应能力而言,有时候半目的动作,你就提竿中鱼。可换一个人就不一定行。
所以我还认为很多时候大家调节浮标是为了自己调节,并不完全是为了鱼。
非常希望你能在铅坠上总结出更多的经验,即便没有创新,能够去除糟粕,丢弃不正确的理解,也是一件大好事。
谢谢
作者: zx21h    时间: 2008-9-2 14:54
吸尘器、抽油烟机?和鱼口有关系吗?我想请您提高一下阅读能力和记忆力,这样有助于您准确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避免出现理解上的偏颇而断章取义,避免出现跑题让人不知所云。如果您在回复时是处在恼怒的状态中,我觉得您应该适当调整一下自己。毕竟这里是论坛,你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要有贬低别人的企图,观众不喜欢。我们讨论的是:铅坠的放大作用。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2 16:01
对不起,让布鲁斯.安德万先生受了刺激,又哭又笑,实在对不起,要不您也去医院查查(你觉得这样的话有意思吗?)
看来您是去网上补充了一些知识,写了长篇大论,我们不必咬文嚼字,目的是把事情说清楚,同时也让别人看的懂,大家受益。
您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太空中铅球容易推,还是馒头容易推,不是取笑,很严肃的问题?实在不知,是网上查不到吧。

[ 本帖最后由 chenxm0088 于 2008-9-2 16:03 编辑 ]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2 16:09
吸尘器、抽油烟机是通过风机将进风口的空气吸入,这样在进风口的空气会比周围远处的空气稀薄,导致密度大的空气向密度低的地方流动,推动进风口周围的其他物体涌向进风口;鱼口吸食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鱼吸的是水。
   对于你写的文章我确实很难理解其中心思想,不知所云为何。只是感觉你比较善于运用成语,并且想象能力极高,竟然能够假设出我在恼怒的状态回复文章,你是否还能想象出,我咬牙切齿,怒目圆睁,暴跳如雷啊,这可能吗?我们无非是在讨论钓鱼而已。我不想贬低别人,因为那样不能提高我的钓鱼水平。我只是指出了我认为你的所犯的错误,难道你认为这样就受到贬低了么,那你为什么不就我所指,来论证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却来关心起我的阅读能力和记忆力。
最后请你看一下浏览器的左上角:谁知道顿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我再申述一下,在没有鱼的发力的作用下,仅仅靠铅坠的惯性是产生不出顿口的顿感的。即便是他能在水下继续移动一米,那也是逐渐减慢的阻尼运动。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2 16:36
如果人体固定,根据F=ma,为了获得相同的加速的,质量大的所需的力量大,也就是说推铅球会比较费力。
如果人体不固定,无论推铅球和推馒头都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问题,人可以轻轻的发力,也可以使劲发力,无论你想使多大的力量都能推动,但是自己也会后退。但是如果要使铅球和馒头都获得相同的加速度,还是推铅球费力。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2 17:07
chenxm0088,你好!
刚刚发现,你给我起的这个名字不错。布鲁斯.安德万,我一开始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哈哈
作者: zx21h    时间: 2008-9-2 17:38
关于浮标的放大作用的问题应该是清楚了。不管你把漂尾做得多细,它也只能按照坠的行程来演示。一分就是一分,一寸就是一寸,是被动的演示。还不清楚的是:坠,有没有放大鱼口的作用?请诸位发表高见。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2 18:38
恩,不用客气,大家都是为了寻求真谛,没有必要唇枪舌剑。
挺累的了,不过一番争论后大家都有收获,总结一下:

鱼发力,经渔坠放大后,由浮漂显示。
鱼发力的大小,由鱼决定;
渔坠的放大与坠重量成正比,但要适当,否则过重会造成延迟过大,钓组不灵敏
浮漂要选择衰减渔汛小的浮漂,能够让渔坠放大后的信号充分表达出来。

(注:为了大家能看懂尽量不使用学术名词)

[ 本帖最后由 chenxm0088 于 2008-9-2 18:56 编辑 ]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2 19:15
布鲁斯.安德万先生:您好:
   我们的争论是很有意义的,通过争论我们可以反省自己原来的观点是否有问题,同时也加深了对自己观点的重新认识。  
我当初的问题是:“谁知道顿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本来是想找到产生顿口的原理和要素,以便通过对钓组的改造,获得更清晰的下顿信号,提高垂钓的乐趣。我相信这也是广大钓友关心的。
   大家可能对物理学不感兴趣,关心的是结论,是一个可操作的结论。
   我的结论是:鱼坠放大了鱼口的动作,它产生的惯性作用使鱼漂的下顿幅度增加,提高了可视性。因此,我们要重新评估鱼坠的作用。从原来的调漂作用,延伸到鱼汛的放大作用和力的导向作用。并研究如何提高鱼坠的放大作用。比如:改变形态,材料及连接方式等。
   您的结论是什么呢?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2 19:38
我前面也承认,在鱼停止发力时,铅坠由于惯性继续下降,增加了鱼标的移动目数,但我还是怀疑这个时候鱼钩是不是还在鱼嘴里,尤其是在浮钓白条这类摄食凶猛的浮鱼时,当鱼标下沉两三以上时目时,经常提上来的是空钩。而比较有效的是,眼睛死盯浮标,在浮标刚下降的瞬间提竿,中鱼率比较高,但是这样做很辛苦。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2 19:58
我还是喜欢钓鲫鱼和罗非鱼,钓鲫鱼是因为鱼口漂亮;钓罗非是因为它冲力凶猛。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2 20:12
我从来没去过专门的鱼坑钓,常在那些水底凹凸不平的地方钓鱼,所以大多使用八字环触底钓法,而这种钓法大多是钓送标,也有一部分顿口,但是由于铅坠已经触底,下面没有可移动的空间,所以很难体现出铅坠的惯性作用,而大多数顿口是很短暂的,要抓住那些出现顿感很强烈动作的时机来提竿,这种顿感一旦遇见麦穗可就惨了,就像坐电梯一样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只能用一块大面疙瘩扔下去,不送标不提竿。我关于能体现铅坠的惯性作用的钓法主要是钓浮,但大多像上面所说的,提晚了就是空竿,除非是大鱼会拉一个黑标。
至于结论吗,还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鱼施钓,结合具体的情况具体调标,对于你说的方法我会多找机会试试的。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学其神而不学其形。
作者: 京钓博客    时间: 2008-9-2 20:23
“顿口”是台钓术语,而台钓一般是真对鲫鱼的。而台钓讲究的是长标细线和长脑线,钓组调的也特别灵。“顿口”是鱼把饵吃到嘴里的真正信号,如果此时抽竿百分百上鱼,但也有的稍纵则世。这时鱼饵被鱼快速吞到嘴里,鱼钩与子线成90度角,鱼钩在往鱼嘴走的过成中,就是脑线再细对水也有阻力,这种阻力导至了浮标的一顿,就是楼主说的“顿口”。
如果不是台钓或钓别的鱼种那就有一万个解还多了呀!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2 21:06
http://www.942diaoyu.com/news_view.asp?newsid=977

http://www.wzscj.com/xiuxian/Class24/dandiao/200805/xiuxian_20080523164302_19359.html

[ 本帖最后由 blues_1 于 2008-9-2 21:09 编辑 ]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3 09:34
各位高手,大家说一说呀。
作者: 晕车    时间: 2008-9-3 10:53
原帖由 chenxm0088 于 2008-9-2 18:38 发表
一番争论后大家都有收获,总结一下:

鱼发力,经渔坠放大后,由浮漂显示。
鱼发力的大小,由鱼决定;
渔坠的放大与坠重量成正比,但要适当,否则过重会造成延迟过大,钓组不灵敏
浮漂要选择衰减渔汛小的浮漂,能够让渔坠放大后的信号充分表达出来。

(注:为了大家能看懂尽量不使用学术名词)...


此帖真的很有意义!已接近实战精髓。

配合鱼口的是铅坠大小,实际就是漂大小(浮力大小)。“合适”才有“放大”效果,绝非越小或越大越好。
另外还有漂型,漂型同样决定信号大小,主要是下行水阻方面的事,并不局限于漂的横截面或尾径。一般经验来说,短漂比长漂灵,是漂本身的特性。
另外还有线组及钩饵,线组决定传导;钩饵,也是钓组配重的一部分。
信号的大小,最终是和整个钓系相关联的。但主要的是漂型和漂号。
作者: 晕车    时间: 2008-9-3 11:05
标题: 调钓
“调高灵”或“调低灵” 俺都不太认可,因为这是两个极端情况,灵钝关注点两岔。前者关注“状态”(比较大众化),后者关注“下行惯性”(比较个色)。

要我说,一般情况下调中段最灵,取的是状态和上牵力“合适”(同时考虑外在因素:比如张力、风浪、假口等实际干扰)...即钓组整体状态要“合适”。
台钓软尾搓饵,“调4钓2”之精华,就在这里。

大顶此帖!

[ 本帖最后由 晕车 于 2008-9-3 15:41 编辑 ]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3 12:14
高手们开始发贴了,顶。
作者: zx21h    时间: 2008-9-3 13:34
赞成,顶。
作者: 京钓博客    时间: 2008-9-3 15:09
原帖由 blues_1 于 2008-9-2 21:06 发表
http://www.942diaoyu.com/news_view.asp?newsid=977

http://www.wzscj.com/xiuxian/Class24/dandiao/200805/xiuxian_20080523164302_19359.html

顿口是标像,钓者没有单钓顿口之说。
作者: 河东    时间: 2008-9-3 20:16
看了各位高手 前辈 的高论 发表一点看法 第一 流线标小型标能提高灵敏度 第二 放大之说不敢苟同
作者: 河东    时间: 2008-9-3 20:27
本人喜欢野钓 钓小鲫鱼 面前使用的标是0.5元买的脚尾通心的塑料标0 .6主线0.4脑线 子线有时是用自制细尼龙线 拉饵用粉状饲料颗粒加少许蓝鲫拉丝粉 雾化香精 调浮标至单钩触底 酌情 在小清河钓小鲫鱼 颇有收获
作者: 闲着没事    时间: 2008-9-4 03:07
斜向拉饵的力,可以分解成横向和垂直向的两个力,垂直向的力拉动浮漂产生顿口,就这么简单。
作者: 小罗非    时间: 2008-9-5 09:17
过路浏览让人吃惊不小!学术论战!简直就是学术论战!精彩!太精彩了! 我等受益匪浅。 感谢各位大虾的精彩论述,建议斑竹置顶此帖。顿口不顿口其实不是关键,本人认为:它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对“漂心说”的挑战。我暂且称其为:“坠心说”。希望辩论双方再接再厉、引经据典将辩论推向高潮。也希望更多人士参加进来,辨清事实,树立国人见的。
作者: 冀州渔夫    时间: 2008-9-5 14:18
什么是顿口? 就是鱼在吸食的一瞬间,使钩饵发生的位移反映在浮漂上的有力下顿讯号,称顿口. 至于鱼含饵甩头或游动反映在浮漂上的下顿讯号,那不称顿口,称黑漂. 顿口的产生,绝大部分是在钓系调整灵敏的状态下产生的,顿口的大小和鱼就饵的力度以及钓系的匹配调整的灵敏程度成正比(是有限度的)
     施钓中,什么是灵? 什么是钝?  灵就是快,钝就是慢. 灵,就是传递信息的导线(包括子线)绷直,使信息传递快捷,  慢, 就是传递信息的导线(包括子线)松弛,使信息传递滞后.,  
      浮漂在钓系中,钓目距离调目越大(越远)越灵敏,最大值,超不过钩饵重在漂尾上反映的长度;钓目距离调目越小(越近)越迟钝,钓目越过调目的值,一般不能超过钩重(包括子线重)在漂尾上反映长度,再超过的値和子线弯曲的程度成正比.
      浮漂的灵与钝,与钓系中的灵敏与迟钝,概念上有本质上的区别,两者不能混淆,灵与钝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体,缺一不可。
   “ 匹配的铅皮(配重)在钓系中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我还没发现, 我一般施钓(特殊情况除外)抓第一口的时候多, 是将铅皮坐上边的太空豆打开两厘米左右, 在钩饵位移的瞬间,不让铅皮(配重)同步运行,顿口信号反而大真实,不易空钩..
    漂尾的粗细,实空, 对下顿讯号的大小有较大关系,漂尾越细越实(比重大)动态范围越大.越灵敏.实际上,在施钓中也不是越灵越好, 统筹,兼顾,和谐才是精髓 . 浮漂调整固然重要,但在整个垂钓过程中不佔主导地位,天气是第一位的,选位是笫二位的,诱鱼(饵)是第三位的,手法是第四位的---------要综合考虑,辨证分析,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才是根本

[ 本帖最后由 冀州渔夫 于 2008-9-7 14:09 编辑 ]
作者: 飞豹    时间: 2008-9-5 14:56
好久没有看到这种高水平的针对钓鱼理论的探索了,令人兴奋,支持这种探索精神!
作者: 晕车    时间: 2008-9-5 16:54
标题: 千万别离题
钓鱼就怕框框,讨论问题也别套框框,台钓理论若已丰满,则无须讨论了。理论与实战的碰撞、思考才是最难得的,本帖可贵就在于此。
现在大家普遍比较反感理论,因为一不留神,就容易总结到天上去。

实战上面,大家已经都知道,比调钓更重要的是根据鱼情选支漂(包括漂号和漂型),漂号决定铅大小、线粗细(信号基础),这套钓组适合鱼情,今天您就美了。漂型除了适应钓法之外,也左右信号大小,当鱼口很刁,感觉不理想的时候,不妨换个漂型试试......

浮漂钓组及调钓,其实就俩目的:“一为便于鱼吃,二为便于人观察”,其中变化无穷没有规矩。
进一步说,台钓发展到今天,重要的不是我们总结了多少过去的理论,而在于发展出了多少精华。
比如过去鱼怎么吃就怎么钓,现在某些场合完全可以想叫鱼怎么吃就怎么控。钓鱼意识不一样了,思维意识也别老套。

俺也有点跑题了,对不住:lol


[ 本帖最后由 晕车 于 2008-9-5 20:01 编辑 ]
作者: 小罗非    时间: 2008-9-5 17:52
支持晕车老师!精辟!职业!富于哲理。坚决顶!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6 00:22
有人提出了“坠心说”,应该是指钓组以鱼坠为中心的意思。但这个概念比较难以接受,尽管鱼坠被悬挂起来,并处在线组中心的位置。但它毕竟是变化有限,铅皮一块。难以承当如此重任。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6 00:23
有人提出了“坠心说”,应该是指钓组以鱼坠为中心的意思。但这个概念比较难以接受,尽管鱼坠被悬挂起来,并处在线组中心的位置。但它毕竟是变化有限,铅皮一块。难以承当如此重任。
作者: 小罗非    时间: 2008-9-6 08:39
让渔坠变“活”?容易!最近网上都嚷嚷动了,叫“环保调漂器”。本人严重关注。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PQA2LJdDiQ/
作者: zx21h    时间: 2008-9-6 09:04
太神奇了!哪能买到?请知道详情的朋友提供信息。多谢了!
作者: 风之灵动777    时间: 2008-9-7 00:01
路过,看了看,好话题,好辩论!本人对顿口的产生理解是:当双子线在水底被调校为一饵轻触底一饵悬浮的状态时,鱼距离饵的距离越大吸力也就越大,所产生的力也就越大。反之吸力小所产生的力就小。当鱼饵入口的时候距离远的力大的,浮漂顿口产生明显,距离小的所产生力小的有可能没有顿口出现,要等转身的时候才出现顿口。
再说说传统钓与台钓的差别:(传统钓脑线与坠的距离大概2到3厘米,大家都知道传统钓的坠和漂的匹配,小开口坠尼龙线和中空塑料漂,所出现的动作有两个较为常见,黑漂和送漂。由此可见顿口是在台钓中所产生的。台钓进步了很多,浮漂浮力增大了,坠大了,脑线加长了,灵敏度提高了。相比之下台钓的钓组比传统钓的钓组配件上加大了号码,但是灵敏度却提高了,可想而知大号坠在消减大号浮漂的浮力的同时也起到了放大信号的作用。)
以上只是个比较,不是绝对的,只有根据当时钓鱼的情况来选择钓组。
但是有一点是必须提到的,坠的大小决定消减浮漂浮力的大小决定子线在受到外力时坠产生惯性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浮漂出现顿口的大小!:lol :lol :lol
作者: 风之灵动777    时间: 2008-9-7 00:02
好帖子,多顶顶!:lol :lol :lol
作者: blues_1    时间: 2008-9-7 00:14
赞同74#冀州渔夫 ,你的钓法,已经是悬坠经典钓法。适应范围广泛。尤其是你对浮标和钩饵重关系的理解。准确!

[ 本帖最后由 blues_1 于 2008-9-7 00:18 编辑 ]
作者: 河东    时间: 2008-9-7 07:45
呵呵 严重同意 74楼 “ 匹配的铅皮(配重)在钓系中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我还没发现, 我一般施钓(特殊情况除外)抓第一口的时候多,是将铅皮坐上边的太空豆打开两厘米左右,在钩饵位移的瞬间,不让铅皮(配重)同步运行,顿口信号反而大真实,不易空钩..
抓第一口的时候多,是将铅皮坐上边的太空豆打开两厘米左右 非常关键
作者: qa    时间: 2008-9-7 08:26
(, 下载次数: 172) (, 下载次数: 169)
作者: 黑鸟    时间: 2008-9-7 13:28
此贴学习气氛浓厚
作者: 静止的回忆    时间: 2008-9-7 19:11
都是科学家呀!:lol
作者: 小罗非    时间: 2008-9-7 19:33
好铁值得顶!:victory: :victory: :victory: :lol :lol :lol
作者: 小罗非    时间: 2008-9-7 19:34
好贴值得顶!:victory: :victory: :victory: :lol :lol :lol
作者: zx21h    时间: 2008-9-8 10:13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lol
作者: 京钓博客    时间: 2008-9-8 11:18
同意76#之观点。:victory: :victory: :victory:
作者: chenxm0088    时间: 2008-9-8 12:46
有人说漂对鱼口有放大作用,有人说坠对鱼口有放大作用,其实在悬坠的钓法里,漂和坠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平衡体,离开了谁都不成系统,它们共同发挥作用。过去对鱼漂的研究及产品的研发可谓达到极致,而对鱼坠没有适当的关注。应该说对鱼漂产品的开发已经到了一个极限,要想有新的突破有难度。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大对鱼坠作用的研究。探索一条新路。
作者: zx21h    时间: 2008-9-8 13:16
了解鱼情后,客观地选择钓组。其顺序应该是:线组(主、子线)、坠、漂。理由是:线组是钓获的基本保证;坠是保证将水线拉直,向浮漂传递最准确的讯号;漂是承载水下钓组重力,并将水下讯号传递到水面变成可视讯号。所以,我们在施钓中中途换漂,一定要综合考虑才对。
作者: 风之灵动777    时间: 2008-9-8 21:28
今天看看,继续顶!希望继续辩论!:lol :lol :lol
作者: 小罗非    时间: 2008-9-8 21:50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lol :lol :lol
作者: 小罗非    时间: 2008-9-9 09:58
:) :lol :hug:
作者: zx21h    时间: 2008-9-10 08:33
静待高手回帖,学习学习。期待中。:lol :lol :lol :) :) :) :P :P :P
作者: 大兴渔人    时间: 2008-9-10 09:36
太深了。估计我得半年才能学会。:victory:
作者: 冀州渔夫    时间: 2008-9-10 16:40
   铅皮(配重)在信号传递初,中阶段, 会消耗一定量的信号动能,配重消耗能量的大小与配重的质量大小成正比, 在后阶段只要有足量的信号动能, 配重在克服浮力的牵引下靠惯性能继续下行至能量耗尽,最终恢复平衡, 配重靠惯性能下行的速度和距离与信号动能(在水线包括子线绷直的情况下)的大小及力度成正比, 反映在漂尾上拉长(下降)的距离是滞后的讯号(,前提得有足够的信号能), 我一般施钓(特殊情况除外)钓系调钓的比较灵敏.抓第一口的时候多, 是将铅皮坐上边的太空豆打开两厘米左右, 在钩饵位移的瞬间,不让铅皮(配重)同步运行,顿口信号反而大真实,不易空钩..就是克服配重惰性,减少信号能量损失.


    这可不是理论,也不是总结,探讨尔已.


[ 本帖最后由 冀州渔夫 于 2008-9-11 20:06 编辑 ]




欢迎光临 北京钓鱼网 京钓网 北京钓鱼论坛 (https://bjdiaoy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